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生期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21-06-01祁诗沛刘莎康蓓
祁诗沛,刘莎,康蓓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以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0.5%[1]。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从无症状到病情危重甚至死亡,临床上极易漏诊、误诊,对患者的生存、预后影响很大。本文收集了1例围生期CVST患者并检索了相关文献,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方法予以介绍,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围生期CVST的认识。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29岁,已婚,分娩后1周,主因“右侧肢体无力伴发作性意识不清10 h”于2020-06-14就诊于陕西省人民医院。患者入本院10 h前午睡后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不能抬离床面,伴头痛,以后枕部为主,呈持续性胀痛,无发热、恶心、呕吐,随后出现意识不清、肢体抽搐、牙关紧闭,持续约2 min,意识转清,就诊于当地医院,急查颅脑CT提示左侧顶叶少量出血、纵裂池及左侧顶脑沟裂密度增高,给予脱水降颅内压、补液对症治疗后(具体不详),右侧肢体活动略有改善,可抬离床面,伴发热,体温最高37.9 ℃。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本院。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查体:体温36.7 ℃,脉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7/74 mm Hg(1 mm 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粗;神经系统查体:嗜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肢体肌力Ⅴ级,右侧肢体肌力Ⅲ级,四肢肌张力正常,深浅感觉不配合,共济查体不配合,四肢腱反射对称正常,右侧巴氏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阴性。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分数为0.81,C反应蛋白为94.32 mg/L。凝血四项+纤维蛋白溶解试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为 21.1 s, 血浆纤维蛋白原为1.95 g/L,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为 18.64 mg/L,血浆D-二聚体(D-dimer,D-D)为5.56 mg/L,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为1.2。蛋白S为35.5%(参考范围:59.0%~118.0%),蛋白C、抗凝血酶Ⅲ均正常。脑血管病伴癫痫相关基因检测未见异常。腰椎穿刺示: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60 mm H2O(1 mm H2O=0.009 8 kPa)。脑脊液生化检查示:蛋白为1 411 mg/L,脑脊液常规、一般细菌涂片、特殊细菌涂片、病毒学、细胞学均正常。影像学检查:(1)颅脑CT平扫示:上矢状窦可见条状高密度影,左顶叶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及稍低密度影,见图1;(2)胸部CT示:双肺下叶可见渗出;(3)颅脑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磁共振静脉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MRV)示:左侧顶叶静脉性脑梗死合并出血,上矢状窦部分左侧浅表静脉、左侧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可能,见图2。诊断:(1)CVST(上矢状窦部分左侧浅表静脉、左侧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血栓);(2)肺部感染。随即给予肝素首次静脉注射6 000 U,随后以400 U/h静脉泵泵入,每2~3 h监测凝血四项+纤维蛋白溶解试验,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肝素泵入速度,目标是使患者凝血四项+纤维蛋白溶解试验中的APTT维持在其参考范围上限的1.5~2.0倍。治疗第3天监测患者APTT结果未达标且头痛程度较前加重,伴癫痫发作,提示给予普通肝素抗凝治疗效果不佳,后调整药物为华法林钠片(1.25 mg、1次/d)、低分子肝素钙(5 400 U、2次/d)皮下注射进行抗凝治疗,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静脉滴注、2次/d,苯巴比妥钠注射液1 ml肌肉注射、3次/d,丙戊酸钠片200 mg口服、3次/d,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液4.5 g静脉滴注、2次/d。入院第6天,完善脑血管造影示:左侧横窦、乙状窦、颈内静脉未显影,考虑血栓形成,左侧大脑深静脉、浅静脉代偿性扩张,见图3。拟行静脉窦血栓碎栓术,家属表示拒绝行血管内治疗。入院第7天出现病情加重,头痛难以忍受,伴喷射样呕吐,急查颅脑CT示:(1)大脑中线移位;(2)左顶枕叶片状稍低密度影,其内斑片状稍高密度影;(3)大脑镰稍高密度影,见图4。急请神经外科会诊后建议加强脱水治疗,给予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剂250 ml静脉滴注、2次/d,甘露醇注射液125 ml静脉滴注、4次/d,呋塞米20 mg静脉推注、2次/d,七叶皂苷钠注射剂15 mg静脉滴注、1次/d,人血白蛋白10 g静脉滴注、1次/d,经治疗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监测凝血四项+纤维蛋白溶解试验:APTT为22.7 s,血浆纤维蛋白原为3.07 g/L,血浆FDP为2.68 mg/L,血浆D-D为0.96 mg/L,INR为1.6。给予华法林逐渐加量至2.5 mg/d,患者头痛症状减轻,症状逐渐好转。入院第13天复查颅脑MRV示:左侧横窦显示不清,左侧乙状窦及颈内静脉变细,上矢状窦及颈内静脉显影较前有所好转,见图5。继续给予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细胞等对症治疗。
