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2021-06-01张晓旭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摘 要: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蕴含了理论、历史、现实三层意蕴,具有独特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其中,马克思主义健康观和中国传统健康思想的内在张力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探索提供了历史依据,内与外的时代考验提供了现实依据。其价值意蕴主要包括“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卫生、大健康”和“公平性”“公益性”并重。其实践路径主要体现为:依靠人民力量,为完善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体系奠定群众基础;发挥制度优势,为构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格局夯实制度保障;依托创新思维,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关键词:习近平;人民健康;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2.010

中图分类号:D61;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2-0048-06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构建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主要体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及其他系列重要讲话和近期有关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讲话当中,也体现在中央颁布的文件当中,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等。这些文件和重要讲话,共同构成了考察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文本来源。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从文本中全面系统地梳理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分析其价值意蕴、把握其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断回到原点去追问元问题。”[2]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问题的追问与思考,就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何以生成的元问题,對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就是对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进行分析。

1.理论之源:思想的内在张力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生成的理论依据

理论是实践之母。理解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就要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健康观和中国传统健康思想的内在张力,从而准确把握其理论内涵。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健康观的继承发展。健康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不可分割的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民健康”这一重要概念,但是他们在早期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劳动问题中初步阐发了健康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造成工人阶级贫困和疾病的诱因与“整个社会的分工”[3]密不可分,特别是资本对剩余劳动的贪求,侵占了工人阶级“维持健康所需要的时间”[4],甚至资产阶级在生产活动中“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5],他们“把浪费工人的生命和健康”[6]看作节约资本提高利润的手段,从而造成工人寿命的缩短。这即是资本对劳动剥削的结果。恩格斯继而指出,人在生产活动中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虽然人希望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是“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7]。也就是说,无论劳动者还是资本家,都要在生产活动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只有重视自然敬畏自然,才能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拥有生存和健康的基本权利。由此把“人的健康”与“生态健康”作为其健康观的两个重要方面。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健康观的基础上,针对苏俄社会和平建设中出现的“第三种灾难”,即吞噬人民的虱子和斑疹伤寒,提出“或者是虱子战胜社会主义,或者是社会主义战胜虱子”[8]的问题。列宁认为,斑疹伤寒不仅会导致人民“个个虚弱无力”,而且会影响“一切生活和社会活动”[9]。因此,要高度重视卫生健康问题,在社会建设的同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10]预防疾病,各部门、各机关都要把健康问题至于首位,并根据不同问题决定采取哪些防疫措施,从而为人民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习近平继承和发展了经典作家处理健康问题的方式,认为只有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独特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从制度层面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认为只有以促进健康为中心,坚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只有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不忘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初心与使命,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

二是对中国传统健康思想的批判性继承。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传统健康思想与民本、道德息息相关,主要包括“治未病”、“志意”平和、重“养身”等基本理念。“治未病”是传统中医理念的核心,其精髓在于“上工治未病,不治己病”[11],意在维护身体健康时应当防患于未然,未病先防,言明了传统中医药理念对健康的管理方式。“志意”平和即对心理健康的重视,比如《论语·宪问篇》中强调:“不怨天、不尤人”[12];《灵枢·本神篇》中“和喜怒而安居处”[13];《老子》中“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14]等,都阐明了人应保持心理平和,防止因心理波动而引起的身体疾病。重“养身”即追求身体和精神健康,儒家传统健康观以社会本位为主,而道家则倡导“致虚极”与“守静笃”相统一的健康观,认为只有将养身治病与修养德行合二为一,才能真正实现健康。

习近平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健康思想的有益成分,一方面提出“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主张实现全民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另一方面,着重指出人的健康是更加全面的健康,突出发挥人、政府、社会的协同作用共促人的健康与全面发展。这都是对中国传统健康思想的批判性发展。

2.历史之维: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探索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生成的历史依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切为了人民的健康”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卫生、健康问题的初心和使命。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卫生状况,以及卫生教育在革命中的作用,认为卫生工作是战争胜利的基本保障,提出以健康思想指导革命实践的重要方针,广泛开展卫生运动。在处理卫生问题时,毛泽东指出:疾病是中国革命的“一大仇敌”,它逐渐吞噬着“我们的革命力量”,只有“发动广大群众的卫生运动,减少疾病以至消灭疾病”[15],才能为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渐形成“预防为主和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16]的基本方针。新中国成立伊始,针对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人民卫生难以保证的情况,全国在党中央带领下开展了卫生防疫运动,既合理解决了人民、环境、医疗三者之间的关系,又“快速化解了卫生与健康事业的危机”[17]。此后,党中央提出“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18]的基本方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医药研究,研发出令世人瞩目的“青蒿素”等研究成果的同时,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逐步改变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落后面貌”[19],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发展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成为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坚持发展健康事业,逐渐改善了因财政困顿而造成的卫生供给不足,并于1996年着力开展“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20]的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进入21世纪,我国在健康事业方面注重维护全民族的健康公平,构建起“以民为本”的健康原则,解决了健康事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充分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在应对“非典”等突发疫情时,党中央“把防治非典工作作为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21]来抓,从而有效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可以说,不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都蕴含着浓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理念。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与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探索有着内在连续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健康中国的经验,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新思想、新视野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政策主张,以高效的制度优势成功应对新型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等新发传染病,从而为我国从健康中国迈上健康强国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3.现实之遇:内与外的时代考验是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生成的现实依据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和爱国主义、改革创新孕育的“中国精神”支撑下,成功应对各种突发疫情。特别是新时代人民健康面临着人口结构变化、疾病威胁、健康供给瓶颈、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困难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考验,这就对如何在内与外的时代考验中提出针对性举措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诠释出理论既源于时代更高于时代的价值旨归。

