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比斯特的生态美学视角下的城市景观设计
2021-06-01程雅琳卢彦蓉张瑛
程雅琳 卢彦蓉 张瑛
摘要:本文基于戈比斯特的生态美学理念,探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协调,以保护管理自然资源城市为核心,寻找审美与生态的结合点。西方案例和中国经验中的生态理念异曲同工,应用生态美学管理拓展城市景观的内涵,通过艺术设计提升生态的形象美。
关键词:生态美学;景观设计;审美;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2
城市景观设计研究涉及城市的功能需求、文化特色、视觉形象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城市景观研究中的主要思考内容,观察人的行为需求和活动规律,讨论城市中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以及自然的生态发展规律。近代城市景观的研究经历了萌芽期、专业期和资源发展期,已迈入生态期,依靠科技进步、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城市景观设计转变为以保护管理自然资源城市为核心,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平衡人口增长和城市范围扩张与保持景观环境之间的复杂矛盾,注重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发展保持动态、稳定、协调的发展。
1 戈比斯特“生态与审美冲突”
保罗·戈比斯特(简称“戈比斯特”)是一个研究生态审美的美国社会科学家,他融合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哲学观念与贾科苏·科欧的设计理论,认为将美学理论和生态学观念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尝试将此应用于森林、公园的景观管理实践,并将他的观念转化为景观设计的指南,指导人们观察、体验、鉴赏自然景观,使观光游客和原住民感受自然的审美价值,提高景观感知的维度。
当今城市景观设计仍然倾向于美学价值考核,专家評估和公众偏好于天然景观的确认和保护,这种依赖视觉的惯性审美可能会将本土景观和某些特殊景观视为无价值,意识不到它们的保护价值。一些景观的价值是不能通过自身形象被直接感知的,而是要通过专业知识和专家经验才能意识到它们的价值。例如,美景佳物易于被人感知,但是人们如果认识到某种动物或景观是稀有而罕见的,这种动物或景观就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即使它们没有动人的外貌或奇特的地质形态。对于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的特殊景观,以我国传统的风景美学为主要依据进行评估时并不会引起重视,但是应该更多地认识到这些生物是一种未受到任何破坏的天然造物,它们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和完整性。这意味着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对等矛盾,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人文自然景观有可能因为没有视觉吸引力,自身的生态利益得不到应有的维护。戈比斯特把审美价值和生态价值之间的矛盾关系称作“审美—生态冲突”。生态审美加深了人们对于城市景观生态价值的理解和认知,关注城市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在实际应用领域充分体现城市景观生态学、环境保护与修复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相互作用[1]。
生态美学观念与景观规划管理相结合,是对现有审美评价的冲击,传统美学观与生态价值观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存在的矛盾更加明显。如乡村农业景观以整洁干净为美,成片的绿地、笔直的树木和无杂草的农田,展示农民的勤劳耕作,易于被受众接受。但是维持这种貌似规整的视觉效果,涉及使用农机械、杀虫剂、化肥等人为措施,易造成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如水质污染、土壤板结等。保留河道坡地的杂草是一种生态管理措施,却易被视为缺乏管理。修剪整齐的繁茂草坪、高大整齐的行道树等,已经成为公园街道的标配,但是同龄的单一栽培的植物易遭受虫害而难以维持。转变为实施生态管理将减少粗暴干涉自然的人类中心论,谋求城市中人类生活、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2 生态与审美的和谐观
缓解生态与审美冲突应扩大美学的范围,生态美学观指出在景观感知与评估范围内进行研究和实践,应用生态美学指导景观设计师协调设计审美表现和生态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尽管最终的结果依然是非自然环境,但是依据生态美学原理的人为设计,建构的是健康自然的审美情趣。加入感知心理学知识,通过景观感知和欣赏视角的变化,对于人和景均会产生本质影响[2]。
2.1 自然优先
当代城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2020年疫情期间,世界城市均出现了人退动植物进的现象,人群被隔离中的城市广场和街道成为动物乐园,植物异常繁茂,灰蒙蒙的天空呈现久违的湛蓝色。环境中的自然地貌、水资源、森林植被等自然因子是城市的主要景观资源,设计城市景观时应重视自然原生态,追求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景观构成元素中的主角是绿色植物,能隔离密集的建筑景观,协调山水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物相融合,城市总体规划中有保障建设绿化面积的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要求。植物种类姿态多样,具有生命力,可以吸引野生动物栖息,改善人工环境生态效应。提倡采用本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景观条件相适应的植被。植物造景具有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在植物造景方面有许多优秀的例子值得学习和借鉴。笔者在2019年访学英国期间,深刻感受到了英伦自然风致园的艺术魅力,自然形态的高大老树丛林、曲折蜿蜒的小径池塘,各种精心布局的景观不现人工痕迹,朴实自然,宛若置身于克洛德和罗莎的风景油画中。英国国民普遍倡导徒步游,景区的建筑物很少,服务区也不多,尽可能保留了原始生态环境,减少人工的粗暴干预。