图1 患者入院当天颅脑CT检查结果Figure 1 Craniocerebral CT examination results of patient on admission
图2 患者入院当天颅脑MRI+MRV检查结果Figure 2 Craniocerebral MRI+MRV examination results of patient on admission
图3 患者入院第6天脑血管造影结果Figure 3 Cerebral angiography results of patient on the sixth day of admission
图4 患者入院第7天颅脑CT检查结果Figure 4 Craniocerebral CT examination results of patient on the seventh day of admission
图5 患者入院第13天颅脑MRV检查结果Figure 5 Craniocerebral MRV examination results of patient on the 13th day of admission
入院第18天患者出院,患者未再诉头痛,在家属搀扶下可行走,右侧肢体肌力Ⅳ+级,复查颅脑CT示:左侧顶枕叶片状稍低密度影,较前病变占位效应减轻,见图6。给予华法林钠片3.75 mg口服、1次/d。出院后患者坚持口服华法林,每周监测INR,INR维持在2.0~3.0。出院后3个月复查蛋白S为35.1%,蛋白C、抗凝血酶Ⅲ均正常,蛋白S仍低,嘱患者继续口服华法林钠片。门诊随访至今,恢复良好,未再复发。
图6 患者入院第18天颅脑CT检查结果Figure 6 Craniocerebral CT examination results of patient on the 18th day of admission
2 文献复习
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PubMed 2010—2021年病例资料较完整、诊断明确的关于围生期CVST的文献,最终共检索到12篇文献[2-13],涉及67例患者,加上本例患者,共68例患者。围生期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以头痛最为多见(69.1%),其次为癫痫(54.4%)、偏瘫(33.8%)、视物模糊(29.4%);累及部位以上矢状窦最为多见(61.8%),其次为横窦(29.4%)、乙状窦(26.5%)、直窦(7.4%),见表1。
表1 围生期CVST患者临床表现及累及部位(n=68)Table 1 Clinical manifestation and involved parts of patients with perinatal CVST
3 讨论
围生期CVST的发病率可达10/10万,占所有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的 5%~20%[14]。不同年龄的CVST患者病因并不相同,婴幼儿以围生期并发症、脱水多见,小儿以颅脑创伤、头面部感染、血液系统疾病多见,而成年女性则以产后、口服避孕药多见,此外,需注意排查是否存在蛋白S、蛋白C、抗凝血酶Ⅲ的缺乏。
3.1 围生期CVST的病因 围生期CVST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CVST多继发于眼眶、面部、鼻窦等的感染,而颅内静脉、子宫静脉、阴道静脉均无静脉瓣,且颅内、外静脉可相互沟通,因此围生期妇女若合并产褥期感染可引起CVST;非感染性CVST多见于合并高血压、心脏病、脱水等,围生期妇女静脉血液瘀滞、血管壁损伤以及各种凝血因子的变化可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血管栓塞性疾病。此外,本例患者检查提示蛋白S缺乏,有研究报道,蛋白S缺乏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15]。蛋白S是一种维生素K依赖性糖蛋白,主要在肝细胞内合成,其可以增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对活化凝血因子Ⅹ(activated coagulation factor Ⅹ,FⅩa)的灭活能力[16],也可以协助活化的蛋白C灭活活化凝血因子Ⅴ(activated coagulation factor Ⅴ,FⅤa)及活化凝血因子Ⅷ(activated coagulation factor Ⅷ,FⅧa)[17],还可以直接调节凝血因子,从而抑制凝血因子Ⅹ(coagulation factor Ⅹ,FⅩ)的激活[18]。由于年龄、性别、种族等的差异,不同人群蛋白S活性均存在差异,妊娠、分娩等也会影响蛋白S的活性,因而检测蛋白S时需考虑上述因素,必要时可二次检测,最大限度地降低误诊率[19]。本例患者出院3个月后复测蛋白S仍低,可排除分娩因素的影响,可继续口服华法林进行治疗。蛋白S缺乏可分为原发性和获得性,前者与遗传相关,后者可能与雌激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17]。遗传性蛋白S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疾病,是指PROS1基因发生突变后,蛋白S数量及功能异常而引起血栓形成倾向增加的一类疾病。其主要是点突变导致的,且不同的突变形式对于蛋白S的影响不同[17]。PROS1基因突变至今已检出300多种,可以应用基因序列检测技术检出[17],但仍有部分基因突变类型尚未被发现。所以对于获得性蛋白S缺乏需予以充分的重视,积极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排查发病原因。
