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的本体与教育的自觉

2021-05-31周斌

现代教育科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

周斌

[摘要]教育的基本问题——教育是什么,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不容回避的问题。探讨教育的本质,就是把握教育的发展规律,充分理解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使教育科学的疆域与界线更加系统化、明确化。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教育观弥合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张力,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使教育活动走向自觉,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教育哲学;马克思主義实践哲学;教育实践;教育自觉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21)02-0028-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0.02.006

教育的本质是为社会培养人的一种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活动——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基层学校中的校长若能正确理解这个问题,坚持全面育人的理念,对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办学效率,尤其是在疫情条件下把握住以学生健康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就能够为提升其核心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弄清教育是什么,对于改善教育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促进教育现代化,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哲学的本体观

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研究领域的人曾采用过无数的方式,对教育加以定义以探究教育的本质。目前对教育本质的讨论趋向于多样化,实现统一的难度越来越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探讨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充分理解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本质区别,把对教育活动的研究限定在科学的范畴内,使教育的疆域与界限更加明确,进而达到专门化的研究水准。在众多对教育本质的探讨中,卢梭及杜威等人的观点对当今教育哲学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教育工具论

卢梭在《爱弥儿》、彼得斯在《伦理学与教育》中以人本主义的观点、思维方式论述教育,并在其观念的引领下开展教育实践,教育带上了工具论的色彩。所谓教育工具论,就是把教育看作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个人为存在、延续、进步而获得某种素质,并在未来的社会中能过上幸福、完满生活的工具。它包括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部分:以教育为目的服务、教育就是其自身。教育的工具性是通过教育的作用及产生作用的过程反映出来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关于教育的论述表明,他认为教育是一种工具,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哲学家和军人。哲学家执政可以建立至善至美的国家,有了军人的培养就有了国民整体的高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筛选人材,其次是设计教育内容和按受教育者的年龄段逐步提升的课程系统:先学习音乐和体育,然后学习知识,如算术、几何、天文等,最后阶段学习哲学。柏拉图倡导的教育模式被后世称为博雅教育,培养出的是希腊城邦所需要的自由人。《理想国》的精华部分至今仍对教育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教育工具论主张教育要注意4个方面的规则,这在夸美纽斯的相关论述中有过清晰的表述。一是适应自然的原则。把教育过程看作是园丁栽培植物、大鸟哺育小鸟的过程,重视教与学之间的呼应,注重学生经验的积累。二是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独立实体的审视。审视手段要随实体的变化而变化,突出个性化教育。三是提高教育的工具性。使教与学能够迅捷、简明、便利地达成预期目标。四是教育要体现出艺术性。即根据儿童成长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地设计好教的程序,有机地把学习机理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愉悦地学习。总之,教育工具论把教育看作人成长过程中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二)教育生活论

教育工具论把课堂看作是车间、作坊,把教育过程理解为一种技术培训过程,试图用一种完美的技术来控制这个过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它通过对教师行为方式的技术设计来控制学生的活动。如此,学生会受到来自知识、教师的多重控制,教师还要受到教育专家的控制。这使整个课堂变成了一架高效运转的机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联系变成了物与物之间的机械运动,人的感情与创造力被扼杀了。恰如卢梭所言,教育工具论使教育变成了儿童心灵的屠宰场。教育工具论在道德层面犯下两条“罪恶”:一是为儿童设计了美好的未来,但却是遥不可及的;二是抹杀了学生在教室里、课堂上的的尊严与价值。物极必反,否定教育工具论的呼声开始高涨。

教育生活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他认为教育即生活,生活主要指人的生长;生长是对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种改组与改造既能提升经验的意义,又能加速体验经验的进程。杜威的主要观点大致包含3个方面:一是否定了教育目的论,将教育思维直指向教育过程。二是对教育过程的思考。除了从心理学角度作技术性研究之外,还必须认识到教育过程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具有社会性意义。三是在对教育过程的探究中要将价值研究作为改造教育的起点。总之,杜威从伦理的立场、存在主义的本体论立场、人本主义的心理学立场等方面出发,使教育的意义语境趋于完善:教育的意义不是生活的预备,而是儿童真实的生活过程。这是当前研究教育问题的逻辑起点。教法问题、课程问题、规章制度等问题的探讨必须围绕尊重个人在真实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来展开。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教育观

