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周青铜器上直棱纹的形式特征及价值研究

2021-06-02李莎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7期
关键词:青铜器

李莎

摘 要:青铜器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纹路,其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字语言,古人通过对其加以变换、组合,形成了我国历史上富有“原创”精神的图形系统。历史上出土的青铜器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美学思想。文章就商周青铜器上的直棱纹展开探讨,分析其艺术特点,旨在给现代化装饰图案以启示。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直棱纹

我国青铜器最早出现于夏代,其种类繁多,且在造型、装饰纹样等方面都闻名于世。不同的青铜器样式代表了不同朝代的政治、宗教、艺术等,其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最具有代表性,其不仅作为一种宗庙礼器被应用于各种场合之中,还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代表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在当时,拥有青铜器越多的人,社会地位越高。虽然全球各地已经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但是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我国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精美,工匠在器形、纹路上的设计和铸造更加富有想象力,尤其是独特的纹路艺术,对其加以分析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直棱纹概述

关于商周青铜器的研究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尤其是针对青铜器的纹饰类别、特征等,目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的文献资料阐述。随着我国研究商代青铜器的学者越来越多,国家对于该方面的支持力度增大,使得研究内容从器形、铭文和纹饰等多个层面达到了有机统一。再加上纹饰本身就具有普遍性,这也可以让人们从艺术的角度上去鉴赏商周青铜器,深度挖掘其背后的价值、时代特征,这也是目前众多研究者研究的主要方向。结合我国已经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来看,大部分的装饰纹路都呈现于器物的腹部、座部。

直棱纹是对青铜器器形上纹路的一种直观描述。从广义的角度来说,直棱纹泛指商周青铜器上具有线段集合特征的纹饰,纹路只是单一的呈现出线条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狭义的角度来说,具体概括为直条纹,也就是指在青铜器上的纹饰整体呈竖条纹排列,变化十分单一,线条也只具备凸、凹两种呈现方式。①

2 商周青铜器装饰纹样的形式特征

商周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十分丰富独特,不同的纹样都是当时人们对工艺品的审美体现,是长期积累的文化智慧。

2.1 对称与均衡

古人在进行器物的制作和纹饰的设计时,十分讲究对称,再加上青铜器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在古代是作为一种权力和地位的象征,以记事耀功的意义而流传于世,所以青铜器在大型活动中的放置也遵循了对称的原则。同时,在青铜器的纹样中,很多纹路的设计都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如饕餮纹等,设计者采用主观的艺术手法将其展开变形,对生活中常见的牛羊等动物进行组合,在看似以鼻子为中轴的对称图案中,融入一些微小的改变。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传统的青铜器纹样具有一定的对称性,而后再融入小小的设计改变,不仅丰富了画面,还增加了灵动性,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独特创意。

2.2 对比与调和

对比的前提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要素展开比较,在青铜器的纹路设计中,将各个形式要素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表达重点,充分体现出器物的特点,体现出设计者的想法。例如,个别设计者在设计纹样的过程中,借助弦纹来分割器物,在器物上装饰环带纹,并配以回纹。通过简单和复杂的对比形式,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并营造一种虚实的效果,不仅让青铜器拥有更加鲜明的层次,还使主体纹路得以凸显。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思想,其中,圆形属于最饱满、完整的图形,在历史上代表了团圆、包容等意思;而方形则给人一种稳定、安全的感觉。因此,将二者设计于青铜器纹路中,以方圆相组合的形式进行调和,一方面,圆形柔和了方形的尖锐,另一方面,方形也体现了图案的稳定。整个纹路动静交融、相得益彰,以独特的文化精髓而著称于世。①

2.3 节奏与韵律

人都是通过多重感官去感知事物的,其中视觉最为直观形象,在青铜器上通过视觉的变化和韵律的表现,不仅能给青铜器增加一些交替的变奏,还能够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预示着渐进的展开。所以,在青铜器的纹路设计中,图案对节奏的变化使其产生韵律,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样式更加丰富多彩。例如,波曲纹本身就带有节奏起伏感,同时应用浮雕的表现形式又给人一种空间感。在青铜器的纹路装饰中,都将其用以划分、组合,纹样的变化也呈现出相应的韵律美。又如青铜器上的云雷纹,其属于连续性的螺旋纹图案,也给人一种韵律美。②

3 不同时期青铜器的使用及特征

3.1 商代青铜器

拥有直棱纹特征的器物包含了食器,如鼎、敦等;包含了酒器,如角、觯等;包含了水器,如壶、盂等;包含了乐器,如铙、钟等;还包含兵器,如钺等。③在已有的青铜器形中,商代晚期更加集中应用直棱纹装饰,数量最多的类型是食器和酒器。可见,商代的人们在器物纹饰的选择上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意识,并且能从艺术角度对其优化使用。总体来看,商代青铜器上的直棱紋变化较单一,并且各个直棱纹的宽度较大,究其原因,可能和当时的冶炼工艺水平较低有关系。同时,商代时期直棱纹的使用数量虽然较多,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到了后周时期,直棱纹的应用数量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动植物纹路,相应的纹路变得更加复杂、精美。