2.2 中国传统生态美学的承扬
中国早在先秦之前就出现了“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视自然万物为和谐的统一整体,中式造园审美赞赏“虽由人做,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可以说中国传统审美具备一定的生态美学基因,具有独具特色的表达形式和东方哲学思想内涵。歌德曾比较中西方不同的天人关系,感叹中国人是“和大自然生活在一起的”。当代中国重视“绿水青山”,通过建立湿地森林公园、生态景区、海绵城市和设计植物群落等措施,保护自然生态。当代的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已远远超越前人,但工业科技进步带来的不是环境更美,而是破坏力失控,造成环境污染和大规模自然资源耗竭等问题。平衡时代繁荣进步与环境质量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智慧为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结合提供了一些参考经验。中国式的生态美学海纳百川,应将美学引向对人类生存和环境生态的思考,在中西方学者的交流碰撞中提出适合中国的地域文化逻辑、令世界学者惊艳的美学形态[3]。在与世界交流、产生革命性创新的同时,继承发扬本民族的历史遗产,研究传统艺术理论对当代景观生态设计依然具有重要意义。东西方的美学观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协同进步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是大势所趋。
2.3 应用生态美学管理的城市景观设计思路
当代城市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生态景观,丰富了景观的表现内涵,赋予教育感受自然的功能。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作为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保护原生湿地的自然环境是其首要任务,连通公园内水系与城市生态水网,划定永久蓄用水域及半永久蓄用水域,设计一级淹没区、二级淹没区和三级淹没区,控制水源、水流和水量,建设成为生态水网。该公园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成功修复湿地,具有城市雨洪管理的作用,实现自然与城市和谐共生,景观形象美化成一处开放的城市绿地自然空间。
立体绿化技术是对建筑物的表皮、空间和结构的表面等材料进行立体绿化的一种生态技术,主要由屋顶、墙壁、坡体、桥梁、棚架、阳台等组成,自然土地和动植物代替硬质铺装,扩展城市的绿化空间,典型的案例有日本难波公园、瑞士草皮屋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深圳为打造国际花园城市形象,对建筑立体绿化进行规范有序发展,政府主导推进屋顶花园建设,在2016—2019年增加110万㎡立体绿化面积,2020年计划新增19万㎡立体绿化面积,运用公园的设计理念,布局空间和营造建筑物的绿色景观形象。如沙井全至科技园中修建绿树成荫的地面,建筑立面采用垂直绿化技术,屋顶建立水池凉亭,竹林围绕水中睡莲,芳草园种植各种花草植物,建立农作物种植池以体验农耕之乐。福苑小学校教学楼顶建成的花园式屋顶是自然教育花苑,为学生提供感受自然的实践区域。现代园林不再是仅供欣赏、远观的艺术品,而是把人的需要作为首要设计思想,建设一个亲近自然的休闲环境,体现人文关怀和可参与性,达到城市景观绿化的最高境界。
3 实例分析——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
原生型滨海湿地景区作为中国哈尔滨滨海群力经济新区滨海人民生活居住区中难得的天然大型湿地,由于配合现代滨海城市的规划开发和城市建设,湿地周围逐步被现代城市道路、高层建筑包围,城市的软硬结构土地所占用水的面积明显增加,雨水的自然径流利用量和其他影响环境因素明显减小,湿地的天然水源利用量明显下降,湿地的自然生态系统因此受到了严重威胁。湿地向上和山体滑坡萎缩,已经变成了单独的自然孤岛,生境正在迅速退化,生物资源多样性逐年锐减,整个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难以在这座高楼大厦林立的大型农村文化新城中得到妥善的生存发展。当地政府曾殷切期盼对这块大型湿地片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优化,使其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环境调控利用功能,成为目前我国城市现代化和城市绿地规划体系中一个具有湿地综合利用特色、可长期持续开发利用的大型自然生态空间。
保护湿地是实施优化规划的首选目标,哈尔滨群力雨洪公园的设计关注的是对水源、河道、流量等方面的合理规划和控制。第一步的目标是将公园内的水系和城市供水管道互相连通,参与城市供水管道系统的循环,补充湿地的水源,同时把局部湿地中滞留、净化出来的雨水全部循环至城市供水管道中,减少局部的内涝。第二步则主要是构建整个公园的生态用水网络。首先充分认识该施工场地的现状,划定其当前的水域和土壤,并且要了解当前施工场地的径流情况,了解当前下雨时大气和雨水的走向和汇集地帶。然后对公园的现状进行优化,在公园内布局更合理的生态供水网,划定永久性用水水域和半永久性用水水域,使雨水在经过优化和设计后具备更合理的用途和方式。第三步则是在公园生态水网总体布局的前提下设计出公园一级淹没区、二级淹没区、三级淹没区,为城市居民打造舒适的休憩乐园,使自然和城市和谐共生。
4 结语
生态美学研究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改善当代一些与环境矛盾的非美存在,寻找审美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结合点,景观评估标准体现生态审美观念,生态审美需要通过公众意识的增强来体验。它是一个动态模糊的过程,是现象性的美,或许外表是混乱的,但景观设计可以将这种“乱”梳理为艺术“美”,易于获得公众的直接认同,艺术设计在其中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保罗·戈比斯特.西方生态美学的进展:从景观感知与评估的视角看[J].学术研究,2010(04):50.
[2] 张惠青.混沌互渗:走向主体性生产的生态美学——加塔利伦理美学范式下的生态智慧思想[J].浙江社会科学,2017(08):141-148.
[3] 曾繁仁.中西对话中的生态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6.
作者简介:程雅琳(1995—),女,山东临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城市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