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塑待变

2021-05-31曹彦君

21世纪商业评论 2021年5期
关键词:氢能燃料电池重塑

曹彦君

“未来十年,氢能燃料电池将是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重塑能源集团董事长林琦说。

他认为,燃料电池的进程将由四大关键事项所左右:建立规模化制氢用氢的绿色能源体系;基于场景需求的基础设施投资,以加氢站为代表;持续开发和验证新的、真正创造价值的可商业化场景;整车平台、供应链体系等产品技术的关键突破。

这正是重塑努力的方向,它有机会成为第二家登陆科创板的氢燃料电池企业,其上市申请已获得上交所受理。

截至2020年9月,重塑旗下共有52款搭载重塑氢燃料电池的车型进入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数量仅次于国内首个登陆科创板的氢燃料电池企业亿华通,位列第二。

林琦将“破”字作为2021年的关键词,中石化资本等国有资本加持下,重塑的愿景很美好,但要走的路也很长。

渐入佳境

重塑集团成立于2015年,现在研发团队约200人,团队规模超过600人,有8-30年的燃料电池专业背景经验,总部位于上海,在常熟和佛山有两个制造基地。

从成立之初,重塑开始自主研发,包括 30kW 燃料电池系统开发、燃料电池客车及物流车动力系统的研发,同时承担一些政府课题项目。不过,林琦回忆,起初团队还看不见燃料电池的前景。

到2018年,重塑完成了两款燃料电池系统产品的开发,Caven3 系统额定功率 32kW, 质量功率密度为 237W/kg,适用轻型车辆应用场景; Caven4 系统额定功率为 46kW-50kW,质量功率密度为 301W/kg,性能得到提升。

2018年成为重塑的一个转折点。

林琦表示,这一年行业进入加速度,大众对燃料电池、氢能有了越来越多认识,重塑对于技术的投入,也从燃料电池系统的设计、控制、仿真、集成和安全等核心技术,拓展至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

重塑也开始有了汽车领域的出货量,2018年燃气电池系统销量为39套,市占率约为2.55%。

2018年到2019年,隨着市场逐渐成熟,重塑的增长速度惊人。燃料电池系统销量跃升至1162套,远高于亿华通的498套、清能股份的近400套,市占率也迅速上升至42.46%。

营收随之大幅增长。2019 年,重塑营收6.94 亿元,同比增长346.05%,2017-2019年之间的复合增长率达 74.33%。

在组织架构上,基于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重塑形成了三个聚焦技术细分领域的子公司:重塑科技专注燃料电池系统,上海韵量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电堆和膜电极技术,上海磐动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专注电力电子领域。

招股书称,截至 2020 年 9 月末,公司共取得67 项专利,实现燃料电池系统相关产品低成本、长寿命、高经济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环境适应性和快速迭代等核心技术竞争力。

主打交通

从业务构成来看,目前重塑的主营业务收入为燃料电池系统,占比超过销售收入的90%,其他业务包括燃料电池系统分总成及零部件产品,以及为部分客户提供样机开发等工程应用开发服务。

重塑的产品主要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围绕车用场景,包括市政服务大型客车、城际高速运输等。

林琦解释道,一个典型的应用场景,是2019年开始出现在上海浦东的货物配送车,日常工作是进行卸货和装货。“如果在京东下一个单,很可能第二天送到小区的车就是燃料电池汽车。”他说。

目前,重塑的主要客户集中在商用车领域,为多款车型提供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东风汽车、宇通客车、申龙客车、中通客车等。汽车领域之外,重塑也在探索其他商用场景,例如在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开展燃料电池技术的应用开发。

招股书称,重塑燃料电池的应用地区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华北、华中,以及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外市场。林琦4月中旬称,重塑在全球推广应用燃料电池的汽车车辆,超过2700辆,累积行驶里程超过6000万公里。

2020年前9个月,重塑的最大客户为五龙汽车,其销售收入占重塑营收的51.98%。

第二大客户名为广东国鸿重塑能源科技的公司。国鸿重塑是重塑股份的参股公司,2016年由重塑股份与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重塑的股权占比为49%,林琦则是国鸿重塑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总经理。

