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1-06-02张志刚德吉措姆李俊文普布顿珠张保友

中国瓜菜 2021年4期
关键词:日喀则发展建议发展现状

张志刚 德吉措姆 李俊文 普布顿珠 张保友

摘    要: 日喀则市是西藏第二大城市,是后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公认的“世界青稞之乡”。笔者详细介绍了日喀则市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为日喀则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关键词: 蔬菜; 日喀则;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S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2871(2021)04-141-04

Abstract:  Shigatse, the second largest city in Tibet, i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later Tibet, and is also recognized as the “Land of highland barley in the world”. In this paper, the advantages, curr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developing vegetable industry in Shigatse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which could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egetable industry in  Shigatse.

Key words: Vegetable; Shigats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 Suggestion

蔬菜是人类摄取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营养成分的主要来源之一, 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消费品。蔬菜产业具有市场需求大、周期短、见效快、比较效益高等特点[1]。蔬菜产业是整个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解决城乡居民就业需要,以及农民致富、农业增效的重要支柱[2-3]。2018年全国蔬菜(不含瓜果)播种面积约2046万hm2,产量7.04亿t,人均占有量504.14 kg[4],2020年预计全国蔬菜总产量将达7.27亿t[5],蔬菜保持常年总量平衡有余,而且品类丰富,基本满足了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按2018年蔬菜播种面积大小排序,居前10位的省(区)跨越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地区连为一体,形成反“Z”字形的重点产区分布,山东、江苏、河南相连形成全国最大的蔬菜集中种植区[4]。

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的西南,耕地、水源、大气几乎没有受到工业的污染,空气质量常年优良,因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资源使其可以在夏季就能生产出优良的喜凉蔬菜,是建立反季节蔬菜的最佳区位,蔬菜生产已成为相对比较活跃的产业,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6-10]。目前,西藏全区温室大棚共计42 059栋,其中拉萨市12 417栋,日喀则市8639栋,林芝市7279栋,昌都市6244栋,山南市5261栋,那曲市1182栋,阿里地区1037栋。全区温室大棚种植常见蔬菜主要有大白菜、辣椒、番茄、上海青、黄瓜、萝卜、菠菜等,全区蔬菜种植基本上以叶菜为主。以中心城市拉萨市为例,全年蔬菜总产量为4.95万t,本土蔬菜有效补充了拉萨市场供应[11]。

日喀则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南与尼泊尔、不丹、印度3国接壤,西衔阿里地区,北靠那曲市,东邻拉萨市与山南市。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7°13′—31°49′,东经82°1′—90°20′。全市面積18.2万km2,东西长800 km,南北宽220 km。国境线长1753 km,平均海拔4000 m以上,地处喜马拉雅、冈底斯、念青唐古拉三大山脉中段。日喀则地区地理位置偏僻,气候多变,发展蔬菜生产对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市场供应和当地驻军生活很有必要。

2020年8—10月,笔者参加农业农村部组织的西藏农业技术服务团,在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援藏工作,走访了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白朗县等各区县蔬菜生产基地,详细调研了当地蔬菜产业情况,开展了蔬菜科研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对日喀则市蔬菜产业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以下介绍日喀则市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为当地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

1.1 自然条件较好

日喀则平均海拔4000 m以上,空气稀薄,气压较低,太阳辐射强,紫外线强烈,日照时间较长,年平均日照时数3300 h以上;年温差小,日温差大,西部亚寒带地区年平均气温0 ℃、东部温带地区6.5 ℃,西北部年平均日温差16 ℃,东部年平均日温差14 ℃;干湿季分明,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干旱多风,低温少雨雪,降水量不到全年的10%,为干旱季或风季,5—9月为雨季,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降水量占全年的90%以上,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70%~80%;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东部较多,年降雨200~430 mm,西北部偏少,年降雨约200 mm。日喀则主要农业耕作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流域的河谷平原,地势平缓,土层较深。土壤种类主要是耕种亚高山草原土 、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和耕种草甸土,是西藏较为肥沃的土地之一,其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均处发达地区中等水平,耕层养分处于中上等水平,全磷和速效钾含量较高,土壤质地多为砂壤,通透性较好[12]。

