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2021-06-01刘翠翠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初中数学

刘翠翠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探究性教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交流合作水平,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新课标实行以来,很多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探究性学习为丰富学生学习活动、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效率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程内容和任务目标对学生学习的客观影响,致力于增强学生体验,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开展数学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1-0032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数学课程的培养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还需要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具备一定的探索能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字图形的感知,增强数学问题的探究能力和研讨精神,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产生疑问,从而促使他们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一、探究性学习开展的实施要点

1.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取得本质性效果的基础保障,教师作为主导者,要运用有效的启发和引导的作用,使学生主体自发对所要探究的数学问题产生兴趣,以促使他们主动执行探究策略。

2.教学引导要灵活安排质疑、探究、交流、讨论的过程,不断引导学生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过程,需要教师把握学生独立思考意识的建立,促使探究欲望的产生,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开展学习目标的制定和进一步探究行为的产生,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的发挥。

3.要不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教师要让学生有意识地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发现知识背后蕴含的数学规律,培养他们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明白探究性学习是有目的地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获得感和成就感进行探索的诱导,因为这些情感因素可以给予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追求,有利于学生终身自学意识的培养。

二、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实现任务驱动。教师要以学情为依据,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适当调整,在实施的过程中依据学生反应做出灵活变化。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要建立在充分分析教材内容、调查学情之上。教师要充分参考可使用的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丰富的体验。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入手,提醒学生学好本课知识就可以获得某种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透过生活探索数学奥秘,这样举例与学生生活联系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对这些知识框架把握得更加清晰,对知识了解更加彻底。同时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对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义,看到数学对自己生活成长的价值,学好数学,从而对数学学习投入更多的积极性。例如二次函数的应用的导入,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爱打篮球或乒乓球的学生,你们有没有注意过篮球或乒乓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往往是在达到一定高度后,然后开始下降。其实体育运动员都是要学数学的,根据最高点的位置,他们可以预判球的落地位置,及时做好准备。由此引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给予自主探究的方法指导,给予学生机会。学生的自主活动不能是教师的放任自流,学生需要一定的方法做指导。比如化归思想不仅仅是数学解题思想,同时也应是学生要学习和长时间具备的一种基本的逻辑思维策略。在生活中,很多难题都可以通过这种思想来简化思维,化难为简,理清思路,使操作更加简便。对此,教师可以使用具有一定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绪,培养学生对数学联系生活运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将正在学习的知识与以往知识联系起来,产生新的认识,把学生的探索由浅层感知引向到问题深究,把矛盾和问题融入情境中,引导学生积极寻求解决办法。例如,将二元一次方程转换为一元一次方程来求得答案,弓形面积就是扇形面积与三角形的差,这都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活动。

3.借助现代多媒体软件,丰富学生探究体验。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师可以借助某些软件和智能终端设备,给予学生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和生动体验。学生在形象具体的动态图像演示中,可以较为容易地把本来静态的数字、图像联系起来,通过多感官的刺激,获得对规律和数理本质的理解,獲得新的认知。例如,教师可以运用几何画板工具,制作多种三角形,由学生自主做出三角形各边上的垂线、中线,各内角的角平分线,来探讨不同三角形这些线的相交情况,探寻中心、垂心、重心的定义和位置,探寻“三线合一”“四心合一”的现象,总结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4.做好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工作,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和归纳总结。数学学习的核心活动是思维运转。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对自己学习活动的主动反思,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转化,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对数学探究活动的评价要体现在多方面、多角度、多元化,不仅要重视学习成果、解题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教师不仅要对正确的操作给予肯定,也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纠正,使学生能够克服多重障碍。同时,教师还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整理,使正向操作得到强化,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三、结语

总之,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策略,是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一种较为有效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吸收和转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究性数学学习体现了思维的迁移和升华,初中数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是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刘煜明.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9):62-63.

[2]吴东升.初中数学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存在的问题[J].学周刊,2020(1):38.

[3]陈秋莲.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课堂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24.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第一中学初中校区710075)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初中数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