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缓解胆囊鳞状细胞癌肝转移引起的肿瘤热一例
2021-06-02巫琳刁小丽王剑锋黄强
巫琳 刁小丽 王剑锋 黄强
一、病例报告
患者,男,68岁,因“间断上腹痛,发热伴畏寒2周”于2019年7月2日入院。患者发病以来每日间断发热,体温波动在37.2℃~39.5℃,不伴有寒战,无咳嗽咳痰。自诉发现胆囊结石病10年,从未有过急性发作。入院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WBC)8.4×109/L,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72.9%,谷丙转氨酶(ALT)28 U/L,谷草转氨酶(AST)22 U/L,总 胆 红 素(TBIL)8.9 μmol/L,C反应蛋白8.91 mg/dL (0~0.8 mg/dL),血沉(ESR)58 mm/h,鳞状上皮细胞抗原(SCC-1)12.9 ng/mL(0~1.5 ng/mL),糖链抗原(CA-199)146.81(< 37 U/mL,糖链抗原(CA-125)427.6 (<30.2 U/mL)。行胸部和腹部CT检查结果:肝占位,考虑多发肝脓肿可能;胆囊结石、胆囊炎;左侧肾上腺结节(图1)。入院前经2周抗感染治疗,多次更换抗生素,均对控制发热无明显效果。临床诊断考虑为多发肝脓肿,2019年7月5日在超声引导下行肝脓肿穿刺,但抽吸未见脓液。于是改为至CT下定位行肝脓肿病灶穿刺,抽出淡黄色液体5 mL,考虑不符合术前肝脓肿诊断,遂未予置管。抽吸液体细菌涂片和培养均为阴性;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查结果也为阴性。2019年7月12日予以腹部核磁检查,提示:肝多发异常信号,肝脓肿?不除外转移;转移合并感染?胆囊结石。右侧肾上腺异常,腺瘤或转移?(图2)。2019年7月18日患者接受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理回报为鳞癌,进一步组织化学分析显示:P63、细胞角蛋白(CK19)、细胞角蛋白(CK7) (+);细胞角蛋白(CK8/18)(部分+);肝细胞抗原(Hepacyte)、细胞角蛋白(CK20)、癌胚抗原(CEA)、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Glypican-3)、SALL-4(-) (图3)。病理科会诊后考虑为单纯的胆囊鳞状细胞癌,肝转移伴左肾上腺转移。由于病程中患者发热一直未能控制,只能依靠退热药物和物理降温。遂予以邀请多学科会诊后诊断为肿瘤热,考虑胆囊鳞癌肝转移引起。经与家属沟通,决定直接行介入化疗栓塞术尝试治疗肿瘤,同时观察介入手术是否有利于控制体温。介入手术安排在2019年7月24日进行,术前取得患者及家属书面知情同意。
图1 腹部CT示:肝占位,考虑多发肝脓肿可能;胆囊结石、胆囊炎;左侧肾上腺结节(1C中黑箭)
图2 腹部核磁示:肝多发异常信号,肝脓肿?不除外转移;转移合并感染?胆囊结石;右侧肾上腺异常,腺瘤或转移?(2C中白箭);胆囊占位未报(2D中白箭)
图3 病理图示单纯鳞状细胞癌,考虑胆囊来源
介入化疗栓塞术:患者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下,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动脉鞘。插入Yashiro动脉导管至腹腔干,造影显示肝右动脉供血的肝右叶内多发面包圈样肿瘤染色,符合转移性肿瘤表现;通过导管插入微导管至肝右叶动脉,局部缓慢灌注吉西他滨600 mg,并用碘油5 mL栓塞,透视下可见碘油沉积于多发肿瘤染色周围区域(图4)。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轻度腹痛不适,手术当日仍有一过性发热,体温最高达38.0℃;但术后第2天开始患者体温即控制,未再出现明显发热,随之精神状态明显改善。后患者顺利出院,予口服替吉奥治疗,但患者一周后自行停药,亦未采取其他治疗措施。最终因肿瘤进展出现肝功能衰竭死亡。术后生存5个月,随访中诉仍间断有发热症状,最高体温38℃左右。
图4 介入化疗栓塞术中造影示面包圈样肿瘤染色,动脉期(4A)和实质期(4B)
二、讨论
大约80%~95%的胆囊原发肿瘤都是腺癌,其他常见组织学类型包括小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淋巴瘤和肉瘤。单纯的胆囊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罕见,在胆囊原发恶性肿瘤中仅占1%~3%[1]。因为少见,所以对胆囊SCC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学和影像学特征缺乏详细表述[2]。一般临床表现为厌食、腹痛、恶性和呕吐等非特异性症状[1]。现有关于胆囊SCC的文献大多数是个案或系列病例报道[1,3-11]。本病例诊断有肝转移穿刺病理证实,遗憾在于患者为肿瘤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机会,因此未能取得胆囊病灶的直接病理。
肿瘤热是一种机制尚不明确的发热,可以出现在27%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它常见于晚期恶性肿瘤或更常见于出现转移的患者[12]。在本病例中,肿瘤热可能与肿瘤晚期进展迅速和肝、肾上腺等转移有关,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有效地控制肿瘤热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肿瘤热作为晚期胆囊SCC主要症状的仍未见报道。本病例诊断肿瘤热是基于血常规和降钙素原(PCT)检查阴性,多次血培养和穿刺抽吸液体培养均为阴性,而且多轮更换静脉抗生素均无效。
胆囊SCC的标准治疗目前尚无定论,如果早期发现,外科手术切除预后更好,并可能达到治愈效果。胆囊SCC的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期仅5个月[13]。本病例通过介入化疗栓塞术治疗后,存活时间并未延长,但却在生存时间内缓解了患者的发热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示我们对于胆囊SCC引起的肿瘤热,介入治疗可能是有效的。对于其他各种恶性肿瘤引起的肿瘤热,介入治疗能否缓解肿瘤热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