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D64在老年患者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31天津市泰达医院300457韩瑞丽徐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白细胞粒细胞计数

天津市泰达医院(300457)韩瑞丽 徐杰

呼吸道细菌感染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1]。对于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是防止病情进一步进展的关键,可以有效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目前关于老年患者呼吸道感染诊断细菌培养具有非常的可靠性和准确率,被作为细菌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较长的时间,不利于患者的及早治疗[3]。为了探讨更为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对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的诊断价值开展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测以及支原体抗体检测综合诊断结果显示这200例患者中包括细菌感染患者85例、病毒感染患者74例、支原体感染患者41例。为了开展对比研究将细菌感染患者记为研究组,包括男女性患者分别为46例(54.12%)和39例(45.88%),年龄范围为61~81岁,平均(70.64±8.54)岁。将病毒感染患者和支原体感染患者记为对照组,包括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61例(53.04%)和54例(46.96%),年龄范围为61~81岁,平均(70.64±8.54)岁。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在24h内采集静脉血,开展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血常规检测以及C-反应蛋白检测。

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取100ul患者静脉血全血样本,加入20ul的CD64-FITC和IgG1-FITC,在室温避光条件下等待15min,然后采用上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检测淋巴细胞以及粒细胞的CD64荧光强度,然后由粒细胞CD64荧光强度比上淋巴细胞CD64荧光强度便可以计算得到粒细胞CD64指数。粒细胞CD64指数≥3.78,则患者诊断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血常规检测和C-反应蛋白检测:应用Sysmex IX2000血常规分析仪开展血常规检测,统计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大于等于10×109/L,则患者诊断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应用贝克曼库尔特AU480全自动生化仪,采用超敏免疫比浊法对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检测,如果C-反应蛋白含量大于8mg/L,则患者诊断为阳性,反之为阴性。

1.3 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粒细胞CD64指数、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含量。②CD64指数、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含量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开展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开展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粒细胞CD64指数、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含量 研究组患者粒细胞CD64指数、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含量分别为(5.79±1.52)、(10.67±4.16)×109/L和(48.05±19.76)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4±0.63)、(7.91±3.85)×109/L和(8.79±3.84)mg/L(P<0.05)。

2.2 CD64指数、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含量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CD64指数诊断阳性患者87例,包括真阳性和假阳性患者分别为81例和6例,诊断阴性患者113例,包括真阴性和假阴性患者分别为109例和4例,因此CD64指数诊断细菌感染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29%(81/85)和94.78%(109/115)。白细胞计数诊断阳性患者103例,包括真阳性和假阳性患者分别为50例和53例,诊断阴性患者97例,真阴性和假阴性患者分别为62例和35例,因此白细胞计数诊断细菌感染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8.82%(50/85)和53.91%(62/115)。C-反应蛋白含量诊断阳性患者98例,真阳性和假阳性患者分别为71例和27例,诊断阴性患者102例,真阴性和假阴性患者分别为88例和14例,因此C-反应蛋白含量诊断细菌感染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53%(71/85)和76.52%(88/115)。CD64指数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含量诊断结果(P<0.05)。见附表。

附表 CD64指数、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含量诊断细菌感染结果

3 讨论

老年呼吸道感染是临床常见疾病,准确识别感染发生病原体有助于合理开展抗感染治疗。C-反应蛋白是细菌感染的敏感性指标,在患者细菌感染后6~12h达到峰值[4]。在感染急性期C-反应蛋白水平会受到机体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对于细菌感染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低[5]。白细胞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抵抗病原菌侵袭,除了细菌感染外,其他多种因素比如创伤以及肿瘤等也会影响白细胞计数水平,因此白细胞计数不能单独应用于细菌感染诊断[6]。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分子在机体健康状况下表达水平较低,在机体发生感染后会显著升高。CD64会在中性粒细胞表面广泛分布,存在时间可达36h。目前多项研究表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水平与感染以及组织损伤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可以将其作为机体对抗细菌感染的所产生的反应指标[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患者的粒细胞CD64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CD64指数诊断细菌感染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与已有研究结果保持一致。

综上所述,CD64指数诊断老年患者呼吸道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白细胞粒细胞计数
假性粒细胞减少是怎么回事
古人计数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作用研究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