1.2 野生蔬菜资源丰富

野生蔬菜是指自然生长在山野荒坡、林缘灌丛、田头路边、沟溪草地等,尚未被人工栽培或未被广泛栽培的可供人们食用的草本植物或禾本植物的嫩茎、叶、芽、果实、根以及部分真菌、藻类植物的总称[13]。日喀则丰富的气候类型和复杂的生态环境,为多种蔬菜的起源、繁殖及演化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日喀则农业历史悠久且长期闭塞落后,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蔬菜的地方品种和绚丽多姿的野生和近缘种资源十分丰富,如蕨菜、冬寒菜 、草石蚕、灰菜、鱼腥草、荨麻、鸡腿菇、松茸、苦卖菜、粗根韭、毛竹笋、野芋、脚板薯等,具有极大的开发和利用价值[14-15]。

1.3 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目前,日喀则市人口87.07万人,本地蔬菜夏秋季自给率约50%,冬春季自给率约30%,本地蔬菜市场缺口巨大。缺口部分蔬菜只能靠内地长途运输解决,长途贩运使得蔬菜成本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消费,长期的蔬菜供销不平衡造成日喀则市蔬菜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其价格比内地市场高出1~3倍。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充分发挥合作社和村集体经济作用,提高本土蔬菜生产能力,将能明显填补蔬菜市场缺口,逐步减少对外地蔬菜的依赖。

2 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日喀则市蔬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升,产量平稳增长。2019年,日喀则市蔬菜种植面积1.138万hm2,其中设施蔬菜406 hm2,马铃薯1.0万hm2,其他露地蔬菜0.9万hm2;蔬菜总产量38.47万t,设施蔬菜产量3.73万t,马铃薯30.45万t,其他露地蔬菜4.52万t。设施蔬菜主要集中在桑珠孜区、白朗县、江孜县和拉孜县,约占全市设施蔬菜总面积的94.62%。近年来,日喀则蔬菜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种类逐步齐全,当地上市蔬菜主要来自桑珠孜区和白朗县,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市场蔬菜供应大部分还是依赖于其他省市的蔬菜调入。设施蔬菜方面,白朗县种植全品类蔬菜,桑珠孜区主要种植荚果类、茄果类蔬菜,江孜县主要种植叶菜类、菌类蔬菜,拉孜县主要种植瓜果类蔬菜。露地蔬菜方面,桑珠孜区种植萝卜、青笋、葱、蒜等,江孜县种植结球甘蓝、萝卜、南瓜等,白朗县、拉孜县种植大白菜、萝卜等。同时,将南木林县作为马铃薯生产基地,谢通门县作为食用菌生产基地。

3 蔬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蔬菜生产结构仍需调整

目前,日喀则蔬菜种植主要以露地蔬菜(主要是马铃薯、萝卜)为主,露地蔬菜占蔬菜种植面积的96.44%,设施蔬菜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且蔬菜产量不高,造成蔬菜供给率较低,尤其秋冬季蔬菜供应主要靠外地引进,使得蔬菜价格普遍偏高,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蔬菜种植主要以萝卜、大白菜、甘蓝等叶菜类为主,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甜瓜等果菜类蔬菜种植面积相对较小。

3.2 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蔬菜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

目前,日喀则现有蔬菜生产基地普遍存在水、电、路及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设计标准偏低,管理维护不到位。例如,某蔬菜基地蓄水池容量有限,夏秋季有时能浇上水,有时在蔬菜植株缺水时存在蓄水池无水灌溉的情况,这样就无法保障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冬春季低温时蓄水池水结冰,不能灌溉,故冬春季蔬菜基地日光温室只能空闲着,降低了設施使用率及收入。开沟、做畦、播种、覆膜、灌溉施肥等蔬菜生产机械推广应用力度不足,制约了蔬菜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进程。

3.3 农业技术力量薄弱

各级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紧缺、专业不对口、实践经验不足、技术队伍青黄不接,县(乡)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尤为缺乏,专业技术队伍能力建设滞后,且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人员的主要时间花在政务上,相对较少时间从事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工作,深入到基层从事科技创新研究的更是寥寥无几。一般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既要负责蔬菜技术推广,又要负责大田技术推广,同时还要负责农机推广等,导致其专业技能不精、业务素质不强。

