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利州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2021-06-01张晓菊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农业农村局

中国畜牧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利州合格证畜产品

文│张晓菊(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体部署,并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巩固国家畜产品质量安全市建设成果持续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二十二条措施”文件要求,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利州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持续提升,笔者现将利州区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及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利州区畜产品质量安监管全工作总体情况

2020年,利州区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持续稳定向好,未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利州区主要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2020年,利州区畜产品定性检测8600批次,合格率100%;定量检测788批次,合格率100%;“瘦肉精”检测5200批次,合格率100%;水产品自检17批次,合格率100%;水产品定量送检20批次,合格率100%。

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1)强化组织领导。利州区调整、充实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任务,确保各成员单位职责清晰,衔接协调顺畅,工作落实到位。

(2)健全完善制度。利州区出台“利州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利州区巩固国家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成果持续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措施”等文件,召开利州区委常委会会议、利州区政府常务会议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会等会议,利州区研究部署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6次。

(3)严格绩效考核。利州区制定“利州区2020年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考核细则”,把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细化分解到各成员单位,并纳入党政“一把手”和利州区目标绩效考核。严格执行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履行职责不力、配合不积极、问题多、隐患大的乡镇(街道),由利州区委、区政府约谈相关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时对监管不力、推诿扯皮、失职渎职的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追责问责。

2.强化条件保障,确保有序运行。

(1)落实资金保障。健全完善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保障机制,将监管、检测、执法等工作经费按人均不低于4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2020年,利州区共预算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230余万元,保障了利州区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

(2)强化机构和人员配置。利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畜产品安全机构和人员配置,组织利州区委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利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和利州区农业农村局召开专题工作会,全面落实各项要求。目前,利州区设置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股、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及综合执法大队等机构,引进了3名农业专业人才,编制和人员均已落实。利州区各乡镇(街道)落实专人从事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工作,每个村(社区)确定了一名村级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建立健全“分区、包片、联点”责任制,分解量化任务,将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主体、村协管员,实行网格化监管和岗位绩效管理。

(3)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区、乡、村、新型经营主体”4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信息化监管平台,加快国家畜产品追溯平台建设。利州区260家正常运行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已全部纳入国家追溯平台管理,每家生产经营主体每年至少上传15批次完整的追溯信息,按照“一图、二书、三员、四定”标准建设涉农乡镇(街道)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阵地12个;按照“四个一”(一个人、一间房、一组设备、一套制度)标准建设17个村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阵地,制定了“统一内容、统一形式、统一标识”的上墙制度。

3.加强日常监管,抓实核心工作。

(1)扎实开展示范创建工作。利州区持续巩固国家畜产品质量安全县(区)创建成果。按照“国创”的8大项、50个小项工作内容聚焦聚力工作重点,严格按“四个一”创建标准对2个市级监管示范乡镇、3个区级监管示范村进行资格复审,对未达到创建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到位,确保示范创建有序推进。

(2)推进标准化生产。健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现代经作产业标准化基地0.23万亩,制定“7+3”产业地方标准2个,利州区已向广元市农业农村局上报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立项计划申报书。

(3)推进信息化监管。按照“三入三化、智慧监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求,移动巡检入网信息600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入网信息7300条,农业投入品溯码管理入网信息16000条,应用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开展监管、检测、执法基地巡查的信息1100条,生产主体经营主体录入生产销售产品批次数量信息3000条。

(4)强化畜产品品牌创建。建成有机技术示范推广基地0.35万亩,认证露地有机蔬菜1650亩,在重庆市龙潭乡建设有机产品核心示范基地2个。“三品一标”累计认证总数达40个,组织“三品一标”产品参加各类展会、产品推介会21余次。

(5)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开展以蔬菜、水果、禽蛋、肉类为重点产品,全面排查生产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户,严厉打击生产过程中违法使用禁用农(兽)药、不遵守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等违法违规行为。利州区2020年共检查各类生产主体750余家,出动监管执法人员312余人次,查办畜产品质量违法案件9起,涉及金额8.3万元,私屠滥宰、屠宰病死动物、注水及非法添加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率100%,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查处率100%。

(6)加强动物防疫。利州区持续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工作,2020年累计免疫注射猪瘟、猪口蹄疫40.72万头,牛口蹄疫2.65万头,羊口蹄疫4.34万只,高致病性禽流感102.69万羽(只)。猪、牛、羊、禽的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率全部达到100%,各项重点动物疫病免疫密度达100%。

三、特色亮点工作

1.多措并举,有序推行食用畜产品合格证制度。

(1)建立健全监管主体名录。利州区制定“食用畜产品合格证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利州区以辖区内规模食用畜产品生产主体为基础,对当前生产主体进行摸排。截至目前,利州区已实施合格证制度主体260家,占应实施主体的100%,并全部纳入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监管主体名录。

(2)加强培训宣传。通过召开培训会和使用微信、电子显示屏、横幅标语宣传等形式,宣传食用畜产品合格证制度。通过多点多面广泛宣传培训,让合格证制度家喻户晓。

(3)加强合格证主体监测巡查。利州区按照辖区合格证试行监管主体名录,对合格证试行主体监测实现全覆盖巡查,累计开具食用畜产品合格证19735张,涉及83种产品。附带合格证上市的畜产品2360吨,进一步提高了利州区生产经营主体的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2.强化培训,顺利通过省级能力验证考核。为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平,提高基层检测技术和人员整体素质,利州区进一步充实畜产品检测中心机构人员,加大技能岗位培训。2020年,利州区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检测技术人员大比武活动2次,参加省级市级部门举办的检测技术培训3次,并一次性通过省级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能力验证考核,畜产品检测中心两个项目的能力验证比对结果均为一次性合格。

3.创新模式,保障市民“菜篮子”安全。近年来,利州区持续以“源头可溯、过程可控、流向可查、实时监管”为目标,创新建立“有人抓、买不着、检得出、可追溯”4要素贯通的监管模式。

(1)确保监管工作“有人抓”。强化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推进畜产品追溯网格化及食用畜产品合格证制度管理,赋予质量安全监管和技术推广双重职责,同时在“三品一标”、农业投入品监管等重点品种的生产基地明确具体管理人员,推进全方位监管体系建设。

(2)确保国家禁止农业投入品“买不着”。开展“农资诚信示范店”评选活动,严格实行登记备案、实名购买等制度,评选出农资诚信示范店11家,加大农药质量抽检力度,建立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并举的长效机制,确保监管“不断档、无缝隙”,违禁投入品“不入市、买不着”。

(3)确保农残超标“检得出”。持续加大抽检力度、频次和范围,积极配合部、省、市及新冠肺炎疫情防疫期间抽检任务,对基地准出畜产品做到应检尽检,并做到快速抽样、快速检测、快出报告,对问题产品第一时间通报处理,实现利州区农残监测全覆盖。

(4)确保上市畜产品“可追溯”。建立畜产品质量问题倒逼机制,加强追溯平台管理应用,实施二维码制度。截至目前,利州区已将260家正常运行的生产经营企业纳入国家追溯平台管理,入驻率100%。开展追溯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各类畜产品80余种,推动利州区农资经营门店、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逐步实现追溯全覆盖,逐步实现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等全程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查机制。

猜你喜欢

利州合格证畜产品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曲靖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前景展望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改名“承诺达标合格证”,即日可使用!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广元市利州区:打好助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组合拳”
俄罗斯MC-21-300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利州区:深化监督执纪 助力脱贫攻坚
广元市利州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