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衍生品:全球艺术收藏新贵

2021-06-01翟海月

理财·市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衍生品限量

翟海月

在国际艺术品市场,艺术衍生品(Art Derivatives)是指艺术作品衍生而来的艺术与产品的结合体,是由艺术家授权而开发的具备一定的艺术附加值的产品。艺术衍生品包含软产品及硬产品,软产品如授权成立的美术馆、画廊、茶馆、生活广场等不具有商品属性的产品,硬产品如限量艺术复制品以及版权方授权的限量服饰、箱包等。

限量艺术复制品,即商业化的限量艺术品“collectible editions”,已经成为艺术品收藏市场的新贵:KAWS、奈良美智等国际顶级当代艺术家的限量版艺术复制品,标价通常在几百到上千美元不等。而一些授权的艺术家的限量版艺术复制品如独版的画作或雕塑,出现在艺博會或拍卖行的,价格则可能达到6位数或7位数(美元)。

潮流艺术的代表人物KAWS在其2019苏富比“NIGOLDENEYE? Vol. 1”私人专场斩获近2.2亿港元,成交额为低估价的7倍,一幅1米见方的布上丙烯作品《THE KAWS ALBUM》,此前估价为600万港元,最终成交价是估价的19倍有余,以1.16亿港元刷新了该艺术家的拍卖纪录。而其衍生品系列如估价几十万的公仔和限量版绘画几乎都拍到了二三百万的价格。两双估价1000港元的艺术衍生品球鞋也都拍到了10多万港元。而这一切,也归功于在几乎没有传统营销的情况下,KAWS在社交媒体上用艺术衍生品开发了一个庞大的全球追随团体,让艺术界一些最有权势的玩家对其产生了兴趣。

艺术衍生品重新定义艺术收藏市场

艺术衍生品这一新生事物最先起源于欧洲,伴随着以大英博物馆为代表的博物馆商店的不断发展,艺术衍生品这一新生事物逐渐被人们所熟悉。艺术衍生品,一方面是对于原作的限量复制,另一方面是通过艺术家授权而提取艺术家原作的特征元素进行再创作后,研发生产的可供普通大众购买消费的艺术商品,兼具教育、文化传播等社会功能,对培育更高端的顶级原作艺术收藏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全世界艺术衍生品市场相对成熟的是美国、英国和法国。其中,亚洲走在行业前端的是创意产业十分发达的日本与韩国。很多顶级艺术家能够在很短时间内确立其艺术风格并被大众接受,很大部分原因都与其艺术衍生品的推广成功与否有关。比如奈良美智的雕塑梦游娃娃和其限量版衍生品。

奈良美智的艺术作品类型丰富,有雕塑、装置、油画、综合媒材等。据台湾媒体报道,2019年其个人作品在苏富比拍出近8亿台币,晋升为日本当代最贵艺术家。与奈良美智合作多年的艺廊如Pace gallery prints会常常策划开发其艺术衍生品,如限量10版的收藏级版画,并张张都有一些增添特别的手工部分以与一般的印刷品相区分,而保留了艺术家的手工痕迹的艺术衍生品,显而易见会具有特殊性,在艺术品收藏市场也会具有较高的价位。(见图1)

奈良美智的失眠娃娃(Sleepless Night Sitting)是和HOW2WORK合作的,全身以宝丽石(Polystone)制成,外加植毛效果,全球限量300个,每个都有奈良美智的亲笔签名,其始发售价是1000美元。在二级市场,这款失眠娃娃的价格已被炒到数万美元,在台湾的收藏拍卖会上还曾创下90万台币(约合18万人民币)的价格。(见图2)

艺术衍生品让收藏市场更加多元

和过去的艺术收藏截然不同的是,艺术衍生品的出现让艺术从小众层面走入大众生活,其中所蕴含的商业价值和艺术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并且巧妙地构成了艺术收藏未来趋势的一种重要形态。艺术衍生品使得艺术收藏市场变得更加多元——而核心又是以原生艺术为起点,并幻化衍生出不同的元素与形态,使得艺术能被更多的普通人欣赏、收藏和投资。