3.4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仍需强化

日喀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起步较晚,缺乏专业的监管技术人员,目前只是建立了纸质版农资及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未建立全市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农产品监管、检测及执法能力水平不高,致使全市农资及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工作不到位,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3.5 部分菜农观念落后,生产技术水平低

受传统粗放农业生产观念的影响,加之自身文化素质不高, 部分菜农对蔬菜新品种、栽培和植保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影响了蔬菜产量、品质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如一位菜农在一个日光温室里同时种8种蔬菜,把黄瓜、辣椒、番茄等定植在离温室门较近的地方,把白菜、甘蓝、芹菜等定植在离温室门较远的地方;实际上黄瓜、辣椒、番茄是喜温蔬菜,应定植在离温室门较远的地方,而白菜、甘蓝、芹菜等是喜冷凉蔬菜,应定植在离温室门较近的地方。

3.6 蔬菜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

目前日喀则市蔬菜生产商品品牌理念不强,全市未建成蔬菜分级、包装机构,除“艾玛土豆”外其他蔬菜均未注册商标,产品附加值不高,制约了蔬菜产品的转化增值。

3.7 农牧民种植蔬菜积极性不高,部分蔬菜合作社存在蔬菜产品滞销问题

基于农牧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同时自治区及各级政府重视青稞产业,农牧民种植青稞各级政府部门均出台了相关激励政策,有种植青稞享受种子、肥料等相关补贴,可统一收购等措施,农牧民种植青稞的积极性非常高。相对而言,农牧民传统饮食习惯对蔬菜的消费需求不太强烈,同时,农牧民受传统生产方式影响不会从事农业生产,特别是种植蔬菜。种植蔬菜需掌握包括种子消毒、育苗、起垄、覆膜、定植、整枝打杈、授粉、灌溉施肥、采收等较复杂的技术,农牧民很难掌握这些技术。上述情况使蔬菜产量及品质无法保障,投入产出比较低,导致部分蔬菜合作社的产品价格略高于从外地运进的蔬菜,出现蔬菜产品滞销问题。

4 发展对策

4.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强政策导向与扶持

当地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力度,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高效轻简化栽培植保新技术引进及改造升级等。要进一步加大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地设施建设的投入,对现有闲置、撂荒等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进行维修和改造,提高其使用性能。同时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蔬菜生产需要的交通、水利、电力等配套基础设施。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特点,建议职能部门合理规划蔬菜产销区域布局,增加菜地设施和全产业链装备建设,切实优化蔬菜产品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技术支撑,全面提高蔬菜的市场供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增强蔬菜抗波动能力。

4.2 优化蔬菜产业结构

蔬菜产业结构调整要突出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应积极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在城市和城镇近郊重点布置多品种、小批量的稀、奇、特等珍稀蔬菜生产,以保证市场需求;在远郊及区域性、季节性菜区,实行专业化生产。根据日喀则市不同区县区域气候特点,合理划分蔬菜区域布局。日喀则市应建立以白朗县为核心,桑珠孜区、江孜县、拉孜县三县区为重点的蔬菜生产“一核三驱”,逐年提高全市蔬菜供给能力,尤其是反季节蔬菜生产能力。

4.3 引进优良品种,做好示范推广

由于农牧民盲目购买各种蔬菜品种,导致蔬菜品种的适应性差、产量低、病虫害严重,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维护广大农牧民蔬菜种植效益,确保农牧民用上安全、优良的蔬菜品种,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新品种,先小范围初步试种,筛选出能够适应当地气候环境、产量高、品质优且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然后将筛选出的优良品种在设施蔬菜栽培基地进行示范性推广,最终将优良品种在全市推广,使广大农户受益。在搞好种植供应的同时,尽快建立蔬菜育苗基地,由供种向供苗转变,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

4.4 优化设施结构,提高设施性能

根据日喀则市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积极研发新设施、新技术,同时引进国内外成熟的设施类型及新型温室的建设方案,新建一批成规模的日光温室,要求保温性能好,具备冬春季果蔬生产能力。同时利用现有的大棚和简易温室,通过加固和加厚墙体、新建缓冲间、增设冬季增温设施、使用草帘和防虫网及增加补光措施等途径,提高设施使用性能。

