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音乐课目教育学知识(PCK)的“动态合成”
2021-06-02殷瑛
[摘 要] 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对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对音乐教师群体的访谈中发现,应届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单一和固化,无法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工作。应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生涯中形成对音乐教师这一职业的身份认同,并获得专业知识“动态合成”的能力,进而成长为一名真正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
[关 键 词] 新时代;音乐教师;专业知识;动态合成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9-0012-02
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2018年9月17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提到,卓越音乐教师应具备“教育情怀,专业知识基础,创新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可见,专业知识基础是否扎实是判断音乐教师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
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中有5位为新入职的教师,后简称为新手型教师。另有5位为专家型音乐教师。本研究使用的访谈提纲分别从课程经验回顾和课程开发建议两个维度进行。而课程开发建议维度又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环境四个层面的开发建议。
一、关于课程经验回顾的比较与分析
对于大学阶段课程学习的知识,是否有利于尽快适应和成长为优秀的音乐教师这个问题,新手教师认为教育学、心理学、钢琴等课程对他们帮助最大;专家型教师认为教学法、钢琴配弹等课程对他们帮助最大。可以看出,新手教师仍然注重理论性知识的积累,而专家型教师更多地关注操作性强的实践知识的学习。从整体上来说,钢琴配弹在所有课程中所占比重最大,在新手教师中更是占到了80%,但是,比较令人意外的是,在新手教师中只有1人认为教学法知识起到了作用,这说明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课程并没有使师范生掌握教学知识,或无法运用到具体的音乐课堂上,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印象。
对于专业的音乐院校、师范类音乐院校、非师范院校但开设有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这三种不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新手教师认为专业院校主要以专业表演、提高专业技能为重,师范院校以培养音乐教师、全能人才为重,非师范院校但开设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的是培养综合素质;专家型教师认为专业的音乐院校是以专业的艺术水平、技能为发展目标,师范类院校和非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是以培养音乐教师为出发点的,更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弹唱、舞蹈的教学等。也就是说,关于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取向,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经验出入不大,观点基本相同[1]。
二、关于课程开发建议的比较与分析
(一)关于课程目标的建议
当问到从课程的培养目标来看,这些知识、技能或态度的训练是为了培养哪种类型的音乐教师这个问题时,新手教师普遍认为是培养全能型音乐教师,专家型教师认为理想的职前教师课程的目标体系应该是专业与教学相结合的体系,应强调教师的专业化导向。因此,关于课程目标,新手教师更关注专业技能的全面培养,而专家型教师则更多强调专业技能与教学能力的结合。
(二)关于课程内容的建议
当问到这些知识、技能或态度,如何在高校教师教育课程里开设和有针对性地培养,应突出哪些课程内容时,新手教师认为应突出钢琴伴奏、指挥、教学法等课程;专家型教师认为应突出弹唱教学、合唱技巧教学和教育实习。从这点来看,新手教师关注的仍然是传统的专业课程,而专家型教师已将关注点落到具体专业内容的教学转换上来[2]。
(三)关于课程实施的建议
当问到理想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程序或模式时,新手教师建议多采用自主展示、小组实践以及参考国外先进教学法等策略;专家型教师则对教学程序和模式不太感兴趣,认为教无定法,可以借鉴像微格教学、翻转课堂等方法,但不能太过于依赖某种模式,最重要的还是要懂得如何教会学生。
三、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知识结构比较与分析
通过对新手型和专家型教师的经验研究,研究者发现这两个群体的知识结构有很大的差异,具体体现在:
(一)新手型教师:片面发展的知识结构
对于刚入职1~3年的新手型教师,关于教师知识的构成主要是以音乐技能知识为主,他们聚焦于钢琴、合唱、声乐、舞蹈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认为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主要是发展专业技能;他们具备对音乐教学的热情和积极乐观的教学态度,但是并没有意识到音乐教学法等对教育教学经验有帮助的知识的价值;对于职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由于不知道将其如何运用到具体的课堂上,所以他们也认为基本无用。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得知新手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的片面发展的问题,音乐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等处于彼此分離的状态。
(二)专家型教师:全面发展的知识结构
