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应用效果及心理状态分析

2021-06-02王玉洁

保健文汇 2021年9期
关键词:白内障护理人员研究组

文/王玉洁

近些年,白内障的发病率在不断提升,其属于国内致盲性排名第一的疾病。白内障会导致患者的视力降低,影响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且该疾病患者的晶体会有膨胀的情况,致使虹膜的前表面和角膜的后表面出现相贴,角房出现急性关闭的情况,对房水的引流造成阻碍从而使眼压上升,就是继发性的青光眼。若白内障的患者病情发展到了晚期,其晶状体的皮质会液化,溢出到其前房内,导致皮质过敏性的葡萄膜炎产生[1-2]。临床上治疗白内障大多以手术进行,为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白内障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心理状态情况,本文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本院治疗的80例白内障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医学伦理会批准,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在本院治疗80例白内障患者资料,纳入标准:确诊是白内障疾病,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其他眼科疾病者,肝肾功能障碍,精神心理障碍,中途退出者;按随机数表分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在60-82岁,平均(70.85±6.72)岁;研究组40例患者,男性1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61-83岁,平均(71.79±6.84)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用药,对患者进行饮食、用药、生活等基础护理。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①组建临床护理工作小组:由科室的护士长对科室中专业技术较好的护理人员进行选择组成小组成员,对组长、副组长、成员进行确定后开展相应的小组成员培训,小组成员对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掌握之后,再具体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操作。②评估患者病情:参照患者病情的评估结果对其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掌握患者身体的具体情况,检查其临床症状,比如患者有没有出现双影、视物模糊、物体颜色判断有误差等,确认后根据制定的护理对策实施服务。③总结反馈问题:给予患者一段时间的护理后,有可能会产生各种问题,所以护理小组需定期组织相应的小组会议,并与其他组员讨论、总结工作中的问题,做好日常工作的总结。④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新时代理模式下,临床护理工作中强调个性化和优质的护理,所以护理人员需重点关注患者心理情绪,对存在焦虑、抑郁、不安、恐惧等心理问题的患者,需及时对其不良心理进行疏导,给予患者更多鼓励、安慰,进而保证患者以乐观、积极心态面对其病情。⑤患者完成手术治疗之后,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对患者的眼压、术眼出血、虹膜和瞳孔粘连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若有异常需立即告知医生。且调整患者饮食,嘱咐患者饮食需保持健康,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康复期做好患者视力的复查。

1.3 观察的指标及评定

①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视力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视力基本恢复;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视力没有改善[3]。②通过SAS、SDS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分值越低,则说明患者心理状态也越好。③比较两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标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组例数×100%[4]。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资料选择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数据资料采用[%(n)],以x2比较检验,计量数据资料采用(±s),以t比较检验;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护理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80.00%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n/%)

2.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

护理后,研究组SAS(32.21±5.26)分、SDS(33.41±4.26)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x±s,分)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

护理后,研究组满意度97.50%比对照组80.00%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满意度(n/%)

3 讨论

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白内障,伴随患者病情不断发展,极易导致患者失明。临床上通常采用手术对其进行治疗,实施手术的过程中患者易产生各种不适及负面情绪,会影响临床治疗效果[5-6]。所以,临床上需及时采取优质、有效的护理措施。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80.00%高;研究组SAS(32.21±5.26)分、SDS(33.41±4.26)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白内障疾病效果较好,可对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进行改善,并提升满意度情况。究其原因,可能是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临床上近些年应用比较普遍的护理服务模式,该护理模式包括整体护理、循证护理、持续的质量改进,和传统的护理模式对比,临床护理路径具有成本低、高效、高质等优点,且其贯穿在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可以使护理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提升[7-8]。护理人员重视患者心理的状态,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引导患者对其不良情绪进行宣泄,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提升临床效果[9-10]。

同时,本研究结果还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97.50%比对照组82.50%高,差异比较具统计学意义,表明白内障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考虑分析为,临床护理路径的服务理念是将患者当作护理服务工作的中心,给予患者全面性、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措施,从而帮助患者改善其临床症状;要求护理人员在开展具体的护理工作中以规范化的方式给予患者护理服务,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主动性,防止护理人员只会机械执行医生的吩咐,让患者感受更加全面的专科、定时、定量、定值护理,帮助患者减少住院的时间,有效提高临床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11-12]。

总而言之,白内障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可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帮助患者缓解其不良心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白内障护理人员研究组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白内障常见4误区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过多晒太阳有害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