总的来说,商代青铜器直棱纹具备以下特征:①组合性。商代青铜器直棱纹不论是在宽窄层面,还是在视觉表达层面,给人的感觉都较为单调,缺乏丰富性,其主要是通过多重组合的方式,使得直棱纹的排列更加规律,由此达到美化青铜器的目的。②段落性。由于商代时期工匠们的冶炼工艺还较为落后,繁杂的花纹制作起来较难,而直棱纹十分容易实现,其段落性特点十分突出,所以经常被用作装饰青铜器的不同部位,并且在装饰的呈现上体现出明显的中断性,例如青铜器上常在直棱纹上部或下部搭配环形纹路。③垂直性。在直棱纹的应用上,工匠们也经常将其和器物形成垂直,这不仅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能够增加握举的摩擦力,还体现了一种艺术风格,达到视觉上的和谐。④从已经出土的食器来看,直棱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不仅仅是一种装饰,也从侧面证实了直棱纹的运用方便人们使用。

3.2 周代青铜器

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纹饰得到了显著的增加和丰富,其包含了兽面纹、龙纹、蛇纹等,多种多样纹路的出现削弱了直棱纹的存在,原本的陪衬纹路得到广泛的应用,再加上西周时期的冶炼工艺的提升,人们的设计水平、工艺制作水平不断提升,此时以直棱纹为代表的几何纹在表现力上出现了明显的不足。所以,设计者为了突出青铜器的变化,便在形状上、纹路上等下功夫。

直棱纹的特征在西周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的特征及应用也不一样。其中,在西周早期,直棱纹得到了广泛发挥,例如十分流行的双耳簋及四耳簋,具体的青铜器文物包括白懋父簋、氏父己簋等。标志着多种纹路配合结构出现的器物是宝鸡纸坊头出土的四耳簋,该器物分别在颈部、腹部出现了三排和四排乳钉纹,在腹部的位置融合了直棱紋。⑤除此之外,鼎作为一种重要的礼器,直棱纹的使用并不算突出。西周中期,工匠们主要在簋、爵、尊等器物中应用直棱纹。一个典型代表是倗生簋,该器物在盖、座、腹等部位均有大量的直棱纹。对于青铜酒器来说,由于其体积较小,所以直棱纹的装饰并不复杂,面积也很小,除了头部、脚部和柄部等,通常情况下都是通体使用直棱纹。总体来说,西周中期青铜器的直棱纹应用逐渐减少,从某种角度上可以认为直棱纹是簋的独有纹饰。到了西周后期,青铜器的直棱纹使用更加集中于簋上,其他器形上几乎不见直棱纹。

综上所述,针对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直棱纹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就使用价值来看,主要是增加水平摩擦力,进而作为一种陪衬性装饰存在,或以填补器物的空白之处。只是到西周中后期,演变为以簋为代表的器形专用纹饰。其次,从国内现有出土的青铜器文物来看,直棱纹的应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后期,由此可以反推出,在商代的早中期阶段,人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直棱纹,并了解到其在器物上的应用价值。一直到中后期,直棱纹的应用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最后,就特征表现来看,直棱纹的形态十分稳定,对冶炼工艺的要求也不高,又能呈现规律性排列和交错,和其他花纹结合使用,进而形成了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和艺术价值的纹饰。①

4 青铜器纹样对现代设计的装饰意义

4.1 以自然为本的审美追求

新时代背景下,绿色环保理念得到重视和应用,就青铜器纹样来看,上面勾勒了大量的动植物、几何图形等,充分说明了古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联系到商周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各项工业冶炼工艺落后,人们和自然关系十分密切。相应的也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等作为纹路的主要设计对象,并融入青铜器上,丰富了当时在社会上代表权力地位的器物。所以,在现代化的装饰设计之中,人们也可以借鉴大自然中的各类生命现象,了解自然应当是我们需要敬畏、保护的对象,现代化设计要追求绿色、生态、平衡,将设计的注意力更多的转向到改善生存空间,遵循以自然为本的原则,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2 丰富而统一的图案装饰形式

青铜器的装饰纹路充分体现了丰富性、统一性和实用性,工匠在铸造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直棱纹将器物分割成不同的装饰面,并利用多种图案对各个板块进行装饰,实现了整体的和谐。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样具有对称的特点,并在一个器物的器身上大量应用,不仅使得整个器物显得饱满丰富,还给人一种庄重的感受。例如常见的带式组织纹样,其具有活泼的变化形式,给人一种无限延伸的感受;垂叶式排列纹样常常应用于不规则的器皿口颈部或底部边缘,进一步完善了原有的设计画面。②基于此,在现代化的装饰设计之中,设计者也需要注重纹路和实用性的统一,不仅要方便人们使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还要根据不同面的变化而设计,融入创新理念,学习青铜器繁简穿插的设计手法,进而实现不同程度的韵律美。此外,在多种风格交汇使用的时候,必须要确保整体风格的统一。

4.3 从具象到抽象的开放型设计

观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纹样,还能了解其将原本的动植物形状和几何形状进行了夸张,通过对原本图案的特色提出,进而演变出更多、更丰富的图案。正如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写道:“抽象的形式中有内容,感官感受中有观念,这正是美和审美在对象和主体两个方面的共同特点。……这个由动物形象而符号化演变为西周时期抽象的窃曲纹的沉淀过程,对艺术史的审美意识又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这里的窃曲纹就是由龙纹演化而成的图案。③到如今,各类纹路的高度开放性与衍生性都影响着现代化设计。因此,现代化设计可以从古代的纹路中寻找灵感,通过不断的抽象、演化,进而展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和内涵。

5 结语

青铜器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更是各个时代艺术文明的象征。灿烂的青铜艺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铸造出来,尤其是商周时期,青铜器文化十分发达,种类繁多的纹饰不仅制作精良,还反映了时代特点及道德观念,是历史发展的见证。

猜你喜欢

青铜器
青铜器的养护修复分析
动物园里有青铜?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青铜器收藏何时见天日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商周青铜器集粹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