杜威认为教育是哲学的实验室。在教育哲学的实验室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教育观大致有以下4个方面的特征。

1.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思想,把实践放在首要位置上,并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实践是人类全部认知理论的基石,教育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必然要以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思想为指导。马克思将实践确立为人类认知理论的出发点,是基于实践的内在规定性——感性活动是实践的先在基础,即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把感性活动作为理解教育的基础,按照教育的内在规定性及现状开展实践。只有通过人的感性活动及其发展生成的感性客体,实践成果才能真正地解释世界,完成对世界的改造,促进人类的进步。

2.生活世界是教育的源泉。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是建立在实践活动基础之上的。实践之所以具有本体论意义,是因其凸显了人的存在本质——人的全部社会活动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主体的人是历史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以生活实践为统一的基础,因此生活实践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人在实践中形成了能动性,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行动史。生活世界是教育的“在先被给予”的世界,更是一个直观的、奠基性的世界,教育主体通过教育行动建构了交互的主体间性关系,即相互影响、实践生成、共同发展的教育生活世界。正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所主张的,人的实践能力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过程性的,生成性是其主要特性。实践活动就是人性生成和发展的活动。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生活实践来把握教育的生活世界的真意,才能正确掌握教育实践的内涵。

3.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根本归宿,也是教育成就人的真正意义。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根本旨趣在于对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人的异化问题、社会问题的探索,指向改造世界和解放人类自身的路径。这也是教育实践哲学的特质。赫尔巴特提出了实践哲学的教育论,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的兴趣、知识与能力,促其形成主动探索的精神,来保护与改造国家,也改造教育自身。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不仅指向全人类的幸福生活,也指向教育实践的最高境界与追求——使个体具备实现自身发展和创造社会价值的素养。个体应为自我幸福生活而不断地开拓生活的疆域,创造社会价值,进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4.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教育观弥合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张力,使理论与实践紧密融合。教育实践活动必然要体现各种思想,通过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予以实现。这种设想的前提是: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道德的培养,都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因此,教育實践活动既是教育理论的现实化过程,又对教育理论具有返照和映射作用——只有在教育实践中经得起检验的理论才具有真正的指导价值。

综上,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教育观吸纳了人类教育的智慧,贴近生活,贴近教育实践,为教育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观育教育的自觉

在当前的疫情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教育观充分显示了其正确性、科学性,使教育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时,能沉着应对,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适应儿童的成长期待,充满生机与活力。教育管理过程中展现出的辩证思想,使教育展示出真正的自觉。

(一)引领教育回归生活,育生命的自觉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的中心。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也就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应当把环境的阻力转化为动力,应当培植学生的生活力,使之向上生长。恰如叶澜教授所说: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疫情条件下,教育家们的思想变成了指导实际行动的指南。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日本关注学生的生活是从饮食开始的。日本政府制定的《学校给食法》规定了教育的责任主体及经费保障、“给食”场所与设施设备,形成了“生产—制作—配备”的供应链,强调“给食”的教育功能,开设“教科外学校活动”(包括学生对食材、营养、传统饮食文化等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全体参与配食、就餐和清扫过程,以感恩自然之馈赠)。这样的给食教育构成了德智体三育的基础。

生活是个伟大的先生,它会告诉我们哪些是应当做的,哪些必须先做,哪些可以后做;哪些要暂时做,哪些要持久地做。健康是生活的需要,是人类低层次的追求。在培养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健康第一的育人准则。健康对于学生个体来说是最基本、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用数字1和一串零来表示健康教育和其他教育间的关系,那么数字1便是健康教育,一串零便是其他教育。有了1,其后的一串零才有意义;没有了这个“1”,一串零便亳无意义。这就是健康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辩证关系。生活会使生命的自觉更加鲜活,更有深度和内涵。战疫过程中,无数“逆行者”的动人故事会让理想信念教育变得可感、可知、可爱,防疫知识成为规则教育活生生的教材。守规则既是人格健全的表现,也是有担当、负责任意识的外显。疫情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生命体验的大课,使之深深感悟生命的尊严和可贵。