4.5 大力发展蔬菜机械化生产

目前日喀则市蔬菜机械化尚处于起步阶段,机械化水平较低,下一步应当有重点、有步骤地选择一些规模较大、基础较好的蔬菜生产基地,针对几种主要蔬菜,在育苗、移栽、采收等关键环节,引进、示范相应的蔬菜机械,进行机械化生产的技术和模式的集成创新,逐步实现蔬菜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促进蔬菜生产向现代化农业发展。

4.6 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科技支撑服务体系

以日喀则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为技术依托单位,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作为技术推广服务主体,充分发挥县、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农业技术员、驻村科技特派员的基层科技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和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技术力量的科技支撑服务体系,推动蔬菜产业朝着产业化、规模化、商品化发展,保证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4.7 合理开发野生蔬菜资源,丰富市场花色品种

我国野生蔬菜资源十分丰富,大约6000种,主要分布在长白山脉、秦岭山脉、云贵山区和西藏地区,4个主要野生蔬菜区域的野生蔬菜种类占全国野生蔬菜种类的62.3%。西藏的野生蔬菜因其生长的地域广阔、空气清新、生長力和适应性强及未受有害物质污染等,具备了“鲜、绿、野”和“营养、药用、美味”等优点,其资源开发的市场前景广阔。为使西藏野生蔬菜资源能够永续不竭并得以有效利用,在野生蔬菜分布区实行分区采收或间隔采收制度,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采集,避免因盲目、过度采集而造成资源的枯竭。

4.8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继续加强农产品及其投入品检查执法力度,强化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管理,逐步形成“环境有检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蔬菜安全质量监测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市级、县级包括追溯系统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平台,实现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覆盖。

4.9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全面提升菜农素质

通过各种农技培训,培养更多新型职业菜农,提高他们掌握新政策、新事物、新技能的能力。培养和树立一批适应现代化蔬菜产业发展要求的典型,以典型促帮带,激励菜农自学互学,共同促进,全面提升,增长内生原动力。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咨询“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向菜农传授科技知识,帮助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建林,苏光纯,陈正法. 思茅湿热地区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2): 251-253.

[2]  李薇,张晶莹. 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与对策建议[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3): 303-307.

[3]  李斗争. 西藏白朗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2014(3): 52-53.

[4]  张晶,吴建寨,孔繁涛,等. 2019年我国蔬菜市场运行分析与2020年展望[J]. 中国蔬菜,2020(1): 1-8.

[5]  张晶,吴建寨,孔繁涛,等. 2020年我国蔬菜市场运行分析与2021年展望[J]. 中国蔬菜,2021(1): 4-10.

[6]  陈爱东,兰浩志. 关于西藏生态特色蔬菜产业发展的探讨[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23(4): 147-150.

[7]  巴桑. 浅谈西藏蔬菜业发展状况[J]. 农业与技术,2017,37(4):254-255 .

[8]  程芳. 西藏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8(2): 104-106.

[9]  依斯麻,李芳,代安国,等. 西藏蔬菜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 西藏科技,2011(8): 20-22.

[10] 李晓忠,闵治平,张平. 制约我区蔬菜花卉科研与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 西藏科技,2002(6): 8-10.

[11] 陈杨杨. 精准扶贫视角下西藏地区蔬菜大棚种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农村实用技术,2020(4): 20-21.

[12] 林祥文. 日喀则地区保护地蔬菜产业发展研究[J]. 上海蔬菜,2014(2): 9-12.

[13] 闵治平. 西藏野生蔬菜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J]. 西藏农业科技,2016,38(2): 40-42.

[14] 普布顿珠. 西藏日喀则地区设施农业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园艺文摘,2012(10): 35-37.

[15] 屈冬玉. 科技之花盛开雪域高原:科技部西部开发首选项目支持西藏蔬菜产业发展[J]. 中国民族,2003(10): 52-53.

猜你喜欢

日喀则发展建议发展现状
日喀则,天堂的邻居
2017年日喀则市农区气候特征与农业气象条件评述
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SWOT分析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西藏日喀则举行撤地设市挂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