具体而言,这些时代考验集中表现为内与外两个方面的现实问题。内部考验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健康问题:其一,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导致的疾病威胁。当前,我们既面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又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保障人民健康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必须“坚持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22],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人民健康之间的关系,着力解决由工业化、城镇化而导致的疾病威胁,全面提升人民基本健康保障。二是由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转变导致的健康问题。当前,由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和电磁辐射污染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对人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亦成为保持人民身体健康的严重阻碍。

外部考验主要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问题。近年来,脊髓灰质炎疫情、埃博拉疫情、“寨卡”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我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为解决健康难题贡献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特别是在应对当下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积极采取防控措施,在有效阻止病情蔓延的同时,公开通报疫情进展,尽全力与世界分享相关治疗方案,充分展示出在全球疫情防控方面的积极性与决断力。这些均表明我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勇于为健康事业作出不懈努力。

二、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蕴含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大卫生、大健康”“公平性”“公益性”并重的价值意蕴。

1.明确“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的历史证明,只有率先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才能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满足人民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23],习近平在“以人民为中心”和“以健康为根本”的思想指引下,坚持发展新时代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更加明確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价值旨归。

一是以人民为中心,促进人的健康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4],习近平重视并发展这一思想,在构建健康中国战略中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健康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实际愿望,习近平指出: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25],重视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基本诉求,从多领域、多角度保障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这既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健康生活的郑重承诺,又体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所在。

二是以健康为根本,保证人民健康权益。“如果人民健康水平低下,如果群众患病得不到及时救助,如果疾病控制不力、传染病流行”[26],不仅会造成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下降,而且会导致人民丧失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权利。因此,习近平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27]的重要观点,从根本上看,这一论述不仅是对维护人民立场的肯定,而且是对维护健康权益的利益表达。在健康权益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性问题上,习近平明确指出: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28]。全党必须“把这项重大民心工程摆上重要日程,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推动落实”[29],既要建立健全健康服务体系,又要进行立体式和差异化探索,从而构建起以人民健康为引领的新发展模式。

2.构建“大卫生、大健康”的价值新理念

作为推进人民健康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大卫生、大健康”充分体现出系统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特征。正如习近平所强调:“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30]这一论述蕴含了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之新,即:新型健康观、工作新方针和实施新路径。

一是新型健康观。习近平认为,在健康中国建设中,要树立新型健康观,走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卫生和健康发展道路,其中特别要把握好卫生与健康的统筹协调,以创新为动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树立新型健康观,就要协同处理好“大健康”与“大卫生”的关系。具体而言,“大健康”是对传统健康理念的拓展和升华,它不仅涉及人的身体健康,而且还包括心理健康、生态健康、教育健康等内容。比如,在心理健康上,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31];又如,在生态健康上,“重点抓好空气、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加快推进国土绿化,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32]等观点。“大卫生”理念则是针对我国在卫生事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旨在逐步建立起立足本国实际、因地制宜的卫生体制,全面构建卫生事业的系统化格局,为“大健康”理念的落实提供外部支撑。

二是工作新方针。工作方针之“新”,主要是指“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33]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指导方针,这既源于习近平对人民健康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又源于健康中国建设的实际需要。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将这一方针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对此,习近平明确提出构建全方位的健康战略服务格局构想,以期“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34],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疾病的發生。在健康生活方面,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35];在完善健康保障方面,“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36]等,都体现出工作方针贴近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鲜明指向。

三是实施新路径。健康观念引领作用的发挥、方针政策的细化落实,需要遵循基本的实施路径,这一基本路径就是“共建共享”。习近平多次强调:“共建共享”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基本路径,它既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健康中国”的建设中,成为“健康中国”的建设者,又要让人民群众享受“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37]的医疗卫生服务,激发政府、市场、人民群众共同行动,从而为实现全民健康形成最大合力。

3.“公平性”与“公益性”并重的价值导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上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拥有平等的健康权利,因此,执政党必须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满足社会成员的合理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阶段,习近平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公平公正思想,着眼于健康中国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指出:既要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健康权益,促进健康公平;又要坚持开展公益性健康事业,让健康公平公益落到实处。

一是坚守“公平性”导向,促进健康公平。“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38]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展人民健康事业的初心和使命。对此,习近平指出:一方面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维护人民健康,保证人民群众得以公平公正地获得最大范围的医疗健康服务;另一方面,要维持底线公平,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在有效保证各贫困地区人民均享有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实现健康公平,进而贯彻落实了“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9]的基本目标。

