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项目学习模式在中职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02徐骏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7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摘 要: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20年中职思政课新课标要求思政课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指出要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本文从个案入手,总结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径——“抗美援朝英雄谱项目”PBL项目学习模式:通过实施“定谱、读谱、解谱、绘谱、展谱、评谱”六大步骤,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抗美援朝英雄谱”绘本,实现自发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目标。本文为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模式参考,并为中职课改贡献力量。

关键词:PBL项目学习模式;中职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7.073

1 理论依据

1.1 PBL项目学习概念

项目式学习(Program Based Learning)是集合情境、合作、趣味、自主等要素为一身,学生在活动进行中建构知识和增长能力的开放研究模式。在项目学习中,所有教学内容和环节都依托项目进行开展,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要依照学生情况和需求开展项目设计。

1.2 PBL项目学习优势

内容上,多学科融合,挖掘知识深度,重视过程完整性和系统性。强调跨学科,学生完成项目是需要内化、整合多学科知识的,在此过程中深层次解读知识,解决真实问题。项目学习包含教材许多内容,环节设计更系统,阶段任务相互联系,程序完备,后期易评价。

形式上,项目学习要求用全程用一个驱动型问题贯穿。强调运用真实情境,重视师生教学角色的定位调整,启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运用信息工具和学习资源解决问题,后期的作品呈现和评价方式形式多样。

1.3 PBL项目学习程序

国外学者Kilpatrick最先提出项目学习四程序:目的(purposing)、计划(planning)、实施(executing)、评价(judging)。

国内以王巍、刘景福、张文兰教授等人为代表,提出了项目学习程序的理解和模型,普遍都认为程序包含这些环节:项目确定、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总结评价。

本文笔者依据夏雪梅教授的研究,使用新的六步程序:入项活动、知识和能力构建、探索与形成作品、评论修改、公开成果、反思与迁移。

2 研究背景:PBL项目学习可推进中职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

2.1 抗美援朝中涌现的英雄事迹与新课标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要求相契合

2.1.1 抗美援朝需要弘扬爱国主义情怀

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英雄,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教材。思政教育须弘爱国情、立报国志,弘扬建设祖国、复兴民族的追求。

2.1.2 新课标要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要求中职思政课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讨的学习过程”,培育“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该素养包含“热爱伟大祖国,自觉弘扬和实践爱国主义精神,树立远大志向,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精彩人生”。

2.2 当下中职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与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需求存在偏差

2.2.1 中职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

当下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面临诸多困境。笔者对180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分析如下:

一是中职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缺乏多样性和时代性。问及思政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如何开展的?55.56%的学生坦言是老师课堂讲授,20%的学生通过课上观看视频,仅有23.89%的学生在课上参与过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80%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很老套、没有吸引力。

二是中职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缺乏有效性和灵活性。62.23%的学生认为当下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一般或不好。仅有18.33的学生觉得课堂讲授是比较好的教育手段,47.78%的学生希望思政课组织灵活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实践活动),并且80.56%的学生认为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要有创意有趣味,65.56%的学生希望活动要结合时事热点和时代特点、不能老套,62.78%的学生希望活动要多种多样、方式灵活。

2.2.2 中职生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有强烈需求

思政课要培养三观正确、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进步让中职学生产生了对构建爱国主义教育新路径的需求。问调分析如下:

一是中職学生数量剧增、来源复杂(笔者学校1993年13个班级600余学生,2019年62个班级2500学生;生源从1993年市区招生,2000年大市范围招生,2019年全省招生,生源户籍、信仰、家庭背景多元),学生政治素养参差不齐,团员比例仅为22.22%。

二是尽管受多元价值观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但学生无比热爱祖国。据问调,24.4%的学生表示受日韩欧美文化影响深,但93.89%的学生由衷热爱祖国、报效国家,98.89%的学生为抗美援朝的英雄骄傲。

三是学生对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有强烈需求。据问调,56%的学生希望能发扬民族精神,67%的学生希望能经常参加爱国主义活动,44%的学生希望能经常关注国际国家大事,22%的学生希望将人生价值寄赋予祖国的需求中去。

3 “抗美援朝英雄谱”PBL项目学习的设计

综上,当下中职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需求,不能有效落实新课标的要求。因此笔者借助抗美援朝英雄事迹,尝试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路径。

3.1 指导理念:PBL项目学习积极促动中职生爱国内需

笔者开展的“抗美援朝英雄谱”项目依托“PBL项目学习(Program Based Learning)”教学理念(详见前述),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抗美援朝英雄谱”图本绘制项目,实现自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目标。

3.2 专业优势:中职学生专业技能助力项目实现

参与项目的学生来自数字媒体专业,专业课程有平面设计、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影视广告设计、造型设计等,具有实现项目的专业技能优势。

3.3 概念及时间设计:六大步骤渐进构建思政课爱国教育新路径

(1)“定谱”指入项活动,时间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

(2)“读谱”指知识和能力构建,时间3月上旬至3月下旬。

(3)“绘谱”指探索与形成作品,时间4月中旬至5月中旬。

(4)“评谱”指评论修改,时间5月中旬至5月下旬。

(5)“展谱”指公开成果,时间5月下旬至6月中旬。

(6)“思谱”指反思与迁移,时间6月下旬。

具体实施操作见第5-7页《“抗美援朝英雄谱”PBL项目学习设计》样例。

3.4 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并举

评价方式既有形成性又有总结性评价,同时注重小组互评与个人评价。对作品成果的质量进行总结性评价,考查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对项目实施过程实施形成性评价,考查学生的表现和成长(纪律、合作、沟通、反思等)。

3.4.1 形成性评价的设计

评价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以及在项目完成后的反思。笔者设计了学生课堂表现情况表。采用组内评、组间评、自价互评,评价内容包含纪律、发言、合作、任务完成等四个方面,包含3个等级,A级(8-10分)、B级(6-8分)、C级(1-6分)。

3.4.2 总结性评价的设计

双考核,即考核“作品质量”(从作品的内容选择、使用性、技术性、艺术性以及整体效果与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和“知识掌握”(在后期用试题测试)。

4 “抗美援朝英雄谱”PBL项目学习设计

项目化学习操作流程见表1。

5 研究成效与反思

5.1 研究成效

笔者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25份,回收率83.33%;数据编码录入SPSS软件,结果可见: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量表显示,对项目学习持喜欢态度的学生占89.6%,有84.0%的学生因此提升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各类能力、人际关系。量表显示,学生因此提升了在合作84%、实操85.6%、渠道88.0%、处理77.6%、交往97.6%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分析学生感悟,学生普遍对PBL项目学习表示了认可,在爱国情怀、民族自尊、文化自信上获得了提升。项目基本落实了思政课新课标“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要求,学生对中职思政课爱国主义教育新路径的尝试小获认可。

5.2 研究反思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中职思政课只是教育体系链条中的小小一环,但每个环节都紧紧相扣,教育大计才会日趋繁荣。

新课标明确指出中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中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更是准确把握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政治要求。爱国主义教育要提高有效性,要落到实处,要实现教育目标,就需要尝试开发新路径,踏实履行“立德树人”的使命职責。

参考文献

[1]吴巧平.“项目学习”在昆明实验中学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证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3.

[2]罗丽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项目式训练平台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2010.

[3]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4]柴艳萍.项目教学法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7).

[5]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徐骏(1984-),男,汉族,浙江杭州人,研究方向:中职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期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反思
以社团活动为载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乡土历史教学应做到功在外利在内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