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食品消费环境让放心消费成为常态
2021-06-01徐兴利黄家伟
徐兴利 黄家伟
食品消费环境与食品质量安全相辅相成、互相影响。质量安全的食品进入市场,净化了食品消费环境,保证了环境的纯净度。同时,如果食品消费过程中出现了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避免问题食品再次流入市场,也是对食品消费环境的另一种净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积极推动食品消费市场有序发展。想要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侵害,需要监管部门、企业、消费者和媒体的协力。
监管是净化食品消费环境的重要抓手
监管是根本,是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环境的第一道防线。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一系列环节都与监管部门密切相关,因此,监管部门既要有防“未”病的本领,也要掌握根治疑难杂症的技术。
“2020年,国家、省、市、县四级市场监管部门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和评价性抽检等任务695万余批次,食品检验量达到4.97批次/千人,超额完成‘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提出的食品检验量达到4批次/千人的目标。”今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在主题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针对肉制品、食用油、面制品等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检查和飞行检查,完成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体系检查“三年全覆盖”年度任务,着力整治非法添加、虚假宣传、制假售假等突出问题。针对风险线索,对抽检监测出3批次及以上不合格食品、连续多年检出不合格食品的228家食品销售单位,以及风险监测中发现3批次及以上问题样品的87家食品销售单位开展了重点监督检查和风险排查,防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食品消费环境受到了供给、运输、冷链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监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保供、助企,维护了食品消费秩序。于军介绍,2020年,组织开展食品等民生商品“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行动,参与企业超过1.7万家,带动上下游、产供销迅速衔接,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安全监管,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认真落实进口冷链食品“三专、三证、四不”要求;及时开展涉疫食品排查管控,全年各地共排查涉疫食品13896噸,涉疫食品基本得到有效管控。应时所需快速建设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初步建成上线全国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平台,推动31个省区市全部实现与全国平台的数据对接。落实总局《支持复工复产十条》政策措施,电话访问食品企业1021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指导企业做好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研究制定临时加贴中文标识措施,帮助解决疫情期间出口食品转内销难题。
不能让农村市场成为“劣货”滋生的土壤
假冒伪劣食品、未经检疫的肉类产品充斥着农村食品消费市场,净化市场环境迫在眉睫。2020年,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公安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知识产权局启动为期三年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从2020年10月底开始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经营未经检验检疫的肉类、“三无”食品、“超过保质期”食品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违法行为。
据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市场稽查专员陈谞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系统监督检查农村地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509万户次,组织审核复查食品经营许可证239万家,发现问题6.8万个,监督落实整改6.3万个;组织监督抽检105万批次,其中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23476批次,核查处置20070批次。取缔无证无照生产经营主体4365户,吊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120个,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28536件,查扣违法食品46万余公斤,货值约17751万元,罚没金额共计41246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线索697件。
据了解,截至2021年3月15日,各地查处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案件47664件,罚没款3.5亿元,查扣违法产品2016吨,移送公安机关808件。
还保健食品行业一片“净土”
普通食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行为受到社会各界诟病,通过互联网、会议销售等形式对保健食品及普通食品进行夸大、虚假宣传,成为不法厂商的“出货”方式。误导消费、延误治疗、侵害消费者权益成为保健食品行业的一大“毒瘤”,对其消费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为净化该行业消费环境,维护消费秩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公安部、商务部等多部门实施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家监管部门联合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2020年共检查生产经营主体98.8万余家次,出动执法人员150万余人次。市场监管总局特殊食品司市场稽查专员张晋京表示,市场监管总局严厉打击保健食品非法添加、虚假宣传、传销和违规直销等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推进保健食品注册和备案管理,指导各地严格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加强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管理,加大保健食品抽检监测力度,强化保健食品广告、网络监管,推动保健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公安部在“昆仑2020”专项行动中,加大保健食品犯罪打击力度。商务部严格新增保健食品直销经营备案管理。文化和旅游部大力整治文化、旅游活动中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广电总局严肃查处播出机构违规行为。
市场监管总局、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等部门不断加强科普宣传工作,指导各地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以志愿服务、知识竞赛、视频动画等方式,科学有序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2020年,全国共举办保健食品科普宣传2.2万场次,参加人员 214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388万余份。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规范生产销售行为、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既净化了保健食品消费环境,也将不法商家“钻空子”“打擦边球”的坏心思扼杀在萌芽状态,从根源上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良好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达1500万家,获证食品生产企业17.2万家。