通过对专家型教师教学经验的分析,发现他们的音乐专业知识、教学情境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整合,专家型教师已经有了极其丰富的教学经验,他们非常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在音乐学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懂得如何做到因材施教;他们擅于运用教育教学知识来处理和解决在具体情境中出现的种种状况,会将这些突发的状况通过自己的智慧转化成教学契机。此外,专家型教师还非常重视如何才能有效地开展音乐活动,知道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如何灵活地运用教学模式。因此,专家型教师不再只聚焦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发展,而更多的是关注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协同发展,这种全面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其中的知识要素在深度和广度上获得更大的拓展[3]。
四、对访谈结果的反思
自从基础教育音乐新课改后,高等学校音乐教师教育就一直走在摸索、调整、改革的路途中。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的目标本无可厚非,但11门专业必修课中却只有一门课程是属于教育专业课程。用如此低的课程比例来培养一名合格的教师似乎不太现实。另外,纯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上是按照纯教育思维来组织的,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及音乐专业特点,单纯地作为普通、抽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难以将其和自己未来的职业产生联系。由此造成了音乐专业知识与教育学知识“两张皮”的问题。显然,关于这一问题由来已久,但在学术界却缺乏进一步的研究,即将音乐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整合在一起的研究。
长期以来,学习都被看作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说课”也曾经是高校各类课程的主流教学方式,这种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就是笛卡尔哲学的认识论,是一种学习的获得理论。20世纪90年代以后,学者开始关注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反对将学习者与学习情境割裂开来,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的互动和参与。近年来,互联网时代的兴盛和知识的爆炸改变了传统学习的方式,学习者不应再满足于对已有知识的获得和建构,而应致力于“生产”和“创造”出新的知识,以适应网络化知识社会的背景和带来的挑战。
在对新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访谈中,教师都普遍意识到实践知识对音乐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新手教师普遍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无法胜任中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的工作。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热衷于改变现有教育实习的模式或机制。然而,在对专家型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得知增加实习时间并不能显著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水平,甚至许多专家型教师认为虽然自己已经任教了十几年,但教学能力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而优秀老师的执教经验又大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很难或无法用言语表征出来,因此,即便是跟随优秀教师实习也并不一定能学到教学方法的精髓,大多是“依葫芦画瓢”的形式模拟罢了。那么,如何让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短短的四年生涯中形成对音乐教师这一职业的身份认同,并获得“生产、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成长为一名真正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呢?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专门的文献综述已阐明,新兴而持续发展的课目教育学知识,为教师教育课程提供了新框架。课目教育学知识是舒尔曼(Shulman,L.)关于师范生从实习教师到新手教师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知识增长的专项研究所发现与提出的。指的是学校教学从业人员通过教育、培训以及专业实践所养成的课目教育教学实际能力的一类特殊知识表征。PCK正在其“学科知识”与“一般教育知识”间的交叉之处,其核心就是要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学的东西,如实例、例证、策略知识等。科克伦等(Cochran, K. )进一步指出,课目教育学知识并非静止的,而是动态生成的。它实际上属于“行动识知(knowing- in- action)”,与教师识知者的特殊认知过程密不可分。也就是说,在音乐教育者的行动中,音乐课目知识和教育學知识始终处在“动态合成”的过程中,最终有望生成的即是“音乐课目教育学知识”这种特殊的“化合物”(compound),但是现有的课程体系和环境并不能促使音乐PCK的生成和转化,这就需要我们进行音乐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推动音乐课目教育学知识——真正决定音乐教师专业性知识的生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文婕,黄甫全.实验型教学专业化课程体系的生成与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3(10).
[2]Gess-Newsome, J. &Laderman, N. G.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An Introduction and Orientation.In Examining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M]. Springer Netherlands,2006.
[3]汪洋,陈捷.地方高校音乐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
编辑 薛直艳
①本文系湖南省教改一般项目“基于课目教育学知识(PCK)建构下的地方高校音乐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湘教通〔2018〕450);湖南省社科联一般项目“课目教育学知识(PCK)视野下高校音乐人才培养创新研究”(XSP18YBC32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殷瑛(1982—),女,汉族,课程与教学论博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