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民办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途径

2021-06-02樊戍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9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民办入党

樊戍华

[摘           要]  对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来说,大学生党性修养教育属于其面临的重要课题,党性修养教育水平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基于此,简单分析民办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并从三方面深入探讨民办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路径,希望能为民办高校基层党务工作者带来一定启发。

[关    键   词]  民办大学;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9-0150-02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现阶段很多民办高校在大学生党性修养教育方面存在欠缺,党性修养提升机制欠缺、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入党动机不够纯粹均属于较为常见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民办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

一、民办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现状分析

(一)党性修养提升机制欠缺

民办高校大学生党性修养教育可分为内外两部分,即党性自我教育和党组织外部教育。分析大学生党员开展的党性自我教育可以发现,自我锻炼、自我学习不足情况较为常见,如很少自觉、主动、深入学习党的理论、重大时事政治,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欠缺的影响下,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自然无法得到保障;分析党组织外部教育可以发现,较为分散的党性修养培养措施在民办大学中较为常见,党建考核中缺乏党性修养相关内容的情况也较为常见,可操作性、系统性较强的党性修养教育、考核机制欠缺带来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1]。

(二)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

在现阶段民办高校大学生党性修养教育实践中,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不坚定的情况极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旗帜不够鲜明、政治立场模糊。受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影响,不良思潮往往蔓延于我国民办高校的部分大学生党员群体中,部分理想信念受到动摇的大学生党员对共产主义的实现产生疑惑,不认同自己祖国的极端案例也偶有出现,社会多元化思潮对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造成的影响必须得到重视。

(三)入党动机不够纯粹

组织上入党但思想上却未入党的大学生党员在民办高校中大量存在,这类大学生的入党往往带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成分,这与就业市场的导向存在密切关联。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提升,政府机构、央企、事业单位往往会优先选择具有党员身份的大学生,这就使很多大学生以功利的心态加入党组织,缺乏对入党问题的深入思考[2]。

二、民办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路径

(一)强化党性修养教育的系统合力

为实现民办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应设法强化党性修养教育的系统合力,具体可从院系党总支政治引领作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强化入手。为实现院系党总支政治引领作用发挥,必须正视民办大学党组织结构中院系党总支所处的承上启下位置,以此发挥其政治引领作用。在具体实践中,现阶段民办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存在的实际问题必须由院党总支重视和了解,以此优化班子成员分工,派专人负责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并真正将其视作自身工作重点。还应定期开展党性修养专题培训,并在年度党组织考核中引入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内容,辅以针对性的制度建设强化,大学生党性修养教育的落实和有效性提升即可得到更好的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民办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的重要途径,以此民办高校不仅需要关注学生党支部的日常教育,思政理论课教师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通过近代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堂阵地讲述党章党规、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奋斗史,以此帮助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引导其正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遇到的挫折,大学生党员可以此更好地抵制消极价值观念、多元文化、享樂主义涉及的错误思想。具体实践需设法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保证红色文化资源能够真正引入民办高校思政课堂[3]。

(二)基于党性修养教育开展全过程育人探索

民办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还应围绕全过程育人展开,以此关注入学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大学生党员发展全过程,具体可从新生入学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养、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培养三方面入手。新生入学培养需围绕新生学前教育展开,以此保证每一名新生心中均能够深植红色理论。在具体的新生学前教育实践中,教学内容应融入党的基本情况、党的历史,并重点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奋斗史、经济建设巨大成果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让新生认识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学生支部委员、教工支部委员、院党总支委员、教师党员也需要积极与新生交流,辅以新生专题交流会并要求优秀学生党员介绍先进事迹,即可更好地夯实大学生党性修养教育基础;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养需围绕党的基本理论入手,并关注入党动机是否纯粹。民办高校党组织必须把好发展关,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各级党组织必须需要派支部委员与其开展谈心谈话,学生支部书记、教工、教师党员也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以此更好地掌握思想状态,明确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对党史、路线方针、党员义务权利的了解情况。还应重点开展党课培训,有能力的民办高校可在校级层面定期为发展对象提供教学培训;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培养中院系党支部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综艺,以此从党内生活控制、党内学习制度严格执行、专题党性培训课程定期开展入手。基于排查出的问题,党支部需要通过调查明确党性修养方面问题及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意见,辅以党情、党史知识竞赛等活动创新学习方式,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全方位提升即可更好地实现。

(三)打造立体式、全方位的党性教育机制

党性教育机制也能够为民办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提升提供支持,具体从社会实践创新、红色文化传承、网络新媒体利用三方面入手。基于社会实践创新,民办高校必须认识到实践出真知在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升中所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以此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途径,并做到结合课上、课下全方位推进党性修养教育。在基于第一课堂开展思政理论教学的同时,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发挥必须引起重视,如发挥社团组织的杠杆作用,在多样化的社团活动中融入党性修养教育,以此逐步打造精品党性修养教育项目,大学生党员正确理念的树立、热爱集体品格的形成均可得到有力支持。民办高校可定期组织大学生党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与勤工助学和社会公益,大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此外,民办高校还需要强化与当地社区、事业单位、党政机关的合作,并组织政府机构、基层社区实习,大学生党员对社会认知的增强可更好地实现;红色文化传承也需要得到民办大学重视,以此更好地筑牢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根基。作为我党在革命斗争、经济建设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蕴含着伟大的爱国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与时俱进的实践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属于重要的素材和资源。在具体实践中,民办高校可基于生动的革命英雄事迹和红色故事教育大学生党员,通过参观红色遗址和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也能够坚定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爱国热情。通过与革命老区、红色遗址、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加深合作,定期组织大学生党员参观,并组织专题宣讲会、红色理论宣讲团,红色文化传承可更好地实现;网络新媒体利用也需要得到重视,以此更好地应对现阶段存在的社会不正之风和多元价值理论,消除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受到的相关负面影响。基于新媒体时代,网络新媒體宣传作用的发挥也需要得到民办高校重视,以此开展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新媒体宣传探索,即可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党员抵制不良思想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大学生党员可由此真正成为传递社会正能量、宣传主流价值观的生力军。具体实践可依托网络建设专题党性修养讨论专栏,并强化“学习强国”的使用。为保证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更好地适应时代,民办高校可派专业人员提炼优秀大学生党员、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以视频、图片、虚拟现实等新媒体手段更好地展示给大学生党员,这一过程需保证党性修养教育的寓教于乐,充分利用B站等大学生喜闻乐见平台生产的“红色”产品,如B站UP主“沙盘上的战争”制作的“四渡赤水”“强渡嘉陵江”“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等军事沙盘推演类视频,便能够用于开展寓教于乐的党性修养教育。

综上所述,民办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强化党性修养教育的系统合力、基于党性修养教育开展全过程育人探索、打造立体式全方位的党性教育机制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教育途径。为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民办大学还需要加大资源投入和手段创新,以此保证党性修养教育能够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华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弱化与提升[J].现代交际,2019(17):57-58.

[2]曾佳敏.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6(8):10-12.

[3]王雨蒙.信息化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策略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4):136-137,139.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民办入党
申请入党,是否需要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北京高等教育中的民办普通高校(2001年- 2019年)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历史逻辑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确定入党介绍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论党性修养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
重温入党誓词
向党旗宣誓
共产党人的党性与党性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