3.2 围生期CVST的临床表现 CVST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根据血栓形成的部位、性质等临床表现各异。结合文献复习及研究显示,头痛是围生期CVST最常见的症状[20],还常表现为局灶性脑损伤,如偏瘫、偏盲、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癫痫发作也是CVST的常见临床表现[21],因此对于围生期合并子痫的患者更应警惕CVST的发生。CVST还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有的还可合并硬脑膜动静脉瘘[22]。CVST累及的部位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CVST累及上矢状窦者早期可出现颅内高压症状,还可表现为意识障碍,累及皮质者可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表现;CVST累及横窦、乙状窦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也可出现精神症状,若合并感染也可延展至颈内静脉、岩窦、上矢状窦等并出现相应的症状;CVST累及直窦者多病情危重,可出现意识障碍、高热、癫痫、脑疝等,甚至死亡;CVST累及海绵窦者多继发于感染,可累及双侧海绵窦,表现为第Ⅲ、Ⅳ、Ⅴ、Ⅵ对脑神经受损及海绵窦血液回流受阻;单纯累及脑深静脉者可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等;单纯累及大脑皮质静脉者,多表现为局灶性脑损伤,颅内高压症状不典型,也可无临床症状[23],临床上容易误诊。本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68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头痛者47例、癫痫者37例、偏瘫者23例、视物模糊者20例、意识障碍者19例、精神症状者3例,提示CVS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若有上述表现者应积极考虑此病。
3.3 围生期CVST的影像学特点 影像学检查在CVST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颅脑CT直接征象可表现为“条索征”“三角征”,间接征象可表现为“脑组织肿胀”“静脉性梗死”;MRI+MRV检查是诊断CVST的常用方法,静脉和静脉窦可呈现部分或者全部的充盈缺损;目前最新指南已不再强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确诊CVST的金标准,在临床中应注意其有创性和对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诊断的限制性[24]。本文文献分析结果显示,68例患者中累及部位为上矢状窦者42例、横窦者20例、乙状窦者18例、直窦者5例、下矢状窦者2例,提示CVST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以上矢状窦最为常见。对于疑似CVST的患者应早期行MRI+MRV检查,以早诊断、早治疗。
3.4 围生期CVS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因为CVST的临床表现特异性较差,所以对于出现头痛、癫痫表现的患者需警惕CVST,应积极行影像学检查以早期诊断,凝血四项、腰椎穿刺也可以很好地辅助疾病的诊断。对于围生期CVST,需与子痫、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相鉴别,此外,还需与脑出血、动脉性梗死、颅内感染、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相鉴别[12]。
3.5 围生期CVST的治疗方法 对于围生期CVST患者,积极抗凝是治疗的关键,此外还需降颅内压、抗感染、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以预防血栓进一步扩散。目前围生期CVST首选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分析原因为低分子肝素不能通过胎盘,不会增加胎儿出血的风险;其次,低分子肝素相较于普通肝素具有更高的抗Ⅹa/抗Ⅱa比(普通肝素为1∶1,低分子肝素为1.5∶1~4∶1),从而有更强的抗血栓效果,同时出血风险较小[25];此外,欧洲的一项前瞻性研究对CVST患者分别使用低分子肝素(34例)和普通肝素(32例)进行抗凝治疗,结果显示,普通肝素组住院期间死亡率高于低分子肝素组,提示低分子肝素在治疗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26]。国外研究显示,对于治疗前有出血性梗死的患者进行肝素治疗后,并没有出现新的脑出血,所以CVST伴少量的出血并不是抗凝治疗的绝对禁忌证[27]。本例患者颅脑CT提示左侧顶叶少量出血,但早期积极抗凝治疗并未增加该患者脑出血的风险,并且获得了良好的结局。CVST伴出血称为重症CVST[28],所以本例患者也属于重症CVST,对于早期抗凝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CVST患者,可以考虑行血管内治疗。有研究回顾了8例抗凝治疗无效后进行支架取栓术联合长期局部溶栓治疗的重症CVST患者,经血管造影证实其中4例血管完全再通,4例血管部分再通,术中无并发症,提示对于重症CVST患者,采用支架取栓术联合长期局部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29]。但本例患者由于其家属拒绝所以并未行血管内治疗。多项临床与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重症CVST与炎症明显相关[30-32],在《中国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22]中并未常规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CVST。但我国首都医科大学的1例病例报告提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CVST有效[33],所以仍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重症CVST的治疗方法。本例患者治疗过程中症状进一步好转,所以并未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综上,围生期女性如出现头痛、癫痫、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一定要警惕CVST,在诊治过程中注意排查患者的发病原因,如是否存在抗凝血酶Ⅲ、蛋白S、蛋白C缺乏,急/慢性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尽早行颅脑MRI、凝血等检查,早诊断、早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损伤。
作者贡献:祁诗沛进行文章的整体设计与构思,并整理资料、撰写论文;刘莎协助收集、整理资料;康蓓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修改,并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