“食品产业虽高度发展,但仍存在法律意识不强、生产经营过程管理不完善、大中小企业发展不平衡、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不足、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国际竞争力不足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司市场稽查专员毕玉安表示。
从食品产业多年发展轨迹来看,想要继续以高质量、可持续的势头向前迈进,除了保证食品质量外,还要借助社会各界力量。
“十四五”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将重点采取以下四项措施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按照“四个最严”要求,严格食品生产许可,加强食品生产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二是推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重点落实好食品安全领导责任、食品安全管理责任、风险管控责任、检验检测责任和食品安全投入责任,确保食品生产持续合规,出厂食品质量安全。三是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引导企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控制水平,提升生产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创新研发水平,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水平,以乳制品、肉制品为重点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四是强化社会共治促进高质量发展。支持食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提升质量标准,鼓励科研机构参与食品研发创新。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監督。通过社会共治,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消误区 强科普 助消费
相关部门的监管是对食品质量的把关,在质量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业内专家、媒体的正确引导,让消费者购物放心,才是对食品消费环境和市场秩序最好的净化和维护。
3月23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国际乳品联合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与中国食品辟谣与科普联盟联合主办题为《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选购 专家解读乳制品消费误区》线上直播(以下简称《解读乳制品消费误区》),通过专家权威解读、媒体科普宣传的方式,促进消费者理性健康消费意识的形成。
科普活动对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起到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必须权威、持久、易于传播。《解读乳制品消费误区》对当下公众普遍关注的乳制品消费相关疑惑进行了权威解答,如乳制品适宜人群、酸奶能否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宝宝奶粉应如何选择……
乳制品饮用须知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北京市健康科普专家左小霞表示,乳制品是一种营养成分丰富、组成比例适宜、易消化吸收的天然食品,也是增强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最佳食品之一。“一般来讲,只要身体没有特殊问题的人群都可以食用乳制品。有一个说法‘一生不断奶,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钙、矿物质,适合大多数人饮用。”
但具体情况也应具体分析,“比如,刚做完手术的人一般不饮牛奶,容易引起腹胀;肾结石患者晚上睡觉前不适合服用;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时候不要和牛奶同时服用,可以间隔一个小时左右。” 左小霞建议,对于青少年群体,每天食用400-500g乳制品比较适宜,并且建议饮用全脂奶,含有脂溶性维生素,促进身体健康发育。青少年如果有肥胖问题,可以选择低脂奶。孕妇也需要及时补充乳制品,但是一定要控制好量。
喝酸奶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吗?
国际食品微生物标准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二室主任王君表示,喝酸奶对调解肠道菌群是有益处的。酸奶是深受大众喜爱的一种乳制品,这类乳制品的特点是在其中添加了一些有益微生物。大家在酸奶或发酵乳的产品包装上都能看到增加了一些有益菌种,如果是活的菌种到达肠道中,就可以起到改善肠道菌群的作用。
正确选择适合宝宝的奶粉
奶粉是宝宝摄入各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途径之一,每个宝宝的体质有所差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奶粉是家长重点关注的问题。
王君坦言,我国在婴配粉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参照了国际上关于婴幼儿营养的需求,该标准是基于我国多年来婴幼儿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的需求、现状的情况以及中国人群母乳营养素的含量而设计的,所以符合中国婴幼儿配方粉标准的这类产品更适合中国宝宝。
带您了解乳制品添加剂
近年来,“零添加”这一概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那么,乳制品“零添加”是否意味着其质量更好、更安全?
中国农业大家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主任范志红表示,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在规定用量内,可以改善食品的口感、口味和营养成分,所以食品添加剂不等于一定有害。乳制品中是否添加其他成分不能完全决定产品质量,不同产品有不同标准。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有些乳制品必须“零添加”,如巴氏奶。而另外有些产品,不加配料无法制成,如可可奶。乳制品中的添加剂首先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其次还要做到不欺骗消费者,要告诉消费者加了什么、加了多少,对营养成分有什么影响,消费者有选择的权利。
乳糖不耐受≠乳制品不耐受
很多消费者可能都有这样一个疑惑,“我属于乳糖不耐受人群,是不是不能饮用乳制品?”
“乳糖不耐受并不等于乳制品不耐受。如何科学饮用乳制品,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食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毛学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毛学英介绍,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足够的乳糖酶活性,当体内乳糖酶活性不足时,乳糖就不能被人体很好分解吸收,当乳糖到大肠时,在大量微生物作用下产生气体等。另外,乳糖会产生一定的渗透压,所以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往往会导致腹痛、腹胀、腹泻的情况。
那么,乳糖不耐受人群能否通过其他方式饮用乳制品而“不受其扰”?“有乳糖不耐受的人群食用乳制品最好与面包、馒头等一起吃,这样有足够的时间让乳糖酶作用乳糖分解成单糖以便能被机体吸收,防止产生乳糖不耐受的现象。”毛学英建议。
据了解,针对乳糖不耐受的人群,乳制品企业也相应地开发了很多低乳糖奶产品,它是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乳糖酶,产品中的乳糖会在乳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低乳糖产品中的乳糖含量很低,大部分乳糖都被水解了,乳糖不耐受的消费者们可以享用这种低乳糖奶。
《解读乳制品消费误区》线上直播的相关解读,帮助消费者对乳制品营养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良好消费环境的营造与维护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企业守法自律是食品质量的保证,政府严格监管是食品安全坚实的屏障,通过科普宣传等手段,使消费者具有丰富的食品营养相关知识,明明白白进行食品消费,三者的共同协力便形成了规范的食品消费秩序,最终达到营造良好食品消费环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