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背景下师范生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21-06-02张晓君胡德阳陈佳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6期
关键词:通过率资格证师范生

张晓君 胡德阳 陈佳慧

[摘           要]  从2015年开始,教师资格证正式纳入“国考”,这一制度的颁布使得师范生需通过考试才可获得教师资格证。这一变化,让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生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基于此背景,采取了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衡阳师范学院2016级和2017级英语专业学生的教师资格证备考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基于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    键   词]  教师资格证考试;师范生;学习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06-0042-03

教师资格证考试实行统考后,因考试内容增加以及考试难度加大,整体通过率普遍降低。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关系到各地师范院校毕业生的社会口碑及新时代教师的综合素质,这对全国师范生来说无疑是一项挑战。本文以此为背景,就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师范生的学习现状展开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

研究中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对衡阳师范学院英语师范专业以下两类群体进行调查与访谈的对象:一次性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师范生;正在备考的师范生。发放问卷405份,收回问卷405份,问卷有效填写人次为405人次。

(二)调查工具

采用的问卷是针对衡阳师范学院英语师范生自编的《英语师范生教师资格证备考调查问卷》。问卷一共39个题目,分为师范生基本信息、师范生现状、影响师范生备考的因素、学校现状四个维度,问卷具有一定程度的信度和效度。该问卷各维度包含的题数及测量内容如表1所示。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一)师范生综合素养及能力尚有不足

1.备考动机与计划有偏差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师范生如何看待教师资格证考试时,79.75%的师范生认为教师资格证考试可以提高师范生的危机意识,75.52%的师范生认为可以提高毕业师范生的含金量,但与此同时,25%的师范生没有考虑过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与就业的关系。在调查师范生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了解程度时(与图1不符),只有7.9%的的师范生深入研究了解了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有42.72%师范生未阅读过除大纲之外的备考资料,且50.12%的师范生认为考前两个月开始备考最佳。

上述现象存在的重要原因便是:部分师范生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备考动机不明确,备考计划不清晰。要深刻明白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性,扎实备考,强化自己的师范理论知识,两个月时间是不够的。极少数学生做到了仔细了解考试大纲,因此在前期备考阶段的重难点把握上定会有所偏差,缺乏精准度、熟练度和区分度,认识的不全面极不利于师范生备考计划的制订,这将进一步影响教师资格证通过率。

2.学生综合能力有待提升

在本次问卷中,对备考影响因素进行量化排序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如表2所示。在影响考生备考的诸多因素中,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考生,其中在对备考因素进行量化排序时考生心理重视程度、自我约束力稳居高位,量化分值分别为4.08、4.00,从中可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管理能力对考生备考影响重大。

除此之外,据调查结果显示,67.74%的学生认为通过率低是由于师范生综合能力相对较弱,63.21%的师范生认为通过《教育知识与能力》信心最低,甚至有23.21%的师范生对教师资格证三门科目都没信心,38%的师范生认为面试通过率低是由于心理素质不够硬,64%的学生认为教师资格证笔试内容应该多为记忆内容且教师资格证考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械记忆。另外,在分析访谈报告时,部分学生忽视各类活动与竞赛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的影响。

上述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是:学生综合能力较差、心理素质不过硬和学生自主學习与管理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部分师范生偏重于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参与竞赛和“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导致自身综合能力未能得到较好发展。除此之外,师范生本身的硬实力需要加强外,心理素质这个隐形条件,更是主导了师范生在备考、笔试、面试的正常发挥,另外在备考过程中,学校不可能时时刻刻监督着师范生,想要取得良好的成绩,必须得靠师范生提高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考试内容契合度不高

据调查结果和访谈结果显示,部分师范生认为教师教学重点与考试内容结合度不高,且一部分师范生表示教师教学大多局限于课本,没有持续更新教学热点。77.32%的学生认为在专业课程中缺乏英语教学实施的相关内容,60.49%的师范生认为需要增加面试相关课程,且在访谈过程中超过一半的师范生认为教学实践机会不多。

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为:相关教师对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研究不透彻,未能将考点及时融入自己的教学中来,教学重点与考试内容结合度不高。除此之外,教师侧重教育理论的传授,没有为师范生创造足够多的技能实践机会,只有教师将考纲了然于心,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相应考点进行针对性训练,才能让师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三)课程设置有待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28.89%的师范生认为教育类课程设置不太合理,20.25%的师范生认为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合理,根据图2,在调查教育类课程较欠缺的内容中,认为欠缺教师基本能力的人数占比为61.65%。根据图3,在调查专业课课程较欠缺的内容中,认为欠缺英语教学实施能力的人数占比为77.32%。根据图4,在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课程设置调查中,认为需要增加面试课程的人数占比为60.49%,认为需要增加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相关课程的人数占比为50.37%。除此之外,49.88%的学生认为面试时的薄弱环节为结构化面试。

上述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为:课程时间拉锯较长与课程中师范生技能实践部分占比较低。大一大二课程以理论课为主,大一课程多为英语学科专业课程,大二开设了多门与教师资格证相关理论知识的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技能等。然而与教师资格证英语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相关课程集中在大三学年,相关课程学习跨度大且缺乏实践课程。

