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哲学视域下 汉语成语语义结构多面性的意向性解释
2021-05-31丁芳芳
丁芳芳
摘 要: 语言是心智哲学与语言哲学的交汇之处。成语语义结构的形成是一种意识活动,意向性是形成的开端和必要条件,能够有效解释语义结构的多面性。意向性的改变必然使意识活动中的意向内容发生变化,意向内容的变化来源于意识活动的内容或内容的语言表达式的改变。汉语成语的语义结构的多面性是形成过程中意向性变化的结果。
关键词: 心智哲学 语言哲学 意识活动 意向性 汉语成语的语义结构
1.引言
成语意义一直以來是汉语研究的重点(马国凡,1985;刘洁修,1985;刘叔新,1982;王德春,1983,1990;孙维张,1989),虽然分析的角度不同,但都承认成语语义结构的概念双层性:“成语的重要特征,凭之基本上能同所有固定语区别开来的特征,是表意的双层性。”(刘叔新,1982)这种观点符合大部分成语的特点。从历时角度来看,成语的语义结构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其形成过程中有不同意义在起作用,形成复杂的语义结构(史式,1979)。
传统成语研究对语义结构多面性多为静态描写。在动态研究方面,一些学者从认知的角度提出成语语义结构双层意义——字面义和比喻义——之间转换的认知机制主要是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并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学实验进行论证。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概念双层性,即语义结构多面性生成的动因,还没有太多论述。本文试图用心智哲学的意向性这一概念解释汉语成语的语义结构多面性的动因。
2.意向性及与语言研究的关系
2.1意向性概述
德国哲学家布伦塔诺(Brentano, 1838—1917)将“意向性”引入现代哲学和心理学研究,被定义为心理现象的一种特征,由此将“人”同一切“物理现象”区分开来。胡塞尔(1969:168-176)提出意向性是意识的本质属性和核心内容,并且在他提出的意识现象学分析中,意向性问题是重要主题。美国心智哲学家、语用学家塞尔(J. Searle)将意向性这个概念引入语言意义理论之中,强调意向性是语言产生的基础,是言语行为的基本特征,认为语言意义的阐释必须考虑意向性。根据塞尔的定义,意向性的本质是针对性,“意向性是某些心理状态和事件的特征,它是心理状态和事件指向、关于、涉及或表现某些其他客体和事态的特征”(Searle,2006:65)。
意向性是意识活动的核心内容,一次意识活动不仅开始于意向性,还贯穿于这一活动的整个过程。意向性可被理解为“意识活动的一种‘工具,是意识识解事物、事件、事态时展现出的一种体现‘利己的取舍倾向,表现为意识活动中对对象的注意、过滤、选择、表征时的心理状态,并呈现判断、评价、表征的功能”(徐盛桓,2013:174)。从心理过程来说,意向性产生于给予对象注意时对“注意”进行分配、选择和定位的意识活动。在一定条件下,意识活动在分配注意、选择及定位时体现出某种观念,意向性是这种观念的反映。徐盛桓(2013)认为意向性反映出一种“利己”属性的观念,这一属性是人类心理的一种自然属性,即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自我意识,体现在各种场景下,试图采用最能“贴近”自我的形式和手段。“贴近”被解释为“可能从即时即刻的心境到习得了的文化风俗习惯、从物质利益到思想情怀”(徐盛桓,2013:174)。
2.2意向性与语言研究
Searle(2006)认为,语言哲学属于心智哲学的一个分支,意向性问题是心智哲学和语言哲学都注重研究的。言语行为与意向状态之间存在某种同构性,意义不仅是意向性的一种派生形式,而且意向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意义的可能性及限度。意向性是语言交流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言语行为中,说话人使用语言表达式,还表达意向,表达意向的手段就是语言表达式。人会发出某种声音或者在纸上画出某个符号,只有当人发出这些行为的时候带着某种意向,希望通过声音和符号传递出特定的信息的时候,这些行为才被认为是语言交流。话语本身没有意义,说话者在进行话语表达时的意向构成了话语的意义。意向性使话语不仅是从嘴里发出的一种声音而已,句子也不只是写在纸上的物理符号。在言语行为这一意识活动中,说话人的意向性转移到本身并无意义的声音与符号中,通过声音或符号表达各种意义,由此言语行为成为可能。
