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阅读能力的教学对策研究

2021-06-01欧阳勤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阅读能力教学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少数民族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但在日常教学和考试中,显示其阅读能力较为低下。针对此种情况,笔者以阿克苏地区师范学校2018级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跟踪调研两年,深入教学各环节,初步探索出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阅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文文字;阅读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06-117-03

【本文著录格式】欧阳勤.提升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阅读能力的教学对策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3(06):117-119.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学西部项目(国家一般)“新疆少数民族教师在国语教育推进中的新挑战、新作为研究——以阿克苏地区为例”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MA180284)。

一、问题的提出

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增强各民族人民的凝聚力,促进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前进的步伐,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差距。语言相通心才能相通,少数民族是中华大家庭的一分子,国家通用语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化程度的日渐加深,民族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国家通用语言对于民族地区繁荣发展的作用日趋突出,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提升个人能力素质,给少数民族学生开拓更宽更广的发展空间,让少数民族學生享受更加公平、更加优质的教育。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阅读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感和语文能力,拓宽学生文化视野的有效途径。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吟诵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无尽魅力和不朽的精神品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陶冶情操,丰富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通用语言阅读能力。

二、学生阅读能力现状调研分析

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对少数民族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了解,主要采用座谈会、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等方式。此次,我在调查问卷中对阿克苏地区师范学校2018级学生里抽取了三个班级作为调查样本,于2020年9月发放125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5份。重点针对学生喜欢阅读的程度、阅读课外书的情况、阅读态度、阅读习惯以及自评考试中阅读理解失分原因进行了调查,得出结果如下。

(一)喜欢阅读的程度调查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于阅读的喜欢程度由高到低的情况是这样的:绝大多数学生对于阅读是喜欢的,其中非常喜欢阅读的占56%,比较喜欢的占31%,不喜欢阅读的占13%。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手机的普及,文字阅读大多由电子书取代。根据平常的接触发现,学生的阅读多为碎片式的阅读,学生的阅读内容大多是一些网络小说或头条八卦。对纯文学的散文、诗歌、经典名著兴趣不大。虽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喜欢阅读,但并不是“开卷都有益”,只有多读经典才能提高文学素养,对思想的成长有利,反之,不正确和不健康的书籍对学生的成长将带来不利的影响。

问卷调查显示:在阅读课外书动力来源方面,超过50%的学生都会主动进行课外阅读,66%的人会积极地阅读课外书。我们通过座谈、走访、个别谈话了解到,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为消遣性文章,对于本专业的书籍和纯文学的文章阅读较少。这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既有利又有弊:有利的方面在于学生喜爱阅读,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理解有很大帮助;不足的是对专业知识阅读兴趣缺乏,中职生正处在青春期,正是汲取知识的最好时期,在兴趣阅读的同时要加强知识的积累,让阅读促进专业成长。

(二)获取知识的方式

根据调查问卷可知,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除了上课主要是阅读,但主要是网络阅读,这是网络时代的产物。网络阅读是把双刃剑,网络大量的信息加速了“快餐文化”的产生,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大量的信息,能够了解更为广阔的世界。但网络阅读不利于学生专注力的培养,学生容易在阅读中浅尝辄止,不能培养深入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三)是否有每天在固定时间读书、读报、读杂志的习惯

问卷调查显示,78%的学生未能形成固定时间读书、读报、读杂志习惯,仅有22%的学生有固定时间读书、读报、读杂志的习惯。从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我院图书馆借书情况发现:在学校规定的学院图书馆开放时间内,固定读书的学生并不多,而更愿意借回去利用零碎时间阅读。这种阅读习惯很难培养出阅读兴趣,而且读书效率也很低,不能快速的增加阅读量。只有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入手,才能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四)自评考试阅读理解部分造成失分的原因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在作答“阅读理解”部分的题目时,自评造成失分的主要原因是时间不够,占比55%;其次是题量太大,占比26%。语文阅读理解考查的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掌握情况,从字词句到语修逻文都有可能考查到。时间不够和题量太大除了教师出卷中对学生和题量把握不到位的原因,大多数还是学生语言基础薄弱,阅读没有掌握方法,对文章理解困难造成的。阅读是比较高层次的精神活动,不仅要理解表面的意思,还要理解深层次的意思。不仅要理解词语的本意还要理解词语在语境的意思,不仅要考查知识与能力还要考查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阅读能力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日积月累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逐渐提高。

三、阅读能力偏低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原因:新疆地区2017年以前使用自编教材,2017年之后才统一使用国家的统编教材。我院2018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普遍才学习了三年国家通用语言,学生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基础非常薄弱,虽然语言交流能力提高很快,但语言文字阅读能力进步较慢。