(二)引领劳动教育回归生活,育劳动实践的自觉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此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做出了全面部署。但基层学校在落实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劳动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学生的体力、动手能力明显不足。

防疫期间,学生的活动空间相对被压缩,居家时间相对增多,要强化学生的体能锻炼意识,使之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抗疫活动,成为家庭和社区的小帮手。由此,劳动教育就自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也走进了对劳动教育的管理活动之中。

要让劳动回归教育,培育学生劳动实践的自觉性,建立起学校的劳动教学体系就具有了充分的必要性。这个体系应该包括以劳树德、以劳强体、以劳增智、以劳育美等模块和形式,以实现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最终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培育劳动实践的自觉,就要建立起家庭、学校、社会的共管机制。其中,家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学校发挥着指导作用,社会发挥着支持作用。由此,学生的家庭劳动实践日常化,学校劳动实践规范化,社会劳动实践多样化,学生劳动实践的自觉性等就落到了实处。

在学校培育学生劳动实践自觉性的过程中,处理好劳动和学习的关系是紧要的一环。辩证地认识劳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促进学生劳动实践自觉性的关键性的一步。首先,要看到它们之间的不同。这里所说的劳动主要指体力劳动,是手脑并用的、安全适度的,能强化学生实践体验的。所说的学习指的是静态的脑力劳动,以认识事物和培养分析、判断、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这两者的实践与活动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但在错误教育观的引导下,两者间的对立日趋明显,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劳动教育被贬低,脑力劳动被抬高,使两者间失去了平衡。本次疫情使人们看到了两种劳动的不同,更看到了两种劳动在价值观方面的高度一致。例如,医护人员的技术性劳动和社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性体力劳动,都是为了人民的健康平安在付出,都体现了劳动的价值。又如,学生在家洗碗筷或衣物,可以视之为学习溶解知识的延续或具体化。了解到这一劳动过程中洗涤剂发生作用的具体原理,能使学生了解还原这个原理所需要的设施和操作过程。由此,真正完成了一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自然也就达成了。

(三)实施混合式教学,培育教师创新教学的自觉性

混合式教学是指能将传统教学的优势与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既有教师引导、启发和监管教学过程的优势,也有尊重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线上学习过程的优势。这种教学模式在疫情前要推广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对线上学习总是不放心的,认为小学生学习能力、自控能力有限,线上教学保证不了质量。疫情的爆发迫使学校必须进行教学方式改革,以适应学生居家学习的需求。

一种混合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引领式学习;一种是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选时间、地点、方式和进度,开展线上自主学习。融合这两种方式的优势的关键在于设计得当、教学有效。由此可见,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前提在于教师善于创新。从管理层面上看,就是要培育教师教学创新的自觉性。

1.让教师成为动态教学资源的创新者。传统课堂中,教师是静态资源的调度者,主要是向学生传递书本上的相对静止的知识。但线上教学对信息化程度的要求更高,教学资源更鲜活、多样化。因此,教师要利用动态资源进行教学创新,必须抓住教学内容的实质,从不同视角引领学生观察、分析、归纳事物,使书本资源与网络资源互为补充,融合成综合性的教学资源,更具灵活性。同时,利用学生团队的网上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盲点、难点,借助学生自身拥有的资源来提高教学质量。

2.引导教师摒弃个体教学观念,成为教学团队中的一分子,养成集体创新的意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项独立完成的工作,相对封闭。以往,虽有教师间的相互听课活动,但也仅是经验交流与借鉴。线上混合式教学需要团队成员间开展深度合作,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是教师个体无法单独完成的,必须以团队教学为基础,团队成员间相互沟通与协作,教育资源的有效性、整合性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成为在线课程的“资源”,积极参与微课脚本录制、导学案的设计、教学评价等活动,不断吸取教学智慧,完成团队教学创新的目标。

