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动脉栓塞在子宫腺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21-06-02杨春霞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肌瘤栓塞动脉

文/杨春霞

子宫腺肌瘤为我国女性群体较常见的一种妇科良性疾病,是指子宫内膜局限性侵入肌层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改变,发病后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月经周期延长、痛经进行性加重等,往往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延误诊治还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如不孕、丧失子宫等。因此,建议患者确诊后尽早接受治疗[1]。伴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现阶段手术治疗已成为我国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瘤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局限性子宫腺肌瘤患者,多能获得理想预后[2]。子宫动脉栓塞是一种血管介入性手术,近年来已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为明确该术式在子宫腺肌瘤临床治疗中所发挥的作用机制,本研究进行以下分析和讨论。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92例子宫腺肌瘤患者,均为在我院首次确诊,疾病确诊时间段为2018年11月~2020年4月,均具有手术治疗指征,无手术治疗禁忌症。研究中设置两个组别,组名称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以摸球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蓝球和红球各46颗。进入到对照组的患者均已婚已育,年龄28~49岁,平均(38.18±3.05)岁。另一组也均已婚已育,年龄最小的患者和最大的患者分别为29岁和46岁,平均(38.28±3.11)岁。两组中,除有剖宫产手术史的患者外,均是无其他妇科手术治疗史的患者。在入选本次研究前,均知晓本次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计划,均为志愿参与研究。

1.2 方法

本课题中,在对对照组实施治疗时,应用的治疗方案为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采用三孔法进行手术操作。在对研究组实施治疗时,应用的治疗方案为子宫动脉栓塞,具体的治疗过程为:先对患者实施高强度聚焦超声(超声聚焦刀)治疗,肌肉注射镇痛药物后,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确定肿瘤位置及形态,制定超声聚焦刀治疗方案。治疗时,超声初始功率设置为400w,之后逐步调大治疗功率。治疗过程中,通过靶区超声图像实时观察病灶的处理情况,并注意保护患者的膀胱。超声聚焦刀治疗有效地判定标准为自身对照灰阶值>10dB,治疗结束后给予患者腹部直接冷敷,时间为20min。超声聚焦刀治疗结束5d后对患者实施动脉子宫栓塞治疗,将50mg甲氨喋呤(国药准字H20066518;山西普德药业有限公司)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备用。Seldinger穿刺法先放置导管鞘,固定子宫动脉,在血管造影的引导下向患者两侧子宫动脉缓慢注入事先配制的药物,同时配合明胶海绵颗粒进行子宫动脉栓塞。

1.3 观察指标

本课题研究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分别为术后并发症、总体疗效和生活质量。

总体疗效根据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判定。瘤体完全消失或体积缩小>90%,超声造影无强化为基本治愈;瘤体体积缩小的比例范围为50%~90%,超声造影强化不明显为改善;改善中的各项标准均未达到为无效。

生活质量这一观察指标应用的评价标准为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该问卷的评价维度共四个,从心理、躯体、社会、生理四个方面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满分为100分。

1.4 数据处理分析

研究中得出的数据均录入至SPSS 19.0中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计数资料的差异分别进行t、x2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这一观察指标明显为研究组的更低。详见表1。

表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对照组的对比n(%)

2.2 总体疗效

根据下表中数据可知,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总体疗效上存在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详见表2。

2.3 生活质量

研究组术后的GQOLI-74评分明显更高。详见表3。

表3 GQOLI-74评分——研究组、对照组术前、术后的对比(x±s;n=46)

3 讨论

开展子宫腺肌瘤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伴随着剖宫产、流产手术的增加,我国女性群体的子宫腺肌瘤发病率有较明显的升高趋势,且发病年龄有较明显的年轻化趋势[3]。因此,探索该疾病的有效防治方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方面,近年来的治疗技术不断完善,治疗方案也不断丰富,但无论治疗现状如何,选择安全、有效地治疗技术是治疗该疾病的前提,探索该疾病安全、有效地治疗方案也是我国妇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针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对贫血和月经的改变来说,很传统的手术措施进行对比,对患者治疗时应用的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对于此手术措施来说,主要对患者采用放射介入的方式,在子宫动脉中直接将动脉导管插入其中,并通过此措施将永久性栓塞颗粒植入其中,以此对子宫肌瘤的血供进行阻断,让肌瘤萎缩的目的有效实现,甚至还可以使肌瘤彻底消失。根据临床的不断探讨和分析,现阶段的子宫动脉栓塞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优化;比如针对患者采用此措施进行干预对贫血和月经具有明显改变。根据相关研究可知,患者通过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其贫血和月经症状得到改善约为80%,而且对月经经期进行分析,也从原来的7.5d减少到5.2d左右。针对此情况进行分析,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时子宫动脉栓塞术已经从单纯的治疗逐渐的延伸到了针对患者的生理进行干预。这种干预主要属于一种积极的干预,针对女性的生理周期进行有效调节,同时不会对女性的正常生活产生任何影响。所以,针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可以积极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患者进行干预,以此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患者痊愈,并使其复发率在客观上得以有效降低。

通过对患者肌瘤体积的改变进行分析,宫肌瘤患者治疗时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干预后,患者肌瘤的体积在此情况下也会出现一定改变。首先,很多患者的子宫以及肌瘤进行治疗后,在体积上都会出现减小的情况,另外还有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其子宫肌瘤可以完全地消失。其次,根据相关研究可得知,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在术后的3~6个月左右时,很多患者的宫肌瘤体积相比于从前会减小到40%左右,这样的情况对于患者来说,不但使其生理上的病痛得以有效减小,同时还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并在此基础上将战胜疾病的信心树立起来。最后,针对复发的问题进行分析,在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的起始阶段,患者的复发率在7%左右,但是通过不断研究和探索,目前子宫肌瘤患者通过此手术措施进行治疗,其复发率仅在3%~4%左右,甚至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案例也很少出现。

子宫动脉栓塞近年来在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得到较好的应用,但关于该术式在子宫腺肌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尚存在争议[4]。基于上述研究现状,本研究在超声聚焦刀的基础上对子宫腺肌瘤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参照腹腔镜肌瘤剔除术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总体疗效上的差异不明显,而在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方面,则均为研究组的情况更好[5]。分析原因可能为:子宫动脉栓塞可以有效阻断肿瘤的供血,从而造成肿瘤组织的缺血、坏死。在超声聚焦刀术后应用,可较彻底地清除肿瘤病灶,降低患者术后发生阴道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

综上所述,子宫动脉栓塞应用于子宫腺肌瘤的临床治疗中,子宫动脉栓塞术的应用进展十分理想,跟过去相比此手术方式做到了很大程度的优化和完善。能够在获得良好疗效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利于患者生活质量恢复,同时相信在未来的医疗发展中,子宫动脉栓塞术还可以进行更大的提升,针对医疗体系进行健全的同时,还可以让患者疾病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所以此治疗措施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可行性。

猜你喜欢

肌瘤栓塞动脉
以横动脉及趾底动脉为蒂的Flowthrough游离皮瓣修复指掌侧软组织缺损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上颌动脉终末支参与眼球血供1例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肉鸡支气管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与防治措施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单侧“腋深动脉”变异1例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