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川崎病合并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2021-05-31江苏省张家港澳洋医院215615杭雪芬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川崎附表肝功能

江苏省张家港澳洋医院(215615)杭雪芬

小儿川崎病作为临床高发儿科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以冠状动脉病变为中心的全身性血管炎[1]。患儿在发病时皮肤表面出现多形态红斑、发红等,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引发冠状动脉受损,在其成年后可引发冠心病,对其健康造成较大威胁[2][3]。有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在经过长期治疗或未治疗情况下会对其肝功能造成影响,从而严重威胁患儿的机体健康[4]。川崎病患儿临床表现多样,但均无典型性,因此在临床诊断时准确性不高。有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体内血清BNP、CRP水平对于其病情进展具有重要监测意义[5]。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川崎病合并肝损害患儿,分析其血清BNP及CRP水平,并探究该疾病对患儿心功能的影响。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张家港澳洋医院收治的小儿川崎病患儿98例,将58例未伴肝损害患儿纳入对照组,将40例伴肝损害患儿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6例;年龄为7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29±0.71)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6个月~5岁,平均年龄为(2.34±0.75)岁。纳入患者均符合200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川崎病诊断指南》关于小儿川崎病诊断标准;年龄<5周岁;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人员于患儿入院2d后取2mL清晨肘静脉血,以2500r/min离心10min,置于-20℃待检。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BNP水平,WBC水平及AST、ALT及TBA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h-FABP、cTnI及CK-MB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对CRP水平进行监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并设置频率为5~10MHz,对LVEF、LVSF、CI即E/A水平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BNP、h-FABP水平、实验室检查指标、肝功能及心功能水平均采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BNP及h-FABP水平 观察组BNP、h-FABP水平分别为(438.25±35.09)ng/L、(16.03±2.15)μg/L,高于对照组的(267.49±32.17)ng/L、(9.16±1.73)μg/L(P<0.05)。

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观察组WBC、ESR、cTnI及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RP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

附表1 两组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s)

组别 WBC(×109/L) ESR(mm/h) cTnI(μg/L) CK-MB(U/L) CRP(mg/L)对照组(n=58) 10.61±2.26 16.02±3.38 0.17±0.09 12.25±2.04 44.85±11.37观察组(n=40) 18.72±2.31 36.01±5.91 0.37±0.10 17.96±2.27 44.79±12.28 t 17.303 21.238 10.331 13.004 0.025 P 0.000 0.000 0.000 0.000 0.980

2.3 肝功能 观察组AST、ALT及TBA水平分别为(68.05±5.16)U/L、(85.05±3.38)U/L、(13.15±1.93)μ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35.12±5.93)U/L、(38.15±4.92)U/L、(7.84±1.12)μmol/L(P<0.05)。

2.4 心功能 观察组LVEF、LVSF、CI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E/A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心功能比较(±s)

附表2 两组心功能比较(±s)

组别 LVEF(%) LVSF(%) CI(%) E/A对照组(n=58) 66.14±6.57 39.22±2.51 3.66±0.45 1.37±0.35观察组(n=40) 57.99±6.18 30.03±2.17 2.38±0.41 1.35±0.38 t 6.182 18.805 14.344 0.268 P 0.000 0.000 0.000 0.789

3 讨论

川崎病对患儿正常生长发育及机体健康均造成较大影响,随着患儿病情的进展,可造成心、肾功能损伤[6]。目前临床主要根据医生对患儿临床表现及观察其病情变化诊断,但其缺乏严谨性,并且对于患儿病情的进展难以作出精准预判。有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川崎病患儿血清BNP及CRP水平的改变对于此类疾病的诊断起到重要作用[7]。同时由于川崎病患儿在疾病发病较长时间后可引发机体内多个器官损伤,其中以肝功能损伤、心功能最为显著。有研究表明,川崎病患儿发病期可引发心肌梗死,且其短时间内病死率达到0.9%,所以临床有效诊断对于患儿预后具有重要意义[8]。临床在对小儿川崎病实施治疗时,对其肝功能、心功能指标实施有效监测,从而尽可能减少疾病对患儿肝、心功能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可见,两组血清CRP水平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BN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AST、ALT及TB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WBC、ESR、cTnI及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主要为,免疫应答为川崎病患儿的发病机制,患儿机体出现肝损伤后,其可引发肝脏血管炎等。而出现肝损伤的患儿,其血小板水平相较于单纯川崎病患儿的水平更高,表明患儿机体内血小板的产生可能与炎症反应相关,患儿肝组织出现损伤的原因与炎性介质的释放等相关,最终对其肝功能造成影响。BNP作为心脏内分泌素,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其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检测患儿BNP水平能够一定程度上评估患儿心脏负荷情况,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帮助。本研究中,观察组h-FABP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LVEF、LVSF、CI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心功能指标均在一定程度受h-FABP的影响。而由于川崎病患儿机体严重缺血、缺氧,因此其心功能指标水平均较低,进一步表明h-FABP能够作为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评估指标。

综上所述,小儿川崎病患儿血清BNP水平越高则其病情越严重,而血清CRP与心肾功能并无显著相关性,h-FABP水平明显提升提示患儿心功能受损较大。

猜你喜欢

川崎附表肝功能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附表6 2021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附表4 湖南省饲料添加剂企业名单(2021 年1 月1 日—2021 年2 月28 日)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