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电影中性别形象的构建(1913年-1923年)
2021-06-01莫征宇
莫征宇
摘 要:1905年中国国产电影诞生,屏幕性别形象的构建问题也随之而来。女性在屏幕上的抛头露面与中国传统礼教文化格格不入,中国初代电影人关于屏幕性别的探索正式开始。关于中国电影诞生初期女性形象的诞生和演变相关研究报道仍不足。大量的学者将这时期荧幕上的女性形象作为电影发展的必要元素,从而少有结合中国社会现状和历史道德观对电影的影响。故本文选取中国电影诞生初期(1913年-1923年)进行微观研究,将两性荧幕形象构建,女性真实形象建立,男性社会审美意识下的女性形象等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从实例分析中为相关学者的继续探讨提供个人意见。
关键词:中国电影 性别形象 女性形象 屏幕艺术 传统文化
一、电影的诞生与社会性别构建的关系
电影的诞生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进步紧密相连,从单镜头固定影像技术到多机位活动有声电影,科技的发展让它快速的成为最年轻的综合艺术。电影从尼埃普斯单纯刻录日光的影子发展到路易斯·普林斯用活动影像记录客观生活,最后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艺术地升华至再现并创造客观现实。这一系列的过程电影是无意识的,它的发展实质是人类科技文明的进步,是科学的创造者们和艺术者们共同推动的影像艺术的必然结果。
自世界上第一部公开放映的活动影像开始,电影在由两性共同构建的人类社会里扮演着记录与创造现实生活的角色,电影屏幕上便出现了以具体人物為主的形象,男女二元性别的存在对于一种艺术形式而言是正常且合乎逻辑。但艺术始终是不能摆脱文化的桎梏,无论是戴着脚镣跳舞还是电影的自我中心困境,屏幕上两性形象的位置比例仍和社会的性别分工高度一致。在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儒家文化和封建礼教使得中国男性同世界其他地区的男性一样拥有社会话语体系中的绝对化地位,而女性也同世界其他地区的女性一样,在“失语”状态下做着社会的生产工具和性别不完整的人。这样的状态从人类社会由母系氏族进入到父系古代文明后便一直存在,即便在这漫长的时间中出现了各种可以寄托精神和意念的文化形式,如文学、音乐、舞蹈、雕塑、绘画、建筑、戏剧等,但它们多数的性别形象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二元对立的态势,所衍生出的文化现象依然受男性社会的审美需求而限制。女性在这些艺术形式中所处的角色与当时时下的政治,生活,社会资本的积累程度以及男性的创作灵感有关。对于整个世界文明而言,中国古老的封建文明直到20世纪初仍限制着中国当时的社会进步,女性作为男性“附庸”的不平衡状态,直到电影出现后才得到一定的改变。
二、中国屏幕艺术中“女性”的首映
1913年9月29日,由上海新民公司出品,亚细亚影戏公司发行,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的电影《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正式上映,这标志着中国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电影雏形(30分钟)诞生。由于在21世纪初中国没有“电影演员”这一职业,所以在片中出演的都是当时流行的“文明戏”(话剧)演员。该片的上映无论从中国电影史学研究方面还是从社会文明进步方面都配得上“第一”的头衔。因为饰演新娘“标梅”的“女演员”出现在中国电影的屏幕上可谓是该片最大的看点。上千年来中国“女性”首次不再深藏闺阁,而是将自己的形象展现在公众视野之中,这是一次勇敢的艺术尝试,更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存在。据记载,上海《申报》曾于1913年9月27日、28日,刊登了由郑正秋亲自拟写的广告:“亚细亚影戏公司厚资聘请新民社诸君扮演的中国家庭新剧《难夫难妻》,无不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目睹该戏必定拍手叫绝,此由中国演剧摄制影片,均为海上破天荒之第一次也。9月29日首映那天晚上,剧场门前观众如潮。放映时,观众觉得耳目一新,情绪始终高涨,使劲拍掌喝彩。那时观众看影戏看到激动时,总是拍掌叫好,戏院是不禁的。”{1}从史料中我们不难得出当时的观影者对这部影片的态度及好奇度,尤其当看见屏幕上出现“女人”时更是惊喜不已。但事实上却是扮演新娘“标梅”的演员是由该片的编剧“郑正秋”担任。这在今日或许会被认为是一种“反串”现象,属于蒙太奇的变体艺术。但在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风气仍未开化,传统礼教对女性的包容度仍然很低,所以在“新娘”这一女性角色塑造上,作为男性的郑正秋只能无心插柳的男扮女装将中国首个“女性”形象搬上荧幕。这虽然是一件不得已而为的事情,但客观上却将“女演员”这一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身份以符号化的形式树立在了中国电影史上。
次年,由中国香港华美影片公司出品,黎北海导演,黎民伟编剧的香港首部故事短片《庄子试妻》正式发行。该片在中国电影史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为在这部影片中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形象正式出现在了大众视线里。影片中,扮演配角婢女的是中国第一位女性演员——严珊珊。虽然片中的女性主角仍有男性替代演出,但在以男权制度建立的新文化形式中,女性出演就已经打破了当时的中国男性和以男性视角而统治的封建阶级对传统礼教认知和对电影的看法。
自此由男性主导的电影艺术首次光明正大的将女性包含在内,虽然这样的角色安排对这部电影本身并无象征意义,它只是符合了剧情发展和结构完整的需要。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却是中国电影首次在屏幕上构建出二元性别对立的影视文化现象,这标志着中国女性开始尝试打破传统文化牢笼,通过电影艺术追求自我价值和与男性拥有平等审美和话语权的开始。虽然在片中,严珊珊所扮演的角色仍只是男性屏幕的陪衬,但由此而生发的“女演员”符号已经在中国电影荧幕上稳稳地扎下了根。
