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6-01王玮
王玮
(武汉市第七医院 感染科,湖北 武汉,430071)
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是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动态可逆过程,临床主要采用抗病毒治疗,其治疗时间较长[1]。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因肝功能受损,其免疫功能降低、消化吸收能力受阻,从而引起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合成显著减少,导致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加速疾病进展,可能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腹水等并发症,因此应给予患者合理的营养干预[2]。乙型肝炎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绝大部分患者对其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因而临床诊治时应给予其疾病相关的健康宣教[3]。基于上述内容,本研究考察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武汉市第七医院诊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纳入标准:① 符合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标准[4];② Child-Pugh分级为A级或B级[5];③ 意识清晰,认知功能正常;④ 患者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 合并肝性脑病、肝硬化;② 伴有甲状腺、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③ 合并恶性肿瘤;④ 免疫功能异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对象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2组的临床资料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见表1。
表1 2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全程干预3个月。护理人员为患者介绍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相关知识,使其强化对疾病的认知。帮助患者纠正日常不良生活习惯,叮嘱其应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更换药物或增加药物剂量。加强营养,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多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的食物,限制水、钠盐摄入量,忌食腌制、烧烤或油腻食物,禁止饮酒。
1.2.2 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 观察组患者给予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全程干预3个月。
1.2.2.1 营养干预 ① 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身体质量指数等状况,制定营养干预方案。叮嘱患者遵循高热量、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的饮食原则,多进食鱼类、牛奶、鸡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量约为100 g/d,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控制脂肪的摄入量,保持脂肪摄入量约占总热量的20%。② 控制钠盐、水的摄入量,食盐摄入量应≤6 g/d,对于合并水肿、腹水等症状的患者,应控制食盐摄入量≤500 mg/d,饮水量≤1 000 mL/d。③ 为避免患者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叮嘱其避免食用坚硬粗糙食物,保持细嚼慢咽;为避免血小板减少而引起出血,应忌食沙丁鱼、秋刀鱼和金枪鱼。食欲较差的患者可在日常饮食中适量添加食醋和柠檬汁等。
1.2.2.2 健康教育 ① 健康宣教: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健康手册,向其介绍乙型肝炎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临床预后等,叮嘱患者注意个人防护。② 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告知患者酒精对肝脏的损伤,叮嘱其禁止饮酒,避免加重肝脏损伤程度。叮嘱患者少食多餐,每餐以八分饱为宜,忌食腌制、烧烤或辛辣油腻食物。③ 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指导其进行羽毛球、游泳、乒乓球和太极拳等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为每次30~45 min,每周3~4次,运动强度和时间以患者耐受为宜。④ 心理干预: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角度与其耐心交流,帮助其疏解内心的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⑤ 用药指导:告知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切勿自行更换药物种类或增加药物剂量,告知患者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避免其担忧害怕。
1.3 观察指标
1.3.1 营养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型号:7600)测定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和血红蛋白(Hb)水平。
1.3.2 体质状态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记录患者的上臂肌围(MAMC)和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使用皮褶厚度计测定TSF,即鹰嘴与肩峰连线中点的皮下脂肪厚度;上臂围(MAC)即测定尺骨鹰嘴与肩峰连线中点水平的上臂围度,MAMC=MAC-3.14×TSF。
1.3.3 肝功能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3个月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测定其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
1.3.4 满意率 于护理3个月后采用自制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满分100分,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护理前,2组的各项营养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护理3个月后,2组的ALB、PAB和Hb水平均较护理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营养指标比较
2.2 2组护理前后体质状态比较
护理前,对比2组MAMC、TS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护理3个月后,2组的MAMC和TSF均大于护理前(P均<0.05),且观察组的MAMC和TSF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护理前后体质状态比较
2.3 2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对比2组在护理前的血清AST、TBIL和ALT水平,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均>0.05);护理3个月后,2组的血清AST、TBIL和ALT水平均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见表4。
表4 2组护理前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2.4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30例、满意14例、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率为88.00%(44/50);对照组中,非常满意18例、满意17例、不满意15例,护理满意率为70.00%(35/5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χ2=4.882,P=0.027)。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若控制不佳,可逐步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等。肝纤维化临床表现为肝区不适、食欲不振、疲倦乏力等,其是一种可逆的病理状态,特征为纤维结缔组织和细胞外基质沉积,从而损伤肝脏组织结构[6]。因此,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在护理3个月后的ALB、PAB和Hb水平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营养状况。这可能是由于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其疾病认知水平,叮嘱患者注意个人防护,切断病毒传播,减轻其心理负担。护理人员还指导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有氧运动,提高其机体免疫力。此外,护理人员对患者行营养支持,为其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控制水、钠盐摄入,多进食牛奶、鱼类、豆腐等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少食油腻食物,提高机体营养状况[7]。本研究中,观察组在护理3个月后的血清AST、TBIL和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肝功能。这可能是由于给予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其机体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从而促进肝细胞修复,提高肝功能水平。健康教育中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并告知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其肝功能恢复。本研究中,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的MAMC和TSF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够改善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体质状态。观察组经护理3个月后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也证实营养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模式。究其原因在于采用营养干预可通过指导患者合理膳食,保障机体能量供应,维持肝脏正常结构与功能,延缓肝纤维化进程,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教育过程中采取心理干预能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并提高治疗配合度,从而促使其护理满意率得以提升[8]。
综上所述,营养支持联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肝功能水平,改善其机体营养状态和体质状况,且提升护理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