语言的意义是意向性的派生。塞尔区别了两种不同的意义:语句的意义和说话人意义。语句的意义是语句中的语言组成部分的意义;说话人意义是说话人在说出这个语句时持有的意图(Searle,2006:134)。说话人在意向性指导下说出话语,意向性就被转换成语句,这些语句不仅具有表达式本身的意义,还具有从说话人的意向性所派生出来的意义。所以,从人类意识活动的意向性特征把握语言的意义问题,心智哲学的意向性研究为语言运用及语言意义的生成提供心智方面的本源性根据。
3.汉语成语语义结构多面性的动因分析
Searle(1983)根据意向性对意义的分类——语句的意义和说话人的意义,可以对应汉语成语在概念意义上的双层性。这就是说汉语成语的字面义就是语句的意义,所谓的深层义是说话人的意义。意向性主要涉及意识活动的两个维度,即意向内容和意向态度。意向内容是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内容的语言表征方式,意向态度是说话人在一定语境下对听话人产生的心理感受。意向态度针对一定意向内容的说明,本质上是语言使用者在一定心理状态下和一定语境中对有关意向内容的意向性解释。所有语言表达都可理解成依据一定的意向态度对一定的意向内容做出的说明,因此意向性解释在语言表达中普遍存在。由此,在语言运用的意向性解释中,意识活动的意向内容与意向态度这两个维度得到了统一的运用。
成语也是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意向性可以有效解释成语的语义形成过程。成语语义结构多面性的形成过程主要涉及意向内容,意识活动内容可以理解为成语的意义,内容的表达式就是成语表达式。意向态度可以解释成语语义关于感情色彩意义方面的问题,这里不过多讨论。
在心智哲学里,语言为观察心智的“窗口”,正因为如此,心智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就在“语言”上交汇了(徐盛桓,2010)。认知语言学认为,意义即概念化,意义的形成过程就是概念化的过程,不仅包括概念化的内容,还包括概念化的路径。与意识活动结合起来,成语的语义结构就是意向内容,意向内容的形成是一种概念化的过程。意识活动的核心是意向性,应体现在成语语义结构形成这一意识活动中。
语言运用是一种意识活动,意识活动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徐盛桓,2012a,2012b)。意向性作为意识活动的一项核心内容,更是语言活动的开端和归宿(徐盛桓,2013)。
成语的形成首先应该产生意向性,即古人想讲述一个道理、表达一种观点、描述一个事件或行为或情况,然后选择不同方式表达。例如当古人想讲述某个道理的时候,可以选择用一个寓言故事表达,成语就是这个寓言故事的符号象征,如“刻舟求剑”;当描述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用这个历史故事中的关键词组合表达“指鹿为马”;当描写一种情况的时候,也可选择四个字组合成一个短语(养精蓄锐),也可以在前人的语言或言语文本(如诗词等)中找到相应的文字(水落石出)。这些四个字的表达式有的一开始(语源)就以字面义使用并沿用至今,固化后成为成语,有的一开始以字面义使用,后来产生深层义并固化成为成语规约义。
成语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以意向性为出发点,选择意识活动的内容与内容的表达式,也就是成语表征的概念与语言表达式进行搭配的过程,搭配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不变,最后固定下来的是成语。意识活动的本质和核心是意向性,如果意向性发生改变,就可能影响作为意识活动维度之一的意识内容,从而引起内容与内容表达式,同时是成语的概念化内容与成语表达式的搭配关系发生改变。例如,成语“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这个成语语义结构的形成开始于司马迁产生了想要将这个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意向性,意识活动中的意向内容就是这一历史事件,内容的语言表达是他写在《史记》中的这一段文字。后来有人提到这个历史事件的时候,意识活动的内容没有改变,但用一个四字短语“指鹿为马”作为内容的语言表达式,如:“此由邪臣擅命,指鹿为马,所以速秦之祸也”(《隋唐五代·晋书》),“秦本纪说赵高谲二世,指鹿为马,而赵忠、张让亦绐灵帝不得登高临观……”(《宋·后汉书》)等。意向内容没有改变,但与之搭配的语言表达式由一段话转换为四字短语。之后,当意向性再次发生改变,有人产生了想表达内容为“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的意识活动,选择“指鹿为马”这个短语作为语言表达式与意向内容进行搭配。虽然不能确定“指鹿为马”表示“颠倒黑白、混淆视听”首次出现的具体语源和朝代,但这一搭配经过不断的使用,最终固化为成语的规约义。
