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堡雕版探究—以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为例

2021-06-02马祥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7期

马祥通

摘 要: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是目前四堡雕版遗存中极具代表性的成套雕版,它承载着连城四堡清代雕版印刷从业者的雕刻技艺和文化智慧,见证了雕版印刷文化在当时的发展和繁荣,因而成为后人研究连城四堡清代雕版印刷业不可多得的文物佐证。

关键词:馆藏文物研究;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四堡雕版

作为全馆的核心职能部门,连城县博物馆文物科承担着馆内可移动文物的征集、收藏、管理和研究的全部工作。自2018年10月连城县博物馆获评国家综合类三级博物馆以来,文物科在原有基础上更加重视可移动文物的管理和研究工作,定期开展馆藏文物特别是珍贵文物的研究,并对相关的研究信息综合分类,以文物藏品档案的形式汇总存档。按文物藏品档案的要求,立足于每一件(套)文物的信息客观、准确、完整和规范,整理形成电子版和纸质版的文物藏品档案,从而建立馆藏文物与文物藏品档案一一对应的配套管理机制。

国家文物局监制的文物藏品档案为文物工作者确定了馆藏文物管理和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努力方向,大大提高了馆藏文物管理和研究的系统性、规范性、安全性和科学性。文物藏品档案所记录的文物信息主要归纳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静态信息是固定不变的,主要涉及范围是文物定级后的名称、类别和登记号,年代和入藏时间,文物质地、尺寸和质量,文物征集来源情况,文物照片和相关电子影像资料,文物的故事提炼,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研究等。动态信息则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完善的信息,主要涉及范围是文物借展和出入库情况记录,文物级别变更、提升情况记录等。不管是静态信息还是动态信息,尚有空缺和不确定的信息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清晰、确定和完善。做好馆藏文物研究及相关信息存储,正是我们文物工作者从事文物研究的努力方向,也是馆藏文物研究的终极目标。

目前我馆已经完成358件(套)珍贵文物的基础研究工作,并对其基础信息整理形成358件(套)文物藏品档案,确立了本馆珍贵文物的系统化、规范化管理制度。

文物的故事提炼,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研究,是馆藏文物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馆的突出现状是:文物工作者因为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缺乏馆际之间文物研究工作的经验交流,缺乏相关文物素材的搜集和积累,所以造成文物研究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面对文物的故事提炼,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研究,文物工作人员往往是束手无策的。目前馆藏珍贵文物只有极少部分有完整的研究信息储存,大部分信息还不完整,所以馆藏文物的研究工作还有待加强和提高。

在我馆358件(套)珍贵文物藏品档案中,有144件(套)四堡雕版藏品档案。对四堡雕版的专题研究,除了基础信息的采集外,主要围绕雕版的材质、雕刻艺术和内容、文物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探究。本文以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的研究为例,意在抛砖引玉,寄望业界同仁对馆藏文物的研究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1 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简介

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是连城县博物馆馆藏三级文物,是佛教经文类成套雕版(图1~图6)。该套雕版完整无缺,全套共25片版,其中24片为双面版,1片为单面版,雕版材质为白楠木。每片雕版规格统一,均为长24厘米、宽19厘米、厚1.2厘米的长方体形状版材,刷印成经书全文共计98页。该雕版品相上乘,字口雕工精细,采用阳雕雕刻技艺,多年前于连城四堡民间征集而得,是目前连城县博物馆所珍藏雕版类文物中最为完整的清代成套雕版,是正宗的四堡雕版遗存,是本馆的镇馆之宝。

2 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赏析

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所载经文为《大乘金刚般若宝忏》经(分上、中、下三卷),是学佛修行之人常诵之经文。经文中的《忏悔文》是学佛修行之人必不可少的功课,意在倡导以虔诚的态度改正自己的错误,祈求佛祖的宽恕。学佛修行的人相信因果轮回的法则,有弃恶扬善的情怀。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见证了佛教文化在清代四堡当地的传播和弘扬。

3 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内容的读取方法

根据雕版的制作和雕刻特点可知,雕版上的图文都是反刻于其上的,因此我们在识别雕版上的图文时无法按平时的阅读或观察习惯直观清晰地读取,而是会更费时费神。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技巧把反的图文转换成正的图文来便于识别。以下是本人在研究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时总结的读取雕版图文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是把整套雕版内容按顺序刷印出来,需要用到的基本材料有墨盘、墨汁、棕刷、连史纸等,在刷印过程中要注意给雕版均匀上墨,纸张平铺,这样刷印出来的效果较好,且能直观地读取图文信息。刷印的整套材料应纳入其文物藏品档案永久保存。该方法适用于成套雕版的研究。二是给雕版“照镜子”,这种方法是应用物理学中平面镜的成像原理,即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把雕版的图文面正对镜子,从镜中雕版的成像就可直观清晰地读取图文信息,同时应注意繁体字的识别。该方法因为简单且容易操作,特别适用于散版的内容研究。

4 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的文物价值

连城县博物馆馆藏四堡雕版是独具地方特色的一大亮点。迄今为止,经福建省文物鉴定中心鉴定,珍贵文物有144件(套),一般文物有48件(套),全部属四堡清代雕版。四堡作为我国古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有许许多多的雕版遗存,有成套的完整雕版,也有不成套的散版。内容丰富,形式各异,有佛教经文类、族谱类、房屋山川地理地形图类、人物类、祝福语咒语类、封条类、商号堂号类、广告类等。清《金刚宝忏》双面木雕版是目前四堡雕版遗存中极具代表性的成套雕版,它承载着连城四堡清代雕版印刷从业者的雕刻技艺和文化智慧,见证了雕版印刷文化在当时的发展和繁荣,因而成为后人研究连城四堡清代雕版印刷业不可多得的文物佐证。

5 研究四堡雕版的重要意义

四堡雕版印刷业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书坊春行早,山光入户忙”是对四堡雕版印刷业繁忙景象的生动描述。在当时雕版印刷已然成为四堡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家家有雕版,处处是作坊,充分印证了四堡雕版印刷业兴盛的景象。作为四堡后人,有幸成为文物工作者研究四堡雕版,倍感荣幸,同时也深感四堡雕版亟须保护的强烈责任。

研究四堡雕版,是让四堡雕版的所有信息资料得以系统地积累和保存,作为连城县博物馆独具地方特色的馆藏文物,为本馆能办好一次以四堡雕版为主题的临时展览提供了条件,也让公众能集中全面地了解四堡雕版的故事和雕版印刷文化。講好四堡雕版的故事,弘扬四堡雕版文化理应成为我们连城县文物工作者光荣而极有意义的工作。

研究四堡雕版,是让沉睡在库房的雕版“活”起来,能有机会和平台展示四堡雕版,让更多的人了解四堡雕版的故事,感受四堡雕版印刷文化,学习四堡先民的雕版制作技艺、书法及雕刻工艺、特别的印刷方法,从中领悟四堡先民靠勤劳的双手经营雕版印刷业,发展雕版印刷文化的思想智慧。堂号、藏版等字样在四堡雕版中的标注充分表明了四堡先民对雕版的版权保护意识。

研究四堡雕版,是让四堡雕版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能更大程度地唤醒全民保护意识,让流散在民间的四堡雕版以寄存、征集、捐赠的方式入藏连城县博物馆,从而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