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话提示语”的教学策略

2021-05-31冯晓莉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4期
关键词:红头老屋自然段

冯晓莉

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编入了许多故事类课文,精彩有趣的对话使课文变得生动活泼。为了体现各个角色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作者在描述对话时还用上了很多提示语,形象地揭示了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对话提示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形式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并学会对话提示语的用法是教学的一大任务,也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认识对话提示语的类型

对话一般由提示语和引语两个部分构成。提示语,顾名思义就是提示说话者的神态、动作、语气、语调的词语,是说话者性格特点的直接表述;引语,则是说话者所说的话。认识对话提示语的不同种类,有利于学生掌握其表达形式。

《小狗学叫》中的对话提示语形式较为丰富,在初读课文后,教师可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所有角色的对话,然后把它们归类整理,提炼出对话提示语的四种方式:(1)拉车式,即提示语在引语之前,如:“它们对它说:‘你怎么不叫?”(2)推车式,即提示语在引语的后面,如:“‘不难,容易极了……小公鸡又喔喔喔地叫起来。”(3)挑担式,即提示语在两句引语的中间,如:“‘咕……小狗学着杜鹃叫,‘咕……”(4)隐形式,即没有提示语,如课文的第3~8自然段。归类以后让学生读一读,细心的学生就发现这些对话提示语后面的标点符号也各不相同:拉车式的提示语后面跟的是冒号,推车式的提示语后面跟的是句号,挑担式的提示语后面跟的是逗号。

为了加深对提示语的印象,教师让学生在其他课文中找一找关于对话的部分,学生欣喜地在课文中找出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对话,然后兴致勃勃地读了起来。

二、关注对话提示语的作用

课标对三年级学生提出了“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阅读要求,对话提示语所处的位置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因此,对话提示语的教学就要关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在读读想想中体会对话提示语所起的作用。

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第2自然段是老屋说的一句话,采用的是“引前提后”的形式,突出的是老屋说话时的内容,与课题相呼应,后面的提示语则是补充说明它说话的语气和动作。第3自然段是小猫说的话,采用的是“提中间引两边”的形式,小猫先声夺人,把挽留老屋的话先说出来,再说出原因,让读者感受到小猫的着急。第4自然段是老屋说的一句话,采用“提前引后”的形式,细读提示语中老屋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可以感受到老屋年纪大、视力不好等“老”的特征。在《一块奶酪》中的第8自然段,就出示了一句话,并没有提示语,那这是谁说的话呢?联系上文内容不难看出,这是蚂蚁队长在说话,是它在命令大家分散开。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的“词句段运用”栏目中也出现了对话提示语在句子前、中、后三种不同位置的练习题。如此,通过读读想想,学生对提示语的形式和所起的作用就更加熟悉了。

三、理解对话提示语的意思

课文中各个角色的对话都体现各自独特的个性,对话的内容反映了课文的中心,也推动了课文情节的发展。在品读对话时,如果理解了对话提示语中凸显角色性格的关键词语,体悟出角色的个性特征,那么对课文的内容就会有更加深入的感受。

《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文的有趣之处,就在于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向学生描述了两只蟋蟀之间深厚的友谊。课文第8~15自然段描写的是红头遇到危险时两只蟋蟀的对话。教学时,教师让学生用两种颜色的笔分别画出两个角色所说的话,从红头的对话提示语“拼命地叫起来”“哭起来”“悲哀地说”以及其中一句没有提示语,可以看出红头突然遇到意外情况时的害怕、惊慌、悲伤的心情,而青头听到红头的呼救后连忙展开营救,从它的对话提示语“急忙问”“一骨碌爬起来”“跳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可以看出青头的心情从着急转为镇定,对话提示语把两人心情的变化清楚地显现了出来。红头遇险时,青头的境地实际上也很危险,当它听到红头被大黄牛吃进嘴里时,焦急万分,蹦到牛身上却被牛尾巴扫到了地上,但是它不顾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可以看出它把朋友的生命看得比自己还重要,它跳上牛背大声地给红头出主意、安慰朋友,这些提示语将一个关心同伴的“好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

通过解读提示语,学生逐渐读懂了课文,也走进了故事主角的内心,体会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

四、讀懂对话提示语的内涵

在教学含有较多对话的课文时,教师可以把对话提示语作为朗读课文内容的突破点,引导学生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处境和思想感情,在具体可感的语境中读懂其内涵。

《灰雀》讲述的是列宁遇到了捉走灰雀的男孩,经过交谈后,男孩主动放飞灰雀的故事。在朗读对话时,教师可以抓住对话提示语,把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来。如第7自然段中含有“自言自语”一词,教师提示学生思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学生联系课文的语境,马上就明白了“自言自语”看似是列宁自己和自己说话,其实是故意说给旁边的小男孩听的。如此第10自然段中含有“肯定”一词,联系前面列宁所说的话,可以看出列宁听到灰雀会飞回来的喜出望外之情感染了男孩,令男孩下定决心改正错误。再如第12自然段的对话提示语描写的是列宁的动作和神态,说明他对男孩的诚实感到欣慰,他没有问男孩原因却故意去问一只鸟儿,那是他在保护男孩的自尊心。

为了更好地读懂对话,教师在课堂上还常常会采用分角色朗读法,可以另外让一名学生朗读对话提示语,也可以让学生不读提示语,直接把提示语中所含的神态、动作等在朗读对话时表现出来,学生的感悟能力在朗读中就会逐渐提高。

五、迁移对话提示语的用法

在生活中,大部分的交往都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但是学生在描写学校生活的习作中,关于对话的描写往往习惯于使用“某某说”这种不加修饰的提示语来表示,使得所写的习作平淡单调。因此,及时迁移对话提示语的用法,对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如教师在课堂上请两名学生模拟表演生活小场景:下课了,甲同学因为走得急,不小心碰翻了乙同学的铅笔盒,教师让学生仔细听他们的对话后把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写下来,并用上恰当的提示语。结合《一块奶酪》一文,教师用多媒体出示了提示语的四种表现形式,让学生仿写。很多学生马上下笔如飞,根据需要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提示语,如为了突出甲同学碰翻铅笔盒的过失,先写他的道歉,后写提示语,如:“‘对不起!甲同学连忙收住脚步对乙同学说。”在描写乙同学担心的话语时把提示语放在中间,如:“‘哎呀!乙同学着急地大叫起来,‘我今天新买的钢笔。”最后写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则运用了先写提示语后写话的形式,如:“老师拍了拍甲同学的肩膀和蔼地说:‘以后走路要慢一点。”但是也发现了一个通病:大部分的提示语后面都跟着“说”字,这样的表达就变得非常呆板。教师出示课文《一块奶酪》的对话范句,让学生体会到“宣布、嘀咕、下令、命令”等词语都是表示说的意思,甚至提示语中只用动作表示,而省略了“说”字,在学生明白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说”以后,教师让学生对自己所写的对话进行修改。

结合课文中的范例进行迁移练习,学生就能逐渐摸索出使用对话提示语的技巧,牢牢地掌握使用丰富多样的对话提示语的方法,描写的人物语言显得生动而活泼,所写的文章富有感染力。

如果把语文教学比作一部庞大的机器,那么对话提示语只是这台机器上的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它虽然很小,却也有它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它,而是要在教学中发挥它的功能。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刘 妍

猜你喜欢

红头老屋自然段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红头的牛肚子之旅
对话——推动情节 彰显情意
不倒的老屋
秋天
老屋
美丽的秋天
海边“水枪手”
在牛肚子里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