《范仲淹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1-06-02刘艳
刘艳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250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了解范仲淹刻苦读书的故事,通过相关语句的品读,领会人物的美德。
2.学习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启迪学生向范仲淹学习,立下远大志向,以天下为己任,刻苦读书。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
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知道吗?今年春节中央台有档节目非常火爆-----《中国诗词大会》,我也是这个节目的超级粉丝,今天就让我们先以诗会友吧。
2、出示课件:a文字线索题 b图画线索题 c朗诵线索题(略)
师;一代文豪范仲淹给后人留下了璀璨的华章,他不仅文采飞扬,而且政绩卓著,能有如此成就,必定与他少年苦读的经历密不可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6课,走近范仲淹,去感受他的精神和风采。
二、回顾旧知。
课文主要讲了范仲淹的哪几个故事?
(只身求学、划粥割齑、谢绝佳肴、闭门苦读)
三、重点品读。
故事一:只身求学
1、质疑:“只身求学”是什么意思?到哪里求学?怎样求学?带着以上问题用心默读第2自然段,把范仲淹求学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词句划下来,多读几遍,适当做旁注。
2、交流反馈。
“只身”是什么意思?(独自一人)
到哪里求学?(1、到附近的山上寺院读书。2、远赴应天府求学)
怎样求学?(品读行为描写)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把这种感情读出来。(指导朗读)
3、拓展说话:累了,_____________,饿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只身远赴应天府书院求学。
4、品读重点语段。
初谈感受:通过这个故事,你读懂了一个怎样的范仲淹?
(不辞辛苦、刻苦学习、求知若渴、自立自强)
指导感情朗读第2小节。
5、归纳学法:品读---批注----交流
四、合作探究。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后边的三个故事。
1.学法指导:
ppt出示自读要求
(1) 品读:用心朗读3、4、5自然段。
(2) 批注:找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画上横线,并在旁边写点体会。
(3) 交流:同桌或小组内互相交流阅读感受。
2.自主学习
3. 畅谈体会
故事二:划粥割齑
品味重点词句体会范仲淹的苦读精神。
“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鍋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
“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
指导理解、朗读,从这个故事中,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范仲淹?
故事三:谢绝佳肴
品读:
“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吃不下粥和咸菜了。”
他为什么不敢吃?谈体会。
师小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范仲淹抵制的是舌尖上的诱惑,磨砺的是自己的意志,这就是甘于清苦的范仲淹。
故事四:闭门苦读
过渡:范仲淹不但甘于清苦,还甘于寂寞,学习非常专心。
课件出示第5小节,男女生分角色对话
五、总结升华
1.是什么原因让他如此勤奋苦读呢?
指名说,指导朗读,具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读得应清晰、响亮、坚定。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呢?师引导学生理解其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3.师小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正如他所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诵读并理解)
5、积累名人名言。
6.师小结:青山挺拔,江水浩荡,范仲淹先生的崇高风范令人敬仰,其人如山高,顶天立地;似水长,流芳百世。
7、全体起立,满怀崇敬之情诵读:“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六、课后作业。
阅读延伸:范仲淹从政以后的故事
板书设计
16.范仲淹的故事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只身求学 划粥割齑
谢绝佳肴 闭门苦读
湖南省常宁市水口山镇松阳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