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运行的保障体系研究
2021-06-01庞玉红吴春丽张尚男
庞玉红 吴春丽 张尚男
摘 要:高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扎实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要求。构建切实可行、运转高效的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运行的保障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转化为提升社会主义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动力,才能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根本制度;保障体系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2.00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2-0026-04
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成效直接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1]构建切实可行、运转高效的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运行的保障体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制度保障,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转化为提升社会主义大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动力,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意识形态安全风险与挑战。
一、构建组织保障体系: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运行的政治保障
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应当坚持以加强组织领导为根本保障,坚持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作用,为学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的运行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1.构建高校坚强有力组织领导
(1)牢牢把握高校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高校党委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履行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责任和政治责任,构建起高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分工负责的意识形态工作机制,确保党管意识形态、党管方向、党要管党等责任的落实落靠。
(2)发挥高校各基层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 高校必须增强基层党委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教育,增强广大教职工政治敏感性和鉴别力,深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理念,旗帜鲜明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充分发挥好高校基层党委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3)强化高校各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高校党支部要肩负起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的使命责任,坚定不移地固本强基,推动党支部建设全面过硬,引导师生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中,在大是大非和重大原则问题面前立场坚定、争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信者和捍卫者。
2.健全落地压实的责任体系
(1)压紧压实各级党委主体责任 高校党委要坚决贯彻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完善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明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要始终把党管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持意识形态工作“六个纳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2)落实落靠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高校党委书记必须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研究部署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带头把方向、抓导向、管阵地、强队伍,帶头批驳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事件亲自处置。
(3)落实落细“一岗双责”责任 高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抓好分管单位、联系学院和分管业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要深入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及时了解师生思想状况,注重解决分管领域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3.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1)健全完善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机制 意识形态工作中蕴含的丰富价值观念,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价值引领和支撑,应站在维护高校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统筹协调、运转高效的意识形态工作管理制度机制,加强对意识形态管理中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任务的统筹指导。
(2)努力构建齐抓共管工作大格局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涉及宣传、组织、统战、教务、科研、学工、保卫、后勤、外事、网络技术等各部门各单位,高校要强化“一盘棋”思想,健全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校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大格局。坚持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协调联席会议,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秩序,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整体化应对。
二、构建阵地保障体系: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运行的平台保障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根本制度,就要强化意识形态阵地管理,使各类意识形态阵地始终成为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
1.把牢理论武装阵地,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党委要健全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于师生思想建设的各环节,使之成为全体党员干部师生员工自觉遵守奉行的大学价值理念。
2.抢占新闻舆论阵地,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2]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守好这个重要阵地,打赢新闻舆论争夺战,营造好高校稳定发展的氛围。高校应加快媒体融合发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形成更加高效高能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3.筑牢思想文化阵地,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高校要抓好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保证教学主渠道的正确政治方向。加强网络思想阵地建设管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方方面面。
三、构建条件保障体系: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运行的物质保障
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条件保障体系,通过制度化的方式保障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的贯彻落实,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必要支撑。
1.强化物质资源保障
(1)坚持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相协调,夯实意识形态工作物质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3]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中,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发挥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凝心铸魂的作用,为实现新的伟大飞跃提供思想保证。
(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4]把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系统构建内蕴深厚、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努力创造宜居、宜教、宜学的校园文化氛围,从精神文化层面传承弘扬大学精神。
(3)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建立健全文化创作生产机制 高校要建立健全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保证文化创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导向。高校校园文化创作生产要通过建立健全文化创作价值导向把关机制、评价机制、优秀网络文化认定机制、文化创作激励机制等健全完善文化创作生产引导机制,引导校园文化创作在推进学校发展,引领广大师生中实现文化理想和价值。
2.加大经费投入保障
高校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将意识形态工作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不断完善经费支持政策和保障制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软硬件建设,在办公场地、活动经费、设备配备等方面积极创造良好条件,实现意识形态工作手段的现代化。
四、构建队伍保障体系: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运行的人才保障
建设一支理想信念坚定、人员配备充足、内部结构合理、能力素质突出、勇于担当奉献的高水平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是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运行的重要保障。
1.建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1))健全完善配备机制,夯实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基础 高校党委要将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纳入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严格落实专职宣传思想工作队伍配备要求,明确宣传思想工作人员在学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统筹作用,科学核定岗位编制,完善队伍梯级,按照专岗专责的原则,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人才队伍。