(二)文化原因:由于受到教材和母语的影响,少數民族学生长期缺乏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和学习,农村学生接受中华文化的渠道较窄,许多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了解较少,缺少家国情怀的优良传统,文化积累薄弱。

(三)思想认识原因:有些学生对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能力是自身未来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阶梯。对社会的快速发展现状和人才的需求缺乏认真的思考。由于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没有强烈的国家通用语言阅读愿望和需求,阅读动力不足。

(四)环境原因:阅读的外部环境还有欠缺,许多中职生都是农村孩子,除了学校用国家通用语言交流,其他时间基本都用母语交流,因此没有语言巩固的大环境。大的社会语言环境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五)教师教育教学的原因:阅读是一个主观的学习行为,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老师讲学生听是无法从课堂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缺乏师生的互动、方法的指导,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会唤起学生的自主阅读。

四、提升中职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措施

我们对2018级中职学生的三个班级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跟踪,发现以下措施有助于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树立学习信心,激发阅读兴趣

要想让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主动的需求,必须从学习信心入手,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苹果”。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抓住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及时激励。采用“低起点,小步子,渐进式”阅读,从学生喜欢的篇目开始阅读。女生从阅读杨红樱的《男生女生》系列读起,推荐男生阅读沈石溪的动物系列小说。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学生从每天读几页到能读一个完整的故事,通过学生读后的讨论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改变教学方式,建立学习共同体,创设阅读学习环境

语言的提高主要靠学生的“多读”“多练”“多写”,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通过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让课堂生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积极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好中差结合分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学生共同合作,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中处处竞争,堂堂评比的方式,而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困难,也避免了学生出现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现象。语言教学的目的是整体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和运用能力。建立学习共同体,给学生创造一个能够收集和分析学习资料、相互交换心得体会、分享群体智慧和思维以及共同构建意义的语言环境[1]。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不会学到主动学,在合作中增强学习语言的兴趣,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大环境。

(三)以任务清单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朱永新教授曾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思想积极健康,内容优秀充实,语句优美富有内涵的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则显得非常重要且必要[2]。阅读习惯的培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按照每21天为一个习惯周期,三个月为一个巩固期的原理。我们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任务清单本,把阅读任务进行量化,每天至少读半小时,任务清单上每天记录读书的时间、书名、好词好句、读书感想等,刚开始学生普遍做不到而且很反感,但尝试多种任务形式后,学生就愿意做了。比如让学生发语音,或者把读的文章内容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把文章编成故事等方式,提高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积极性。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只要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到坚持不懈,学生一定能在阅读中找到乐趣,也会形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四)读诵结合,以读促思,以读促写

读从形式上分为:默读、诵读。但对语言学习帮助最大的是诵读,就是大声准确地读,有节奏地读,有感情地读。诵读是口眼脑的结合,教学中要求学生先慢读,一个词一个词读准确,读准字音字调、读准语气,读准感情,做到“眼看口读心想”。采用多种方式读:齐读、个读、小组读。再配上音乐、舞蹈进行烘托,或者加一些符合文章内容的背景,有时候让学生一对一或者一对三方式读,听的学生纠音纠错,学生都希望在同学面前有一个良好表现,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很仔细,这样让读变得生动有趣。在2018级的中职班每天都有“三诵”——早读、午读、晚读。读的内容都是选取的中华经典篇目,在这种日日读、夜夜诵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基础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不但提高了语感,而且积累了大量经典优美的语句,同时也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

抓住中职生精力旺盛喜欢参加各种活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筹划组织,学生收集材料,书写讲稿。我校在2018级中职生中开展“讲故事”“主题演讲”“诵读比赛”“听写大赛”“唱诗”还有手抄报、简报等活动。在传统节日开展了各种主题活动,例如清明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活动,教师节“感念师恩”征文活动、中秋节“月中情”诗歌吟诵等活动,学生不但在活动中加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了阅读能力。

五、结语

国家通用语言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语言运用和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广泛的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积累广博的知识。语言的学习首先要创设利于学习的环境,而语言的学习环境是多层次和多元化的系统,其诸多的内部因素都会对学生在国家通用语言学习和综合运用国家通用语言的能力方面产生影响和制约。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从建立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中职生的阅读兴趣入手。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师生共同构建学习活动,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协商与合作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不会学到主动学,在师生合作中增强学习语言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语言大环境。建立任务清单,培养阅读习惯,结合日读夜诵和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渐进式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阅读能力,让阅读伴随学生成长,让中华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参考文献:

[1]胡艳明.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中汉语言学习环境的建构[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4(2):71-73,92

作者简介:欧阳勤(1968-),女,汉族,湖南浏阳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阅读能力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对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影响的调查
浅谈提高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成绩的路径
伊犁师范学院“民考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与焦虑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