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为眼解读《山居秋暝》
2021-05-31黄婕
黄婕
摘 要: 诗眼是古典诗论中诗词创作和鉴赏的重要概念。古诗教学可以把“诗眼”作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以诗眼连缀全篇的内容和情感,探究诗歌的主旨意蕴。《山居秋暝》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之作,除“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外还“诗中有禅”,利用诗眼对其进行解读可以析意象得山色之“空”,感诗眼凝诗境之“空”,品诗眼悟心境之“空”,在欣赏独特山色中感悟诗人充满禅性的空灵诗境。
关键词: 《山居秋暝》 诗眼 “空”
《山居秋暝》作为人教版高中语文诗歌单元的一首诗,篇幅虽短,却有着宁静的画意、空灵的诗境和发人深省的禅机,寄托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随意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是王维乃至中国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之作,其独特的诗境和艺术构思一度成为诗歌教学焦点。结合诗人的相关资料,反观古诗意象,可以发现诗中的“空”字尤为诗人所喜爱,是本诗的诗眼,亦是诗人灵魂之所在。“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古人作诗追求“置字”精当,以“一字之工”振聩全局。诗眼就源于诗人对字句的斟酌,作为诗歌的点睛传神之笔,也是体现诗人情志的关键之处,具有提挈全篇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对《山居秋暝》进行解读时可以采用诗眼分析法,对诗歌的诗眼进行提炼,从诗歌的整体出发,捕捉意象,凝练意境,从而深刻体悟诗人独特的思想情感。
一、析意象,寻诗眼——山色之“空”
诗眼作为诗歌最精妙传神之笔,可以是一字一词,也可以是一联一句,但它必须是全诗的“神光所聚”,提纲挈领,连缀全篇的内容、思路和情感。
对于《山居秋暝》的诗眼,可谓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句既承上写出了山林中的清寂,又启下描写了竹林中嬉闹归来的浣衣女,使清幽的山居傍晚生出了活泼的情调和灵动的诗意,从而使整首诗清新而不幽冷,显示出诗人的心境闲淡而不死寂,是本诗的诗眼。有人认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句,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合,竹林里嬉笑打闹的浣衣女,莲池中满载而归的渔夫,虽未明确写人但处处充满了人的气息,是诗人渴望的世外桃源,显示出了诗人的追求与向往,故而应是本诗的诗眼。有人认为“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一句应是本诗的诗眼,题目是“秋暝”,最后一句却变成了“春芳”,体现了王维特有的“随意”心态,抒写的是秋之美、秋之乐,颠覆了悲秋传统为乐秋,是王维谋篇命意的关键所在。以上说法皆有道理,但更多学者认为“空山新雨后”中的“空”字统领全篇,是本诗的灵魂所在。
诗眼的提炼需要立足全篇捕捉诗歌意象进行分析。纵览全诗,可以发现《山居秋暝》写的是空山雨后傍晚的景致,诗人提笔便落下“空山”二字,让人联想到死寂幽深、空无人烟的深山。然而实际上,诗人笔下的“空山”非但不空反而充满意趣,呈现出一片明净空灵之态[1](148-149+154)。“空山”二字,首先点明了诗作描绘景物的地理位置,其次点明了景物的地理环境,还为全诗营造出了空灵幽静的氛围。然而接下来的两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却与“空”字完全挂不上钩,产生了“矛盾”。矛盾是文学创作较为普遍的一种手法,矛盾之后更易见作品的主旨。这里的空山虽然看似静寂,却隐隐有人烟传来。秋雨过后,翠绿的松针上汇集的雨珠掉落入草地,发出异常清脆的声响;清冽的山泉流泻于山石之上,发出淙淙的水声;月光照耀,水珠与山泉发出闪耀的光芒。远处的竹林传来阵阵歌声笑语,那是一些天真烂漫的姑娘洗罢衣服嬉笑归来;莲池里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批分,那是辛勤淳朴的渔民们驶着渔船满载而归。在这样的青松明月之下,在这样的翠竹清莲之中,生活着这样淳朴善良的人们,他们打破了空山的死寂,显得热闹非凡。