二是坚守“公益性”导向,维护健康公益。习近平强调:“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都要毫不动摇把公益性写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旗帜上,不能走全盘市场化、商业化的路子。”[40]这一重要论断,不仅表明出人民健康事业的公益属性,而且指明了人民健康事业对维护健康公平的基本保障作用。概言之,只有坚持公平性与公益性的统一,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

三、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恩格斯曾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41]当前全世界都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考”,这是对如何运用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以解决关键问题的重大考验。立足当前,考察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必须站在国内和国际两个立场,其主要路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依靠人民力量,为完善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体系奠定群众基础

一部中华民族的复兴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敢于同各种困难不懈斗争的历史。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带领中国人民以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历经各种疫情考验,这不仅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更体现出人民群众的实践伟力。

人民在习近平心中重千钧。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习近平多次指出:人民是完善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体系的力量之源,党和国家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42],充分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和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首先,从国家层面看,党和政府要率先做好维护人民健康的顶层设计,以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完善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体系的初心和使命,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健康放在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心,“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43],才能确保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的顺利推进。其次,从人民层面上看,全国人民要在国家政策和战略指引下树立正确的健康观,主动接受健康教育,学习和掌握必备的健康知识,不仅从身体上自觉践行新时代健康观,而且要从心理上重视健康观的认同和普及,进而发挥出维护社会健康的责任。因此,完善新时代人民健康工作体系,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依靠人民力量,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2.发挥制度优势,为构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格局夯实制度保障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问题。”[44]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不仅能够为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提供强大制度支撑,而且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

构建新时代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新格局,首先,应当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发挥制度最大优势。作为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制度优势激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旨在为人民提供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其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能够为构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格局提供重要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个渐进、动态的发展过程,它不仅能够高效协调各类资源、形成推动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的硬核力量,而且还能及时弥补卫生健康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从而满足各个阶段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获得最基本的制度保障,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以当前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5]要有效应对这一重大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就要充分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制度优势,以制度优势“科学防治、精准施策”[46]。同时,必须秉持理性、科学、责任的态度,既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努力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又要守住安全底线,统筹规划医药卫生体制、疫苗管理体制等制度改革,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助力全国卫生健康新格局,发挥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3.依托创新思维,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不仅在战略高度为构建“健康中国”提供了理论支撑,而且在此次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为联通健康中国和全球健康提供了“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公共健康历来都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也具有全球性特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致力于构建全球健康卫生格局,在参与全球健康治理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后埃博拉时代以来,习近平创新性提出: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积极开展健康防控国际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于全球公共卫生健康治理,成为全球健康治理的重要一环。面对此次新冠感染肺炎疫情的突发和扩散,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位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此说明,不论疫情还是病毒本身都需要全球给予高度重视和应对。对此,习近平强调:“人人享有健康是全人類共同愿景,也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47],我国要结合卫生发展实际状况,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采取全面、严格、彻底的防控举措,向世界展现出中国速度、中国规模和中国效率。同时,习近平又进一步提出“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合作倡议,旨在与各国携手,构筑全球卫生治理格局,共同维护全人类的生命健康与卫生安全。可以说,只有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高度积极开展疫情国际防控,才能既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为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这也正是习近平基于人类健康共同性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提供的中国方案。

总之,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健康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生成逻辑上看,它是理论、历史与现实在新时代的显性彰显;从价值意蕴上看,它拥有丰富的思想释义;从实践路径上看,它既能够为解决新时代人民健康问题提供理论指南,又能够为世界各国共建全球健康治理体系提供中国方案,指明了全球健康治理的现实方向。

参考文献

[1][34][3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8,48,48.

[2] 金民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83.

[3][4][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373,263,268.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54.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97-998.

[8][9][10] 列宁全集(第三十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96,396,400.

[11] 郑卫平,唐晓燕.唐祖宣医书集成:黄帝内经灵枢阐微[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2:581.

[12] 李修生,朱安群.四书五经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34.

[13] 周海平,等.黄帝内经大词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182.

[14] 桑英波,廖春敏.老子[M].北京:西苑出版社,2011:100.

[15]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0.

[16]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七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393.

[17] 姚力.从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看新中国70年的成就与经验[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9(11):52.

[18]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76.

[19]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四十九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26-227.

[20] 江泽民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99.

[21] 胡锦涛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2.

[22][27][28][29][30][31][32][33][36][37][3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1,370,370,373,372,372,372,371,371,79,371.

[23] 赵庆寺,刘文祥.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5):4.

[2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

[25] 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4.

[26][4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00,102.

[3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95.

[4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5.

[42][43][46] 习近平.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N].人民日报,2020-01-28(1).

[44]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18.

[45] 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9-10.

[47] 習近平.习近平致信祝贺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开幕[N].人民日报,2019-06-12(1).

[责任编辑:孙 皓]

收稿日期:2020-03-06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国共产党组织路线的百年历程与经验研究”(KYCX20_113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若干基本问题研究”(16BKS034)

作者简介:张晓旭(1992—),女,新疆石河子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读懂名师
论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