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看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

2021-06-01邓蓉窦申璐

艺术科技 2021年6期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手机依赖大学生

邓蓉 窦申璐

摘要:本文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高校学生手机依赖现象,讨论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手机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必需品,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便利,但不可否认,其也存在负面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依赖;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2

1 当代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的调查分析及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工具,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低头玩手机的人。现在,大学生成为使用手机的重要群体之一,手机在带给大学生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困扰。十几年前就有人提出要警惕手机,今天更有不少文献分析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也提出了许多可参考的解决措施。

手机从通信工具变为功能齐全的设备,越来越多的人沉浸于虚拟世界当中,打游戏、刷视频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过去受技术限制,人们的娱乐生活较单调,而现在网络媒体的兴起,使我们在面临机遇的同时面临挑战[1]。手机不像电视必须固定在一处,它可随身携带,作为网络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手机在给使用者带来多样的媒介信息的同时,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此次调查分析南京林业大学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收到有效问卷101份。结合我们观察到的信息,每日使用手机8小时及以上的同学近30.3%,而44.43%的同学使用手机时长在5~8小时。不难看出,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大量的时间被手机占据。诚然,大学生的课业缺不了手机,但调查问卷显示,手机套餐流量超额的同学占31.68%。仅完成日常学习任务,流量怎会超额?同时,大部分学生会为手机电量的流失焦虑,所以南京林业大学学生的手机依赖症十分严重。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需求共分为五层,其中第三层、第四层、第五层的需求分别为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学生在现实中无法完全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及自我实现需求,于是投向虚拟世界。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就像保护伞[2],能够使他们获得美好的幻想与精神的满足[3],认为自己能在网络世界不受束缚地徜徉。然而,其并未平衡好自身的需求与手机的使用,也高估了网络世界的安全性,从而迷失在虚拟世界,忽略了周围的一切。长此以往,其会缺乏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交流沟通,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使眼界狭窄[4],还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例如害怕与别人交流。现在许多年轻人可以在手机上正常和人沟通,可是十分抗拒在现实生活中与别人交流,手机变成了束缚他们的枷锁,他们心甘情愿地被手机这座监狱囚禁[5]。

过度依赖手机会产生不良影响。对于自制力非常好的学生来说,手机确实是帮助学习、提高效率的工具,可以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但是对于自制力不好的学生来说,手机会导致他们在课堂上走神、沉迷于聊天软件和娱乐软件,最终碎片式地学习,难以获得系统化的知识,从而丧失探索创新的精神。另外,虚拟世界并非是绝对安全的,校园贷诈骗等事件屡见不鲜,且网络世界存在大量负面信息和虚假信息,反转新闻层出不穷[6],社會舆论瞬息万变[7],公众一再被消费[8],逐渐缺乏耐心,很少有人追求真实真相[9]。价值观尚未树立的大学生非常容易受这些信息的影响,走上歧途。手机依赖症还会给大学生造成身体上的伤害:长期低头使用手机,头部重心前倾,会导致脊椎病;长期沉浸于虚拟世界而忽视了运动,可能导致体能测试不达标,也会使大学生的视力下降,引发干眼症。

2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相关解决措施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讲,大学生应该提高自身的自制力和自我认知能力,及时发现问题,摆脱手机的束缚,多与人交流,走出舒适圈,而不是单纯地通过网络聊天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10]。如今大学生大多从小接受应试教育,而大学不只靠分数评判学生,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并且思考自我存在的价值[11]。显然,大多数学生产生了心理落差,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积极性,容易感到挫败、孤独,选择通过刷微博等方式寻求自己的存在感[12]。网络生态文化与当代年轻人的诉求不谋而合[13],久而久之,形成了畸变的网络狂欢[14]。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第三、四层需求,无法满足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的人自然会寻找一种与现实生活不同的方式满足自我,依赖手机无法避免,他们也逐渐丧失了现实感[15]。手机游戏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电竞游戏会通过所谓满足感的提升、非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个人价值观的扭曲影响大学生的心理[16],给大学生作出错误的示范[17]。

如今的手机APP包罗万象,涵盖衣食住行,大学生要善于发现精品APP,从视频剪辑到生活小妙招,都有相应的APP满足需求[18],可通过这些APP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减少游戏对自身的影响。使用手机一段时间后,就应该提醒自己放下手机,活动身体,在现实中与人相谈交心[19],避免手机对生活造成干扰。

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20]宣传手机依赖症对人的危害,告知学生后果,如导致脊椎病和干眼症,还要为学生定期做心理检查,进行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学校的社团活动应具有趣味性,而不应拘泥于传统运动会,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21]的同时,锻炼学生的体能。与过往相比,学生获得自信与尊重的方式截然不同,以往学生可能只需要口头鼓励或奖学金就能获得极大的自信。而深受网络影响的当代大学生,需要更多自我展示的舞台,需要表达自我的机会。除了课堂讨论与课后作业的合作讨论,大学生似乎没有别的交流表达平台。学校可以搭建一个合适的校内交流网站,让学生有发言的空间,有与同学交流的空间,从而满足学生的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需求,避免学生丧失人际交往的能力[22]。另外,可在校内平台收集学生的反馈与需求[23],定期提出话题讨论,让学生发表自身的看法。