有的成语的语义结构形成过程与“指鹿为马”不同。如“养精蓄锐”,语出《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不如以现在之兵,分命大将据守险要,养精蓄锐。”它的字面义是养足精神,积蓄力量,字面义就是其规约义。也就是说,意向内容和内容的语言表达式之间的搭配保持不变。又如“刻舟求剑”,语源出自《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春秋·察今》的作者产生想要讲述某个道理的意识活动,这个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做事不能太过刻板,拘泥不知变通”,与内容搭配的语言表达式是以上语源材料文字。当后人产生讲述这样一个道理或描述这样的行为的意识活动时,意识内容没有变化,但选择了四个字的短语“刻舟求剑”作为内容的语言表达式。
从意向性角度看,这三个成语语义结构形成过程的差别在于,“养精蓄锐”的意识活动的内容与语言表达式的搭配没有变化,成语规约义就是字面义;“指鹿为马”的意识活动的内容与语言表达式的搭配经历了两次改变,最开始是表达式由段落变为四字词组,而后内容变为不同于字面义的规约义。“刻舟求剑”的意识活动内容与语言表达式的搭配发生了变化,只有内容的语言表达式的一次改变,内容保持一致。
4.结语
在意向性的作用下,成语的语义结构形成经历由语源到字面义,再到深层义,字面义或深层义固化成为成语规约义的过程。这是一个意识活动的过程。意向性的改变必然使意识活动中的意向内容发生变化,意向内容的变化来源于意识活动的内容或内容的语言表达式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有的成语没有形成深层义,字面义就是规约义;有的成语字面义背景化而字面表达式仅作为符号象征,深层义直接来自语源。但形成过程总是有一个从第一次使用的概念到固化为成语规约义的过程,不同成语的差异在于经历的意识活动的过程不同。
参考文献:
[1]Husserl. Formal and Transcendental Logic[M]. Cairns, D., trans. The Hague: Nijhoff,1969.
[2]Searle, J. Intentionality: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M]. London: CUP, 1983.
[3]刘洁修.成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刘叔新.固定语及其类别(语言研究论丛第二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
[5]马国凡.成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6]塞尔.心灵、语言和社会——实在世界中的哲学[M].李步楼,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7]史式.汉语成语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8]孙维张.汉语熟语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9]王德春.词汇学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10]王德春.语言学通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11]徐盛桓.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J].外国语文,2010(5):30-35.
[12]徐盛桓.心脑关系:语言研究的新视角[R].徐盛桓从教五十周年系列讲座.华南师范大学,2011.
[13]徐盛桓.从心智到语言——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的方法论问题[J].当代语言研究,2012a(4):6-10.
[14]徐盛桓.從“事件”到“用例事件”———从意识的涌现看句子表达雏形的形成[J].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b(4):137-144.
[15]徐盛桓.意向性的认识论意义——从语言运用的视角看[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2):174-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