三、中国电影制片业的发展和女性屏幕位置的确定
随着中国电影制片工业的发展,一批不贴附外国资金,不附设于某一大型机构的独立制片厂在中国初代电影人的共同努力下快速建立起来。直至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各类电影制片厂在上海已经发展成了具有商业规模的现代电影制片体系,制片业-发行业-放映业的垂直整合标志着中国电影的独立制片体系正式建立,随之而来的便是市场对影片产量的需求。
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增加促动着新生的中国电影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受众对于荧幕形象的多样性期待也客观地为女性演员在电影中提供了新的生存空间,即便她们是男性审美下的市场需要并只是作为被精神消费的对象而需求,但这对被封建文化桎梏了上千年的中国女性而言能在公众视野中抛头露面并获得众多男性垂涎的目光,以及来自异性和社会的“认可”,这一切对她们而言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幸福和殊荣。所以在以男性占有绝对话语权的镜头中,女性即使身处某个角落也是快乐的。毕竟能在同一时空平行地和男性一起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这对她们而言已经是时代的一大进步。
1922年上海明星影片有限公司出品了由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的喜剧短片《劳工之爱情》,这是中国早期经典电影之一。该片讲述了一个男青年为了得到心爱姑娘父亲的认可所做的一系列努力且具有讽刺性的故事。片中“余瑛”所饰演的年轻女子在剧中已经表现出了“五四运动”后中国女性的思维的转变,她们开始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不再一味顺从作为父亲这一男性角色的选择和决定,而是为了个人幸福能够和心爱的人共同努力。本片中的女性角色虽不是情节主要描写对象,但却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和“装饰”,男主角的剧情内容发展必须要有女主角进行承接,性别形象的构建相对于之前的影片而言更加的清晰生动且具有不可替代性。
1923年12月28日在上海爱普庐影戏院上映的同样由上海明星影片有限公司出品,张石川导演,郑正秋编剧的长故事片《孤儿救祖记》为中国长片故事片的拍摄打开了新的纪元。此后数年间,国产制片业迅速崛起,据统计,1922年—1926年间,全国各地先后开办的电影公司有175家,单上海一地就有145家。众多电影公司的出现,电影产量一度激增,国产电影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中国电影借此开始走出低谷,进入第一个空前繁荣期。{2}
《孤儿救祖记》讲述的是在一个有钱人家里,一家之主的杨老爷晚年丧子,他的两个侄子为了争夺遗产便诬告他的儿媳余蔚如并设法将她赶出家门。余蔚如在外独自生活期间生下一名男婴,取名叫余璞。余蔚如含辛茹苦将其子抚养成人,但其子余璞十岁时,无意间就读之处便是其爷爷杨老爷——杨寿昌所建的学校。在校期间,余璞勤奋好学由此深受杨寿昌喜欢。某日,杨寿昌的两个侄子前来要钱,遭拒绝后竟开始动手,在争斗过程中,余璞无意来访却救下了陷入危难的杨寿昌,经过这一经历后,二人交谈时才发现对方的血缘身份并最终祖孙相认,一家人破镜重圆。该片上映后被称为“社会问题片”,因为片中所传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和因果报应论等精神文化观点,它们符合中国人心中的道义并在那个时代慰藉着大众因时局而不完整的心灵。这一切都使得该片已经上映后便连获好评,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院线电影。
片中,饰演“余蔚如”的女演员王汉伦,在一次偶然间被导演相识并决定录用,《孤儿救祖记》上映后便家喻户晓,成为中国电影早期的职业女演员之一,也被称为中国第一位悲剧明星。片中“余蔚如”的形象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优良女性的定义,虽带有封建的男权主义色彩,但中国女性的坚韧,坚强和独立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女性除了成为男性在屏幕中的道具之外,同样也能独当一面饰演一个完整的角色并完美的诠释出剧中设定的人物情节,这在当时不可谓是一个创举。王汉伦也借此片从一个外企的打字员走上了中国第一批职业演员之路,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辉煌的功绩。片中,角色的脸谱化和格式化虽然限制着演员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但女性首次能以半独立形式出现在屏幕上并得到男性社会的高度好评,这表示着中国电影中的性别构建正走向规范和文明。
结语
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将女性“深深地保护”在男性社会中。长期以来的“集体失语”让女性“自愿”成为被“阉割”的男性。近代以来,不平衡的性别现象直到电影的传入和中国早期社会民主思想的启蒙开始时,女性才逐渐找到了可供自己发声的场地。在封建礼教的“教育”下,早期的中国女演员们更多是因意外之喜或“无意之举”得到了电影的邀请。虽然她们多是以配角的身份出现在荧幕上,但她们享受着在电影艺术中的百态人生,中国电影也因为有她们的加入而变得生动和富有多元价值。女性作为两性之一的社会身份注定是影像艺术的本质所需和不可获取的元素。纵观1913至1923十年中国电影早期发展,男女二元社会的屏幕投影从无到有,从抽象的符号到具体的概念,从男性影片的“附庸”到不可或缺的荧幕角色,中国电影的高效发展也标志着屏幕性别形象构建一步一步从客觀和规范走向成熟和完善。
注释:
{1}中国首部自制故事片《难夫难妻》诞生一百周年.https://cul.qq.com/a/20130514/012223.htm.
{2}“中文电影百科”.http://www.cinepedia.cn/?s=%E5%AD%A4%E5%84%BF%E6%95%91%E7%A5%96%E8%AE%B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