网络飞速发展,其中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而大学生涉世未深,无法完全避开。因此,各大网络平台应该给学生提供良性的网络公共社交平台,从而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安全需求,形成良好的网络秩序与网络环境。网络世界中的“塔西佗陷阱”[24]比比皆是,高校绝大多数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如果与手机网络世界有过多不良的接触与互动,很容易被错误引导[25]。舆情的不断反转对新闻的生产过程提出了挑战[26],也给大学生价值观的构建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网络事件的发生,是一个情感动员的过程[27],网络谣言往往与网络集群行为相伴而生[28],庞大的高校学生群体中不乏情绪高昂之人,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根据南京林业大学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不难看出,目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相当普遍,而人际沟通能力却越来越弱,课堂上保持沉默[29]已成为常态。在课后合作任务中,缺少条理清晰的成员,学生们更趋向于完成固定任务,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从体测上看,多数学生表示,上大学之后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在大学校园中,时间支配更自由宽泛,应该有足够的锻炼时间,身体素质为何会下降呢?可想而知,大学生把课余时间分给了手机。手机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便利,也带来了不少危害,大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手机依赖症,并及时改正。在与手机依赖症斗争期间,唯一的方法是坚持[30],事在人为,手机依赖其实并不可怕,要有信心克服手机依赖症。

3 结语

网络越来越发达,手机的功能也不再单一,但这并不是大学生沉溺于手机的理由。大学生应提高自制力,懂得利害关系,合理使用手机,多关注现实世界,多与人沟通交流,不忽略他人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袁宇晶.中韩家庭伦理电视剧的演绎对比研究[J].艺术科技,2020,33(6):55-58.

[2] 刘昕瑶.匿名社交软件对大学生社交活动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15):255-256.

[3] 尤旖芸.基于受众角度探究国产电影的发展方向——以《我不是药神》为例[J].戏剧之家,2018(31):57-58.

[4] 翟彩敏,郁子笛,张文娜,等.艺术电影中的江苏方言文化传播[J].艺术评鉴,2019(19):171-172.

[5] 阮立.新闻、数字公民与数据监控[J].东南传播,2018(8):75-77.

[6] 徐俊青.后真相时代下高校学生对反转新闻态度和行为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8(31):135-136.

[7] 熊瑛,黄同予,刘倩,等.受众视角下的经典影视作品翻拍现象[J].艺术评鉴,2019(17):163-164.

[8] 陈雨萌.网络新闻反转:新闻真实的动态呈现[J].东南传播,2019(07):165-167.

[9] 张银柱,蒋守龙.后真相时代的科普传播[J].戏剧之家,2018(22):212-213.

[10] 万丽唯.现象级网综《创造101》走红的传播机制分析[J].戏剧之家,2018(27):64-66.

[11] 齐维薇.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以及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的认知影响[J].戏剧之家,2019(26):90-91.

[12] 李明书.“戏精”与“杠精”的诞生背后的社会心理思考[J].戏剧之家,2019(26):210-211.

[13] 殷文,张杰.水平集体主义与参与式文化——网络化时代青年个人价值观新变化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120-129.

[14] 吴静怡.自媒体平台新冠疫情题材戏谑话语的批判分析——基于艺术生产视角[J].艺海,2020(4):5-6.

[15] 韩潇潇.戏剧动作的魅力——浅析话剧《雷雨》的戏剧动作性[J].戏剧之家,2018(31):7-8.

[16] 张雅璇.当代大学生手机游戏社交的特征及影响[J].新闻知识,2019(8):50-53.

[17] 郁子笛.网络短视频的拟态环境研究[J].戏剧之家,2019(34):224-225.

[18] 王莹.国际传播背景下美国华语电视节目研究[J].戏剧之家,2019(16):89-90.

[19] 尤旖芸.传播学视阈下庄子生态美学思想在慢综艺中的体现[J].大众文艺,2019(14):178-179.

[20] 毛颖,闵新月.广告传播对大学生网购产生的影响——以拼多多为例[J].戏剧之家,2018(31):210-211.

[21] 尤旖芸.传播学视角下的我国禁毒类公益广告[J].新闻知识,2019(03):69-71.

[22] 唐丽雯.试论社交媒体与大学生社会化[J].戏剧之家,2019(28):137,139.

[23] 阮立.美国华语电视经营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18(32):98.

[24] 阮立.“塔西佗陷阱”中舆论公信力来源与危机[J].今传媒,2018(8):34-36.

[25] 王央.新媒体时代“流量明星”对综艺节目的影响分析——以SNH48为例[J].戏剧之家,2018(31):67-68.

[26] 王淑.后真相时代中反转新闻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9(26):212-213.

[27] 陈相雨,丁柏铨.抗争性网络集群行为的情感逻辑及其治理[J].中州学刊,2018(2):166-172.

[28] 陈相雨,张卫.网络集群行为动员:场域、策略及其风险[J].江海学刊,2016(6):226-233.

[29] 万丽唯,阮立.颠覆性的满足:爱情类网络自制剧的受众研究[J].新聞知识,2018(08):42-45.

[30] 赵雨萱.医学纪录片的成功探索——以《手术两百年》为例[J].艺术科技,2020,33(9):62-65.

作者简介:邓蓉(2000—),女,江苏扬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手机依赖症。

窦申璐(2001—),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手机依赖症。

指导老师:阮立

猜你喜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手机依赖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需求层次理论视野下的杰克·伦敦小说《马丁·伊登》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