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相关血脂达标现状调查研究

2021-05-31天津市河东区二号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000吴静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0期
关键词:达标率心脑血管缺血性

天津市河东区二号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000)吴静

心脑血管疾病包含心脏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指心脏、大脑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1]。国内外研究认为血脂水平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及发展密切相关,通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降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血脂水平又与患者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需注重调查患者的个人信息、生活方式及相关资料,了解患者血脂控制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提出良好的改善措施,实现危险事件的进一步防范[2]。为此,本次研究对社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相关血脂达标现状调查研究价值进行探讨,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的心脑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资料,均经临床、CT、MRI等检查确诊为相关疾病,自愿依从本次调查研究,能够理解调查问卷内容,自主填写问卷[3]。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年龄50岁~80岁,平均年龄(65.52±4.06)岁,BMI为22kg/m2~29kg/m2,平均(25.16±1.42)kg/m2,脑血管疾病36例,心脏血管疾病64例,排除认知、语言、听力障碍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完成相关信息调查者[4]。

1.2 方法 100例患者均接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调查问卷”调查,问题以单项选择题表示,将性别(男、女)、年龄、教育程度、血管危险因素数量、疾病发作次数、血脂分层、依从性等为调查内容。年龄以65岁作为临界线;血管危险因素包含高龄、高血压、糖尿病、心房纤颤、超重或肥胖、烟酒史、家族史等。依从性从用药、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评价,四项均依从为完全依从,否则为不完全依从。

取空腹静脉血2ml置入真空管中,离心处理3500r/min,10min,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指标水平,其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采用氧化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直接检测法。

1.3 观察指标 比较脑血管疾病和心脏血管疾病患者的TC、TG、HDL-C、LDL-C、ApoAI、ApoB水平,并以TC<4.14mmol/L、LDL-C<2.59mmol/L为血脂达标标准,比较不同问卷调查个人信息下患者的达标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7.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予以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别采用(%),(± 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疾病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比较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TG、TC、HDL-C、LDL-C等血脂指标水平与心脏血管疾病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不同疾病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比较(±s)

附表1 不同疾病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比较(±s)

TC(mmol/L)组别 例数 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脑血管疾病 362.44±0.356.02±1.421.81±0.214.15±0.79心脏血管疾病 642.40±0.416.12±1.471.78±0.224.32±0.85 t - 0.492 0.330 0.665 0.984 P - 0.623 0.741 0.507 0.327

2.2 不同问卷调查个人信息患者的达标率分析 社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脂达标率为35.00%。不同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患者的血脂达标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危险因素数量2个及以上、疾病发作次数2次及以上、不完全依从患者血脂达标率较低,分别为20.00%、11.54%、15.15%,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不同问卷调查个人信息患者的达标率分析(%)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临床常见且严重威胁生命安全的疾病,对其的预防及控制备受临床关注[5][6][7]。近年来临床对血脂检验越来越重视,主要是由于血脂高危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致死致残风险。临床认为患者血脂控制为减轻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可靠手段,而血脂水平与患者用药、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有关,而缺乏专业监护的患者难以严格遵从医嘱,导致依从性差,生活方式不健康,增加血管危险因素及血脂高危风险。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社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脂达标率为35.00%,脑血管疾病与心脏血管疾病患者血脂水平均较高,且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无关,危险因素为血管危险因素数量2个及以上、疾病发作次数2次及以上、不完全依从,提示社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偏高,达标率较低,认为与患者个人因素有关,如血管危险因素数量多、疾病发作次数高及治疗依从性差,即为确保患者血脂良好控制,需加强健康教育及随访,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调控,确保减轻风险。社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重视血脂控制,通过饮食控制、适宜运动等,预防超重或肥胖,并依据患者依据进行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物应用普遍,可起到良好的调脂效果,以期提高血脂达标率。

综上所述,社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脂达标率较低,主要受到社区监护力度不足,导致患者依从性差,血管危险因素数量多,需针对性改善,研究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达标率心脑血管缺血性
沙颍河(阜阳段)生态流量监测的探索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维生素D及钙补充影响POP人群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生的临床调查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高危患者二级预防的效果观察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