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勇担新时代体育人使命创建高水平特色体育大学

2021-06-01何明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使命高水平新时代

何明

摘 要:首都体育学院作为市属唯一一所高等体育院校,承担着光荣的时代使命和行业责任。学校充分发挥“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推广的国家队”“体育强国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主力军”“体育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作用,把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全力拉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努力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正在创建符合自身定位、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体育大学。

关键词:新时代;体育人;使命;高水平;特色

坚持立德树人,把准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盘”

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都体育学院(以下简称学校)认真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创新构建实施体育人才培养“十育人”体系及课程思政建设体系,持续深入开展校园“新风行动”,打造出具有鲜明体育院校特色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广大师生勇担新时代体育人光荣使命,争创一流的斗志和干劲儿显著提升,阶段性建设成果获全国党建研究优秀成果奖。

牢固树立首都意识、首善标准。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主动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更好支撑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科学规划学校发展蓝图。主动担当北京双奥遗产继承特有重任,以积极筹建世界上第三所由国家政府决定成立的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为契机,明确提出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发展的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目标,在北京市延庆区规划建设新校区,为持续传承奥运遗产和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坚定不移走创新强校之路。坚持面向世界体育科学技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体育和健康事业主战场,在全国体育院校中首次提出“体医工”融合创新的发展思路,大力推动体育与医学、体育与工程技术的交叉融合,以科技创新赋能我国体育学学科发展和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弯道超车”,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作出独特贡献。

坚持党管改革,全力拉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攻坚克难,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突破。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动人事制度改革分步实施,制定制度措施十余项,聚焦教师评价、岗位分型管理、工作量管理考核及绩效分配办法等,进行系统性改革。健全教师激励机制,强化教育教学主业,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理顺机制,推动机构改革取得实效。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优化学校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在加强学校改革发展顶层设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等五个重点领域设置专门机构,有力推动学校整体工作扎实开展。

突出特色,推动学科专业结构系统优化。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凝练形成“体育教育、奥林匹克教育、体育人工智能、体医融合、文化与新闻传播、冰雪运动”六大特色,完善学科方向和專业结构,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全面提升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强化支撑,推动平台条件建设全面提升。全面改善学生学习条件,改造和扩大教室面积7,300平方米。减少训练场馆对外服务项目,14个训练场馆、共计6.3万平方米全部优先用于学生训练和课余活动。调整和扩大科研实验室布局1.2万平方米,布局运动训练场馆与创新平台建设智能互联,打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坚持党管人才,努力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

突出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育。争取国家和北京市各类人才引进政策落地,成功柔性引进2名国家级人才项目专家为特聘教授,29名海内外体育学科顶尖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获批北京市级人才项目自主认定单位并成功引进海外专家,获批学校首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引育新平台。

加大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坚持以学科领军人才为重点,以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为骨干,以重点学科方向建设、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重大课题研究、重大赛事备战科技助力等的组织实施为抓手,着力打造“冬奥会/冬残奥会冰雪项目科技服务团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团队”“体育人工智能团队”等六个高水平特色创新团队,有力支撑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

加强冰雪运动人才培养。系统实施“冰雪运动人才培养工程”,积极引进世界冠军、全国冠军、国家级教练等高层次冰雪人才,输送近40名教师选拔进入北京冬奥组委竞赛项目官员团队,培养冰雪方向学生700余人,有力推动在校生“人人上冰雪”,学校冰球队首获全国大学生联赛冠军,为冬奥服务和首都冰雪运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坚持国际视野,打造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推广的“国家队”

发挥资源优势,全面服务北京冬奥会筹办和奥运遗产继承。与国际奥委会、国际雪联、萨马兰奇基金会等国际体育组织和奥林匹克教育研究机构建立联系,积极开展国际层面交流合作。发挥学校作为北京冬奥组委培训基地的平台优势,全面承接冬奥专业志愿者、各项目技术官员等冬奥会所需各类人才的培训工作。与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合作,联合开展北京2022年冬奥会转播培训、实训平台建设。获国际奥林匹克教育最高荣誉维凯拉斯奖的裴东光教授,领衔编写的《奥林匹克读本》已纳入北京冬奥组委通用培训教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冬奥遗产战略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冰雪运动推广普及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及示范》项目,与北控集团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场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立体育科研与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助力“科技冬奥计划”实施。

