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6-02
(青海省第三人民医院,青海省西宁市 810007)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危害性较大,部分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且自杀风险较高,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研究表明,约有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死因为自杀[2]。目前精神分裂症仍无法彻底根治,其中抗精神病药物的维持治疗是控制患者症状复发的重要手段,而确保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则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性因素[3]。居家治疗是多数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提高预后[4]。但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仍较差,复发率、致残率及致死率仍较高,预后欠佳[5]。可见,尽早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状况可能的风险因素并给予合理的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本研究主要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状况,并分析可能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效果的因素,旨在为未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效果提供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内接受治疗后出院的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患者中男45例,女37例;年龄20~54岁,平均(37.53±5.67)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45~25.29 kg/m2,平均(22.12±1.07)kg/m2;病程6月~3年,平均(1.89±0.52)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中专38例,大专及以上23例。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病学》[6]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③入院前3周内未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排除标准:①心、肝、肾等脏器相关疾病;②合并精神发育迟缓、更年期、老年期抑郁症等;③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④恶性肿瘤;⑤全身感染性疾病。
1.3 治疗与干预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①全部患者均给予利培酮(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519)治疗,初始剂量为1 mg/天,用药2周内可逐渐增加剂量为4~6 mg/天,足量后维持治疗8周;治疗期间不联合应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出现锥体外系副反应及睡眠差等情况时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苯海索、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②由患者所在社区人员及所在医院医生和护士组成看护小组,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病情稳定患者随访1次/3月,病情尚未稳定患者随访1次/月,随访时间1年;并将随访资料反馈至精神病防治技术指导中心,由中心内专科医生为患者进行康复诊治并根据患者病情发药。③采用发放精神分裂症知识手册、播放宣传短片等方式提高患者家属及照顾者的疾病认知度,强调患者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④指导患者家属及照顾者如何观察、识别、判断症状复发的预兆,并传授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叮嘱患者家属及照顾者保持一个温馨、美好的家庭环境,改善患者在家庭环境中的人际关系。⑤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排解,对病情有所改善的患者可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消除患者自卑心理,鼓励支持患者多参加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动及劳动。⑥患者家属及照顾者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监督并督促患者按时服药、正常的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多鼓励患者参与社会活动,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1.4 疗效评估
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7]评估患者精神症状,该量表包括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性症状评分3个分量表,共30个项目,采用1~7分制,满分210分,分值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采用PANSS评分减分率评估疗效。减分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30)×100%。痊愈:减分率≥75%;显效:50%≤减分率<75%;有效:25%≤减分率<50%;无效:减分率<25%。总显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将PANSS减分率<50%定义为治疗效果不佳,并将其纳入居家治疗效果不佳组,剩余患者纳入居家治疗效果良好组。
1.5 基线资料调查方法
自制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详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内容包括:年龄、BMI、病程、有无药物不良反应(恶心、头晕等)、有无饮酒史、有无吸烟史、治疗方案是否准确(参照《精神病学》中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内容,不符合其中治疗内容、未使用相对应的抗精神病类药物等治疗措施均判定为治疗方案不准确)、是否合理控制情绪使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8]中的负性情绪部分检测患者的控制情绪情况,包括第2、4、6、7、8、11、13、15、18、20等10道题,采用1~5分计分法,满分50分,分值>25分表明难以合理控制情绪,分值≤25分表明可以合理控制情绪。监护人监护能力(强、弱)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估。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疗效评估结果
治疗8周后,评估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痊愈10例,显效29例,有效38例,无效5例,总显效率为47.56%(39/82)。
2.2 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资料
居家治疗效果不佳组的治疗方案不准确、难以合理控制情绪、监护人监护能力弱、吸烟史、饮酒史均高于居家治疗效果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不同居家治疗效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单位:例(%)
2.3 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状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回归分析
将2.2组间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并进行变量说明(表2),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状况作为因变量(1=不佳,0=良好),治疗方案不准确、无法合理控制情绪、监护人监护能力弱、吸烟史、饮酒史均可能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OR>1,P<0.05;表3)。
表2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3 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状况的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2.4 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部基线资料纳入,并同时作为协变量,将居家治疗状况作为因变量(1=不佳,0=良好),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在校正各个资料之间的相互影响后,结果显示,治疗方案不准确、无法合理控制情绪、监护人监护能力弱、吸烟史、饮酒史均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OR>1,P<0.05;表4)。
表4 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状况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目前精神分裂症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临床认为感知、思维及行为等多个因素均可诱发精神分裂症,不仅会大幅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者还将出现自杀行为,危及生命安全。居家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患者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是出院患者巩固治疗及轻度症状无需住院患者的一种理想治疗场所,可在弥补住院病床不足的同时,有效提高社区治疗效果[9]。但仍有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理想。
本研究82例精神分裂症居家治疗患者经8周居家治疗后痊愈10例,显效29例,有效38例,无效5例,总显效率为47.56%,该结果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中普遍存在治疗效果不佳现象,早期干预尤为关键。目前,关于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状况的因素研究已有开展,但均未达成统一。本研究通过选取8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将全部可能的因素纳入,通过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案不准确、无法合理控制情绪、监护人监护能力弱、吸烟史、饮酒史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逐个分析可能的原因:①吸烟:吸烟可降低血液循环中的氧含量,导致气血严重不足,加重脑神经受损程度,从而加重病情,增加患者痛苦[10]。②治疗方案不准确:治疗期间不准确的治疗方案可导致患者无法及时接受最佳且有效的治疗,耽误最佳治疗时机,这将导致病情持续发展,居家治疗期间病情加重,治疗效果受影响,继而导致治疗失败的情况发生[11]。③情绪控制:精神分裂症情绪的控制是治疗顺利展开的关键,一旦患者无法合理控制情绪,极易进一步刺激脑神经,加重脑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减弱治疗效果,最终造成治疗不佳的情况发生[12]。并且情绪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导致居家治疗无法顺利进行,治疗状况不佳。④监护人监护能力弱:因精神分裂症无法彻底根治,控制症状、减少复发为疾病主要治疗原则[13]。但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常无法控制自己或认为自己未生病,从而经常存在不按时用药、不良生活习惯频繁等现象,常需患者家属及照顾者监督[14]。当监护者监护能力弱,无法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滥用药物或停药等情况,加之在患者发病期间无法给出及时且合理的干预,故而影响居家治疗效果[15]。⑤饮酒:长时间大量的饮酒可促进多巴胺释放,使脑神经功能受损,加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障碍,而认知障碍加重会降低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抵触治疗,出现擅自停药等情况,继而降低治疗依从性,故而影响治疗效果[16]。
针对本研究观察分析得出的各种可能会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提出以下几点干预建议:①加强精神分裂症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和治疗知识的认知度,强调心理状态、监护人监督能力对疾病治疗依从性与和配合度、治疗效果影响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家属多支持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去面对疾病和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继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17-18]。②加强患者的交流沟通与社会交往能力,向患者分享成功病例或让干预效果较理想的患者现身说法,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19]。③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行为,告诫患者戒烟戒酒,从而提高居家治疗的效果[20]。
综上所述,治疗方案不准确、无法合理控制情绪、监护人监护能力弱、吸烟史、饮酒史等均可能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效果降低,对于存在上述居家治疗风险因素的患者,应尽早给予积极合理的干预,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家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