3.在变与不变的教学实践中形成教师教学的创新自觉性。教育实践是丰富多彩的,疫情条件下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产生了更多的非常规性课题。培育教师教学创新的自觉性对解决这些问题极为重要,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好教学中的“变”与“不变”。防疫期间的线上教学在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都同以往的线下教学有了较大的变化,但教育的对象、目标、内容等均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大的方面来看,依然是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中依然要坚持新课标要求下的能力发展、坚持教与学的辩证统一、坚持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发展。这种坚持就是一种创新,就是让混合式教学按照预设的轨道前进,形成特色化的教学。与此同时,对网络技术的充分运用使教学的时空发生了变化,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既要有学生的感性体验,又要促进学生的知识构建;既要关注师生间的互动,又要关注学生间的互动;既要注意课前的准备,又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性体验;同时,还要注意教学环境与评价的设计。这些都为教师提升教学创新的自觉提供了崭新的舞台。

三、教育自觉理念引领下的人的发展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

提到教师的专业,人们往往会认为就是指教师所教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知识。这种理解显然窄化了教师的职责,教师有讲授学科知识的职责,更有全面育人的职责。因此,教师的专业应该理解为:把握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规律,获得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专业知识,创造性地变革教育与教学,使教育与教学既能适应儿童发育的要求,同时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把握好学生身心健康规律以提升教育教学水准,用生命自觉的思想去推进爱的教育。爱是教育的力量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有些教师年复一年地进行教育教学,但没有产生过教育的乐趣,也没有产生过爱的涌动,平庸地度过一天又一天,就是因为没有把握住教育的真谛。把握了这一真谛,教师就会把谋生与事业发展充分联系起来,找到工作中的幸福感,根据生命发展的需要自觉地开展个性化教育,发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2)把握学科知识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就是要让教师在勤奋学习、充实自我的过程中把自身打造成有“底气”的教师。例如,道德与法制学科教师除研究透该课的课标、结构、观点、方法、践行途径以外,一定要多读一些书,与大师对话,找到教育理论上的支撑点,回味实践中的感受与做法,让教师们的学历、经历、阅历有机地融合起来。(3)创新性地变革教育教学以推进教师的成长,就是让教师像教育家一样追求创新和卓越。教育家是教育事业的“有心人”,既能按育人规律巧妙地实施教育,还能通过科学研究取得教育教学上的突破。这就是要用科研中取得的一串串“珍珠”式的突破成果,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风格。这能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现实。

(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的自觉进程中,要把生命的自觉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生命的自觉不仅关注一般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而且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追求的是学生身心的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德智体美劳的和谐统一。在学生道德灵魂升华的过程中,“爱”是品行端正的重要表现。我们倡导关爱生命、关爱一草一木、关爱小动物,关爱父母、同学、老师,关爱班集体及学校,爱祖国、爱人民;同时延伸实践,养成一种良好的行为、思想品德,进而养成一种学习与劳动、艺术与事业、科学与创新的生活模式。如此,对学生来说,教育自觉就是人生的一把钥匙或生活世界的一座桥梁。学校、校长、教师用教育的自觉为学生创设了有利的成长环境和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孩子如果有了昂然向上的志趣,他们的活动就会被健康的情趣包围着,那就根本不用担心孩子的未来,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更没有兴趣去从事不健康的活动,孩子变“坏”就成了是不可能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沈曙虹.自觉:教育本体价值提升的基础[J].教育科学论坛,2012(01).

[2]毛丫頭的博客.教育哲学对话——教育本体论[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a2cc1d0100v2ib.html.

[3]高伟.回归生存本体的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01).

[4]齐珊.自由之人如何养成?——教育思想史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02).

[5]胡君进.历史构图与方法图景:探寻教育史的本体与写作[J].基础教育,2018(05).

(责任编辑:刘新才)

The Noumenon and Consciousness of Education

ZHOU Bin

(Huida Primary School in Chaoyang District of Changchun City,Changchun, Jilin 130021, China)

Abstract: The basic problem of education -- what education is, is an unavoidable problem for contemporary educators. 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is to grasp the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nd other social activities, and to make the boundaries and boundaries of educational science more systematic and theoretical. Marx's educational view of practical philosophy Bridges the tension between educational theor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he clos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makes educational activities move towards self-consciousness and cultivate a person with all-rou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educational philosophy; Marxist Practical Philosophy; educational practice; consciousness of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之我见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关于聋哑家庭幼儿的教育实践与反思
高校图书馆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策分析
公有云平台在信息学科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