助力双奥城市品牌塑造,铺就奥林匹克教育普及本土之路。2001年以来,学校奥林匹克教育团队始终活跃在北京大中小学和社区,致力奥林匹克精神传播,探索奥林匹克教育北京模式。2017年起,改扩建全球首个奥林匹克教育博物馆和2008年北京奥运图书馆复原室,建成全国首个装配式气膜滑冰馆,推进冬奥驿站建设,打造一体化的奥林匹克教育和冰雪运动普及推广基地。2018年,北京市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秘书处落户学校,学校积极承担奥林匹克教育普及责任,开设奥林匹克教育系列课程,研发教材和读本三十余册,面向北京市16个区中小学,开展师资培训千余场,推进北京200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和100 所冰雪示范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宣讲、冬奥知识竞赛、冰雪嘉年华及冬令营近千次,受众近11万人。

持续优化国际合作布局,国际交流合作再上新台阶。推动与15所国外高水平大学及研究机构开展实质性合作。获批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建设高校,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体育与艺术类高校。入选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硕博学历留学生比例达到40%以上。国际交流层次不断提升。与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列入第七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成果清单。举办“中斯冰雪论坛”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使体育论坛成为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体育外交品牌活动。创武舞融合品牌讲好中国故事,深挖中华武术和民族舞蹈交融元素,编创出一批精品节目,连续7年受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汉办委派赴海外巡演,前往30多个国家演出交流百余场,助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坚持首善标准,持续推进學校高质量内涵特色发展

积极筹建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筹建“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建设一流体育大学,是北京市委、市政府赋予首都体育学院的重大政治任务。学校将“坚守党领导体育事业发展的初心,勇担新时代体育人的使命”作为最大的政治,积极思考中国体育院校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发展之路,创造性地把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内涵特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广大师生践行“以挑战者精神拼搏创新”的校训,围绕建设“高水平、小而精、国际化、服务型”的国际奥林匹克学院的目标推动各项筹备工作落实,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学校整体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办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各方面工作的全面提质和加速发展,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坚持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学校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提升。学校按照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建设标准和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组建国际化咨询团队,对标体育学科排名世界前50强的世界一流院校,编制完成体育学学科发展规划,凝练办学特色。以“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作为一流专业建设目标,对标国家发展战略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2019年,体育学被评为北京市“高精尖”建设学科;在“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位列107所参评高校第8位,首次跻身全国前10%行列,较2019年的第18位大幅跃升。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两年内实现全校70%的专业入选国家“双万计划”。

大力推动教学科研改革创新,争做体育科技创新排头兵。三年来,新获国家级一流课程2项;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入选北京高校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7项,优质本科课程7门,优质本科教材课件7项,优秀本科育人团队1个。获国家级科研奖2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其中主持2项),实现了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零的突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7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社科基金15项,科研经费连创新高。2020年,获批科研经费近5,000万元,超过2010年—2018年总和,相当于2019年的4倍。组建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瞄准世界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大力引进人工智能领军人才,组建高水平科研攻关团队,加强研究方向凝练和课题研究的力度,力争打造体育人工智能科技研发高地。“体育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体医融合创新中心”2个校级研究机构入选北京市“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机构”。

勇担新时代体育人使命,当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主力军。全面服务体育强国战略,助力竞技体育发展。培育高水平奥运科技攻关服务团队长期扎根竞技体育一线,研发运动训练及康复关键技术,为30余个国家队项目实施科学化训练与竞赛保障。先后助力国家队获得世锦赛和奥运冠军60项、亚军27项,东京奥运周期,已累计服务保障运动员近40,000人次,现有5个团队的50多名师生常驻国家队开展田径、射击、自由式滑雪、钢架雪车等15个运动项目的科技攻关服务。全面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助力健康北京建设。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为全民健身科学普及与推广提供科技支撑。积极承担“国培计划”、全国体育传统校体育师资培训,全国校园篮球、国家和北京市校园足球骨干教师培训近20,000人。推动体教融合,深度参与北京市高校参与中小学体育发展工作,实施中小学体育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深入全市中小学持续开展课程研究、体质测试和干预、体育社团活动和体育竞赛等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作者系首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苑聪雯]

猜你喜欢

使命高水平新时代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为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党校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的角色与使命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我国高水平女子400m混合泳运动员技术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