(四)学校监督与管理仍需加强

据问卷数据显示,84.69%的学生认为教师资格证考试通过率低是由于意识不足,考前准备不充分。在对备考因素进行量化排序时,师范生的心理重视程度与自我约束力位居前列。访谈结果显示,有近六成师范生认为考试前一个月学校的管理与监督力度较强,但一个月不足以进行全面复习,且针对未通过考试的师范生缺乏有效的“再监督”。

上述现象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校针对教师资格证考试方案不尽完善,管理与监督力度后劲不足。绝大多数学生都认识到意识不足、考前准备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学生在改正自身问题之余,还需学校持续加以重视,从旁监督管理,同时针对未通过的学生,学校后期应采取相应的再监督措施。

三、对策与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1.注重平时积累,积极参与“第二课堂”

师范生要充分抓住一些潜在的学习资源,如教育讲座、名师课堂、行业资讯等。通过此途径,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增加课外知识积累。与此同时,师范生也应积极参与“第二课堂”——与师范生自身素质相关的课外活动。师范生可通过各项技能大赛,如师范生技能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不断完善自身,锻炼师范专业技能,从而使师范生在教师资格考试中脱颖而出。

2.调整学习心态,明晰考试重难点,提高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

首先,良好的心态是高效学习和考试良好发挥的保证。师范生需要在备考过程中调整好心态,避免因心态问题而造成的低效复习或无效复习。可采取深呼吸法、转移注意力法、自我暗示法及地点转移法等方法调整心态(参考网页资料)。其次,学生要主动研读考试大纲,明晰考试重难点,这样能做到有目标、有重点、有计划地备考。再次,师范生需要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主学习与管理能力。如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完成获得成就感;给自己适当的奖励等。

(二)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

1.持续跟进教学热点,把握教学重点

相关任课教师应对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内容有深入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紧跟热点,突出重点,明晰考点,为学生自主复习减轻负担;在课堂实践中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练习,帮助师范生在课堂上解决备考问题,节约备考时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为高效课堂和高效备考保驾护航。

2.理论与实践搭配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尽力为师范生提供时效性和高效性兼备的理论知识,丰富师范生的知识面,保证师范生有一定数量的知识储备,以期为师范生的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方案。与此同时,教师应在课堂上尽量为师范生创造足够的技能实践机会并鼓励师范生充分利用课堂,参与到实践中来。通过实践不断发现自身优缺点,在实践中学会扬长避短,从而进一步夯实自身的教育理论基础。

(三)优化相关课程设置

一方面,学校的课程设置应进一步集中授课阶段,缩短时间跨度。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英语类课程与师范类课程多达数十门,授课阶段分散在不同学期。尤其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记忆量较大的科目,如教育学和心理学。学校应尽量避免長时间未复习而导致的知识遗忘和考点不明,同时缩短授课到考试之间的时间跨度,充分利用课堂的“余热”,做到授课备考两不误。另一方面,应适度增加技能实践机会,进一步夯实教育理论基础。其一,课堂上应充分给予师范生技能实践的机会促进理论的有效吸收;其二,学校还可以在大一、大二期间为师范生增加教育实训的机会,让师范生提早感受到真实的教学环境,积累真实、有效的教学经验。以上举措可帮助师范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与方法,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

(四)短期集中管理与长期有效监督相结合

前阶段集中管理,后阶段持续有效监督,避免教师资格证通过率的提升后劲不足。10月和11月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黄金备考期,也是学校提高教师资格证通过率的重要阶段(以12月的教师资格证笔试为参照)。在此期间,学校应加大管理力度,不容松懈。线上线下一把抓,考前指导和心理疏导双管齐下,助力师范生一考就过,减轻二考或多考的压力。另一方面,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长期有效监督。尤其是笔试后,因前期的“高压”状态会出现一阵“懈怠期”。学校应针对不同时期,指定相应备考任务,协助备考师范生度过备考厌倦期,尤其针对自制力较差和学习能力较弱的师范生,务必将监督落实到位,减少“一考不过,再也不过”的师范生数量,分批次提高教师资格证通过率。

本文从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备考现状入手,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为教师资格证通过率的提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以期提高师范生的备考效率,进而提高教师资格证的通过率。但就现今实际情况而言,毕竟教师资格证改革仍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基础研究还较为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国峰,周荣荣.新教师资格考试背景下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现状及对策:以滁州学院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7(5):136.

[2]简云超,赵波.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背景下的高校师范生培养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分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7(6):76-81.

[3]沈霞,余雪莲.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生综合素质培养模式的反思与建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4):27-30.

[4]许红星.挑战与对策:地方高师院校之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再思考[J].教育评论,2018(10):97-100.

[5]吴少怀.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英语师范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9-20.

[6]吴芳,吴才鑫,袁仕勋.地方本科院校师范生教师资格证考试现状及对策:以凯里学院为例[J].智库时代,2019(3):286-287.

[7]金惠玲.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英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山西青年,2019(15):172.

编辑 原琳娜

①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背景下师范生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衡阳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为例”(编号:S201910546010)。

猜你喜欢

通过率资格证师范生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该反思“考教师资格证火热”与“教师招聘岗位遇冷”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
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的思考
新形势下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技能考证探讨
如何提高大学英语统考通过率
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的几点措施
用“学历+技能”模式培养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