根据2015年的统计,大英博物馆艺术衍生品营业收入年均高达2亿美元。大英博物馆和英国国家美术馆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只占其总收入的30%,而纪念品销售成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大英博物馆十分注重对标志性文化元素的准确提取,“我们遵循的原则是,避免因为新潮设计而使衍生品带有廉价的消费质感、丧失文化的本性品格”。艺术家将具有英国特色的“IP”与大英博物馆馆藏“IP”相结合,开发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小黄鸭。众所周知,小黄鸭是英国的一种流行文化元素,大英博物馆将其与馆藏文物相结合,推出了“卖萌”小黄鸭系列(见图3),备受藏家喜爱。

而日本,更是将艺术衍生品作为日本国家文化品牌输出的重要渠道。号称抓住了日本最大的“宅人”市场的著名当代艺术家村上隆,从被kaikaikiki公司挖掘,到与pivix网站合作,到同时开发艺术衍生品和原生艺术品,无不使得纯艺术延展到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由现代主义、精英主义的架上纯艺术作品直接进入当代多元艺术的大众视野。

村上隆凭借这些童真的作品,被公认为“艺术鬼才”。同时,他也是日本当代艺术家中,作品拍卖单价最高的艺术家之一,创作的《727》拍卖价超过1亿日元。这位爱画太阳花的古怪大叔(见图4),被称为“日本的安迪 · 沃霍尔”。2019年,村上隆作品的拍卖金额就超过2098万美元。

在日本,村上隆很早就意识到了商业的重要性,决心打通艺术和商业的界限。受到日本御宅族文化的启发,他创造出“超扁平”的艺术概念。村上隆这种平面的卡通风格、绚丽的色彩和新奇的图像预示着他的《幼稚力宣言》:“当今世界,儿童是高度的成人化;而成人,是高度的儿童化。幼稚,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市场。”

正是通过这种令人咋舌的“幼稚力”,打开了全新的艺术市场,村上隆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商业嗅觉极其敏锐的村上隆,为了更好更快地推广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品牌,开发了大量周边艺术衍生品,仅2020年就发售了超过70种。而从商业的角度而言,各大品牌也争相与他联名合作,从几千美元的LV到十几美元的优衣库,都能买到村上隆的联名款。

比如,很多中国女性对村上隆的了解,便始于Louis Vuitton 和村上隆长达17年的跨界合作(见图5)。2003 年,当时的 LV当家设计师 Marc Jacobs 邀请村上隆开发联名艺术衍生品。村上隆将可爱的樱桃、熊猫等图案绘制在老花手袋上,改变了 LV 沉闷老气的传统形象,受到了众多年轻潮人的青睐,为 LV带来了数亿美元的收入。而如今在奢侈品中古市场,LV村上隆款的售价远高于发售时的官方价格,品相好的手袋更是遭到藏家惜售,导致一包难求。

正是这些商业联名,就像一个闭环,不断地强化着村上隆的知名度。而艺术与商业的结合,自村上隆开始,便在日本司空见惯——文化传播、大众消费与艺术投资之间的界限并非那么明显。随着日本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品牌消费力的增长,草间弥生、村上隆、山本耀司等大牌艺术家的艺术衍生品,正在寻找更多软性的合作机会,介入大众文化消费和收藏市场。正如极其善于将日本浮世绘文化、动漫文化以及西方消费文化结合的村上隆所说:“在我过去这么多年的艺术创作中,日本对于艺术、商业之间界限的规定是最模糊的。”

图6是村上隆创作于2010年,直径71厘米的限量艺术衍生品,版数为159/300(前面的数字代表第几张,后面的数字代表限量总数),从价格上看,由于限量的因素,单幅价格确实更适合中小投资者入场。同时,也是因为限量的因素,其收藏投资的价值趋势依然并未改变。

“买得起的艺术”口号早在2006年就从西方引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而艺术衍生品不管从审美教育、文化传播还是市场培育方面来看,都是践行“买得起的艺术”中最重要的一環。艺术作品通过衍生品的转化,满足社会多层次的价位需求,特别是社会体量最庞大的中产阶层消费群体。

猜你喜欢

大英博物馆衍生品限量
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增至7107项
国外运营商如何玩转“不限量”套餐
衍生品
大英博物馆修复唐代敦煌刺绣
敦煌研究院与大英博物馆首签合作备忘录
十周年限量款 大金刚救美梦露
由“大白”玩偶脱销说开去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同方S30i流金彩特别版限量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