同时,国鸿重塑还是重塑股份的前五大供应商之一。2017-2019年,重塑股份向国鸿重塑的采购金额分别为939.9万元、1.27亿元和1.65亿元,占采购总额的4.94%、47.3%、41.31%。

近年来IPO公司中,供应商兼大客户的情形并不少见,但其商业合理性和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探究。有经济学家评论说:“一旦主要供应商和大客户发生重大经营变动,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2020年3月,重塑能源的上市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其已完成多轮股权融资,累计融资金额约为18.31亿元。2019年8月,中石化资本入股重塑股份,成为其最大机构股东。

重塑最近一笔融资发生在2020年9月,金额为7.57亿元,其估值也逐渐从2019年的20亿元飙升到2020年底的80亿元左右。

成立6年来,重塑始终处于亏损状态,并且呈现逐年扩大趋势,侧面显示出了对于上市融资的迫切。

2017-2019年,重塑净亏损分别为3290.99万元、9864.38万元和2.44亿元。目前的上市公司,包括亿华通、普拉格、巴拉德等,都处于亏损状态。从2017年至2020年9月,公司累计研发投入 4.19亿元。

钱荒待解

重塑股份拟以IPO募集资金20.17亿元,其中5.98亿元用于建设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建设项目,6.69亿元用于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研发项目,剩余7.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其中,补充流动资金是所有募投项目中数额最大的,占比达37%。

产业政策不断调整,新能源企业受到的融资待遇阴晴不定,融资难问题日益突出,“钱荒”是新能源企业频繁冲刺A股的主要原因。

有分析认为,目前燃料电池产业处在早期,企业投资回收期未到,前期研发成本尚未摊销完毕,后续订单还要靠烧钱喂养。

据统计,2020年,氢能行业共发生48起融资事件,企业融资金额超60亿元。相较于2019年64起融资、融资金额超90亿元,2020年的投融资次数总量和总金额均少于2019年。

重塑的资产负债表,一样反映出资金困难。2018和2019 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 1.82亿元、7.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17.25%、110.43%。2020年9月末,应收账款上升至7.03亿元,高达同期营收的427.71%。

招股书称,受燃料电池汽车行业补贴政策影响,行业整体回款时间较长。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预计公司未来应收账款规模可能进一步增加。

重塑股份主要客戶销售收入。单位:万元

此外,国家补贴政策的变动,也与重塑的未来息息相关。

2020 年 1-9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4亿元,较 2019 年同期规模大幅萎缩,主要受行业补贴政策制定周期等因素影响。2020年,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同比下降57.5%和56.8%。

行业正在翘首以盼转机的出现。

2020 年 9 月,财政部等五部门下发《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补贴政策从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转为以“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

该政策目前仍未落地。行业内对这一政策抱有较大的期待,认为其落地之后,燃料电池产业规模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等待新政落地的同时,重塑并未停止脚步。

重塑正将目光瞄准商用车领域中的重卡,并计划以重型卡车应用为导向,打磨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相关技术。据统计,中国重卡市场的全年销量是162万辆,占全球重卡销量44%,重卡占中国道路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目前正在准备进入,这是我们觉得特别有优势的市场。”林琦说。

未来,重塑将持续研发提高耐久性、环境适应性和低成本的关键技术;在应用上,也准备整合优质资源,与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建氢能产业生态和闭环。

“我们自己是做燃料电池系统,给用户交付的是燃料电池汽车,汽车这一链条有很多事情要做;在场景方面,也需要我们和能源端、产品端、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通力合作,才能打开氢能应用的局面。”林琦说。

路还很长,即便等到上市的那一天,他和团队,也就可稍稍松一口气而已。

猜你喜欢

氢能燃料电池重塑
氢能“竞速”
氢未来
“双减”正加速重塑教育出版
新春特辑:我们的“重塑”
重塑未来
定位“零碳载体” 政府牵头发展氢能
撞色拼接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汽车制造商助推燃料电池“加速”
氢能到底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