(2)健全培养培训机制,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能力 高校应健全教育培训机制,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史国史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等,提升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和政治素养。开展业务培训,引导工作队伍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注重提升网络运用能力。
(3)创新管理激励机制,增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动力 建立健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激励机制,完善工作队伍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按照宣传思想工作队伍的岗位职责、工作要求等条件,将工作实绩、调查研究能力和科研成果有机结合,健全工作队伍的评优评先制度,积极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形成见贤思齐、奋发进取的良好氛围。
2.建好专业人才工作队伍
(1)建好社科领军人才队伍,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阐释 高校应建好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要以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体系为目标,以实施高端人才培养工程为载体,以培育中青年人才为路径,着力打造一支结构优良、水平领先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梯队,为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运行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建好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高校应积极探索新闻出版人才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路径,不断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新闻出版专业人才。营造有利于高校新闻出版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通过日常培训、精品栏目带动,打造品牌效应,培养一支具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新闻出版工作队伍。
(3)建好融媒体人才队伍,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高校应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进行全面统筹融合,以线上资源对接线下师生的实际需求。设置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高校应增设融媒体相关课程,与新闻媒体单位建立共建共享的合作机制,盘活校内外资源,为高校融媒体人才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同时为企业输出优秀的融媒体人才。
3.建强专职思政工作队伍
(1)建强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发挥铸魂育人作用 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配齐建强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拓展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渠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运用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大学生提升文明理性的思辨力。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用教师优秀的思想品格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发挥铸魂育人的作用。
(2)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升立德树人水平 高校要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意识形态领域相关问题的分析研判能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的引导能力以及处理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能力,引导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以帮助大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立德树人水平。
(3)配齐建强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发挥全员育人作用 高校要严格按照要求配齐建强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健全完善培养培训、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机制,提升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水平。选拔政治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大学生骨干充实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开展自我教育和朋辈帮扶教育,发挥其在高校“三全育人”中作用。
五、构建效能保障体系: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运行的约束保障
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检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是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落靠的效能保障。
1.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制度机制
(1)健全完善检查考核内容体系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检查考核内容体系横向上可以从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一岗双责”履职情况及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五个维度设计考核一级指标。围绕理论武装、制度机制建设、阵地管理、舆情管理、队伍建设等具体工作形成二级考核指标,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内容量化、细化、标准化。纵向设计上要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流程进行全覆盖,检查意识形态工作与学校各项中心工作的结合程度,是否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2)健全完善检查考核方式方法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考核检查工作的主体是学校党委,考核对象是高校各二级党委、各职能部处办。应由学校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考核方法坚持自查、常态化检查与集中考核相结合,在各级党委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定期进行专项督查,通过走访、调查问卷、测评、查阅资料等对相关责任单位实施全面督查。
(3)强化考核结果反馈以及运用 高校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考核情况汇总考核结果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及时将检查考核结果反馈给考核单位。要将意识形态责任考核工作同高校领导班子考核、领导干部考核,教职工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结合起来,实行意识形态“一票否决”,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
2.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机制
(1)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体系 构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体系,有利于发挥问责追责的利剑作用,促使党员干部把意识形态责任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体系,要坚持依规依纪、实事求是,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分级负责、层层落实责任的原则。
(2)健全完善责任追究责任体系 建立高校党委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直接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等层层抓落实的知责问责链条,建立健全“分级管理、归口受理”的追责责任体系。纵向到高校党委、学院党委、党支部、党员干部四级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落实,横向到加强新闻、文化、网络、宗教、社科等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把各级各类意识形态责任落实管好管到位。
组织保障、阵地保障、条件保证、队伍保障、效能保障构成了“五位一体”的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根本制度运行保障体系,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以加强组织保障为根本,把牢阵地保障为核心,推动条件保障为基础,强化队伍保障为重点,促进效能保障为抓手,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优势贯穿于高校办学治校全方位全过程,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治理效能,全面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董伟伟.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EB/OL].(2018-05-28).http://ex.cssn.cn/gd/gd_rwxb/gd_ktsb_1681/mkszyswgdxzxldds/201805/t20180528_4308551.shtml?COLLCC=2036398502.
[2] 董云虎.全面提升新形勢下新闻舆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6-03-13).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331/c49150-28240154.html.
[3] 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长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论述[EB/OL].(2016-09-19). https://www.whjlw.com/2016/09/19/40021.html.
[4] 培育核心价值观是教师的责任担当[EB/OL].(2015-03-28).http://edu.people.com.cn/n/2015/0328/c1053-26764741.html.
[责任编辑:张学玲]
收稿日期:2021-03-08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研究”(20ZDA017)
作者简介:庞玉红(1963—),男,河南睢县人,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黑龙江省社科联第九届委员会兼职副主席,研究员;
吴春丽(1971—),女,黑龙江巴彦人,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副教授;
张尚男(198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科长,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