在这里,诗人全身心地投入自然的怀抱,仿佛自己的心灵在秋雨过后也被荡涤一空,于是发出了感慨“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自古以来,文人骚客皆以秋为悲。“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人骚客的“秋”夹杂了世俗的烦扰,有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彷徨、“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的苍凉……王维与他们不同,常年修禅的他擅以空静之心观万物。在他的眼中,秋天没有枯败的枝叶和肃杀的秋风,有的只是明月、苍松、清泉、山石、翠竹和青莲;他对官场的肮脏龌龊视若无物,看到的是山野之间淳朴勤劳的浣女、渔夫。在他的笔下,“空山”中的景象是一幅明净空灵却生生不息的秋乐图,虽是秋天却完全不逊色于“春芳”。他说“王孙自可留”,山中的秋景已经足矣,春芳消逝又算得了什么呢?我自可留于空山之中,也可随时离山而去,“随意”而为,凸显诗人心境。
综上可以看出,诗人从“空”字入笔,制造矛盾引出颔、颈两联,尾联最末一字的“留”与“空”遥相呼应,使整首诗处处有“空”,句句含“空”,是本诗诗眼。
二、感诗眼,凝意境——诗境之“空”
古人作诗讲究意境。“意”是诗中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的生活图景,二者在艺术创作中达到了和谐统一,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意境。王维被世人尊称为“诗佛”,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鼎足而立,共同开创了盛唐诗歌的繁荣景象。他自幼在母亲的影响下受到佛教禅宗的熏陶,后又仕途不顺故而投身自然山水之间,过起了隐居生活。在禅宗教义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思想境界,主要体现在他对于山水田园自然景物的感悟之中,形成了一种十分纯粹的“静远空灵”意境。因此,向外感山色之“空”,向内便要挖掘意境之“空”。
叶朗先生在《美在意象》中提道:“这种空灵的审美形态,在王維的诗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2]空灵,简言之就是空旷虚无当中蕴含灵动的意境。在《山居秋暝》中,空灵意境表现为意象的动静结合,是动与静的统一。诗人起笔就营造了“空”的环境,一场新雨过后山中万物都被荡涤干净,不沾一丝尘埃,山气带着草木泥土的芳香显得格外清爽,诗人置身其中倍感明净空旷,这是“空”。此时,红日西陲,月上东山,月光穿过山林印下了斑驳的倒影,山间微风吹拂林间,发出沙沙的声响,树叶盈满水珠滴落于草地之中,清泉流泻于山石之间,淙淙作响,这是“灵”。竹林是“空”,那么拨开竹林嬉闹归来的浣衣女便是“灵”。莲池是“空”,那么向两侧披分的荷叶及满载而归的渔舟便是“灵”[4](20-23)。月光、山风、竹叶、清泉、浣衣女、渔舟都是生动存在的实体,在这当中映照和流转的状态就成为意境中灵动之所在,与诗人构造的空寂的背景共同构成了这样空灵的意境。僧肇《物不迁论》有云,“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必求静于诸动,故虽动而常静;不释动以求静,故虽静而不离动”。王维深谙万物虽动而常静的真理,所以在诗中他通过捕捉山川风月的轻微细响反衬大自然的永恒的宁静,以动观静,使动态的景物与静态的景物相互映衬,禅意虽没有直接写明,却早已蕴含其中,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
空灵的境界同时体现在“虚实结合”之中。苏轼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意思是王维不仅能在绘画中体现诗意,还能把绘画的技法神韵融入诗歌的意境之中。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引入了诗、画、乐等一系列艺术元素,他在《山水决》中写道山水画构图应当讲究“远山之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意在体现艺术创作需要适当虚构,物是实物,但在表现时可以虚实结合。在诗歌创作中王维深谙虚实结合的妙处,虚与实的交替变换,大大扩宽了诗歌意境的广度和深度。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联中,前两句写实景,后两句写虚景。虚景之中前面是耳朵所闻,后面是眼睛所见。诗人听到了竹林传来的嬉闹声,便知道是浣衣归来的姑娘们,看到了荷叶在摇动,便知道是划船归来的渔夫。诗人为何能感受到这么多呢?是因为“空”,不仅山空,诗人的心也空,心空所以山空,自然就能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灵动,这是“空”与“灵”的交融,意境在虚与实的对立中得到了统一,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品诗眼,悟诗情——心境之“空”
王维被后世尊称为“诗佛”,是整个盛唐时代佛学修养最高的诗人,对佛教教义熟稔于心,在诗歌创作中会很自然地流露出禅宗思想。
“空”是禅宗的核心思想。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禅宗认为色空不二,色是一切有形的物质,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万事万物;空,是空性,色是空性因缘和合而生的。色来自空,一切色都有空性,空性则是色的本源或本质。禅宗一再强调修行者要因色悟空、因空见色,通过纷纭的现象悟证空性,空性恰恰就在色相纷纭之中。若是过度执着于“色”或执着于“空”,都是漫无着落,只有把二者圆融起来才是透彻的禅悟。禅宗倡导“山林優游禅”,是要从自然之中体察禅味,从人自身的行住坐卧日常生活中体验禅悦,在流动无常的生命中体悟禅境,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精神的自由[3](205)。在本诗中,“空”不是空空如也,也不是空旷寂灭,而是一种超越万物的大度、洞悉世事的澄明。尽管“空”山中有明月、松树、清泉、白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并不是空无一物,但是诗人对山间景物既无喜又无悲,始终保持着无动于衷的清净,不管外物如何变幻始终恬淡自如,始终与自然相融,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王维不但有着高深的佛学修养,而且对美具有敏锐的感受力,他比一般人更能体悟空灵之佛性理性[5]。他在徜徉于山水之间时,特别注意捕捉景物的光、色、声。首先,题目是山居秋暝,“瞑”是傍晚的意思,“山中秋瞑”更添加了昏暗,可实际上山中并不昏暗,反而是一片明净清澈之景,荡涤万物的新雨过后山中充满了草木清香,再加上皎洁的月光及透明的清泉,整个空山都透露着明净。其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一联,表面上强调“空山”,实则“空山”不“空”。清泉流泻于山石间的淙淙声,浣女洗衣归来的嬉闹声,渔舟满载而归时撞击荷叶的响动,这里并不是空无人烟,相反这里有一群淳朴勤劳的人们生活于此。王维正是通过秋暝的昏暗与山间的明净对比,“空”山与山中景物人物的声响对照,凸显宁静的心境。因为他的心是清净的,所以雨后的空山也透露着清净,山中的喧闹声并不会对诗人的心境产生影响。诗人的心始终是平静自如的,不会因外物的变化而产生波动。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正是其空静心境的最佳体现,我国自古就有悲秋的传统,王维则不然,他不伤春悲秋,相反他很会发现秋天的美、秋天的乐,哪怕春芳消逝,他依然平静随意,心境始终空静自由。就在这种观景之色、见物之性的体验中,他体悟到了内心的“空”,体悟到了心境的澄明清澈,进入了心性空寂静净的境界,所以他的诗无一字着禅语而禅境自在。
四、结语
在《山居秋暝》中,诗人以“空”字起笔,统领全篇。“空”作为诗眼,在这首诗中不仅呈现为自然山色之“空”,还凝聚着王维所追求的“空灵”诗境,真实地反映出王维对禅宗色空观的体悟,凝聚着王维的禅心佛语。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讲究言象意境的统一。因此,教师在诗歌教学中要有整体意识,善于利用诗眼分析法理解鉴赏诗歌,引导学生立足全篇提炼诗眼,通过分析诗眼理解诗歌的言象境情,打开诗歌各联之间的逻辑联系,更好地感受诗人所营造的诗境,挖掘诗人隐藏在诗歌背后更含蓄内敛的情感,深层理解诗歌的主旨内蕴,从而提高学生解读与鉴赏诗歌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毕晓琼.浅析王维“空山”“空林”之意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30(01).
[2]叶朗.美在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娟.空山寂林中的禅趣——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禅趣[J].时代教育,2015(14).
[4]卢忠仁.漫谈“空灵”之美[J].美与时代(下),2017(05).
[5]胡遂.佛教禅宗与唐代诗风之发展演变[D].保定:河北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