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LHLS的我国老年人失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21-05-31何梦娇

护理研究 2021年10期
关键词:自理中度慢性病

闫 伟,何梦娇,路 云,常 峰

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江苏211198

我国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1]。据中国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20: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策》预测,到2022 年左右,中国65 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数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2]。严重的老龄化尤其是高龄化,使失能老年人增加,成为当前社会发展无法阻挡的重大趋势[3]。据预测,2030 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6 168 万人,2050 年则达到9 750 万人[4]。庞大的失能老年人群体和延长的失能后存活时间将对医疗卫生资源及长期照护服务行业产生巨大需求,但若供不应求,则会给资源及行业带来巨大压力。准确把握老年人失能现状,研究影响老年人失能程度的因素,帮助减轻老年人的失能程度甚至助其复能,对减轻医疗卫生资源及长期照护服务供给压力,提高老年人群的养老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重大意义。

1 研究设计及方法

1.1 概念界定 失能老年人是指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多为半年以上)因衰老、疾病或身心障碍而导致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5]。本研究采用国际惯用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s)指标,并运用卡茨(Katz)指数量表对老年人的吃饭、穿衣服、控制大小便、室内走动、上厕所和洗澡6 项指标进行测评,以“不需要帮助”和“需要帮助”进行划分,依据老年人需要帮助的项目数量将失能程度划分为4 个等级:有1 项或2 项需要帮助定为轻度失能;有3 项或4 项需要帮助定为中度失能;有5 项或6 项需要帮助定为重度失能;任何项目都不需要帮助定为不失能,即完全自理。考虑数据库本身特征,本研究选取65 岁及以上人群作为老年人界定标准。

1.2 确定模型构建方法 以老年人失能程度(“完全自理”“轻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分类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被解释变量各类别与参考类别的对比,并估计模型中自变量的每类取值相对于参照组的相对优势比[OR,即Exp(β)值]。以P0为参照组,代表完全自理的概率,以P1代表轻度失能的概率,P2代表中度失能的概率,P3代表重度失能的概率;以xk(k=1,2,3,…,16)为自变量,α 为常数项,βab为第a 个回归方程的第b 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Y为被解释变量,X为自变量集合构建回归模型。

①轻度失能和完全自理的回归模型:

1.3 确定数据来源 以2018 年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结果为数据来源,该调查旨在综合研究影响健康长寿的社会、行为、环境、生物学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其基线调查与追踪调查共涉及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其中22 个省(海南省除外)一半以上的县市被覆盖在内,区域样本代表了中国85%以上的总人口。其数据包括15 779 名65 岁以上老年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医疗服务利用状况、经济水平、家庭结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照料等。剔除质量不符合要求样本,最终整理获得15 771名老年人。

1.4 选择变量 参照文献查阅结果及CLHLS 问卷内容,引入个体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患慢性病数量、居住地类别)、生活方式(是否参加社交活动、是否经常吃新鲜蔬菜、现在是否吸烟、现在是否喝酒、是否经常锻炼身体)、家庭因素(婚姻状况、经济生活水平、子女是否经常探望)、医疗保障(患重病能否及时治疗、是否有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是否每年进行体检)4个层面的16 个变量作为自变量,变量名称、赋值方式和统计特征详见表1。以失能程度作为因变量,赋值方式为:完全自理=0;轻度失能=1;中度失能=2;重度失能=3。

表1 模型变量说明和描述统计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定性资料以频数及百分率(%)表示,老年人失能程度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分类逻辑回归,以P<0.10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人基本情况

2.1.1 老年人基本特征 ①个体特征方面:年龄65~117 岁,平均年龄85.6 岁,其中中低龄老年人(65~79岁)5 352 人(33.9%),高龄老年人(≥80 岁)10 419 人(66.1%);男6 869 人(43.6%),女8 902 人(56.4%);大部分人受教育3 年左右;患慢性病10 473 人(66.4%);居住地在农村12 247 人(77.7%)。②生活方式方面:参加社交活动9 305 人(59.0%);经常吃新鲜的蔬菜13 878 人(88.0%);吸烟2 208 人(14.0%);饮酒2 208人(14.0%);经常锻炼身体4 574 人(29.0%)。③家庭因素方面:现有配偶6 466 人(41.0%);认为自己的经济生活水平一般11 101 人(70.4%),认为生活很富裕411 人(2.6%),认为生活比较富裕2 571 人(16.3%),认为生活比较困难1 467 人(9.3%),认为生活很困难221 人(1.4%);子女经常探望14 352 人(91.0%)。④医疗保障方面:患重病能够及时治疗15 298 人(97.0%);拥有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险14 667 人(93.0%);每年进行体检10 742 人(68.1%)。

2.1.2 老年人健康情况

2.1.2.1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数量 老年人中有10 473人患有慢性病,其中,患有1 种慢性病的有4 774 人(45.6%),患有2 种慢性病的有2 717 人(25.9%),患有3 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有2 982 人(28.5%)。从同一慢性病患病数量的性别占比来看,男女差距不明显;从慢性病患病数量的年龄分组占比来看,两组差距也不明显。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年龄慢性病患病老年人患病数量情况(n=10 473) 单位:人(%)

2.1.2.2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种类 CLHLS 问卷共调查了24 种慢性病患病情况,其中,纳入本研究的10 473 名患慢性病老年人患病率最高的疾病为高血压(4 137 人,占39.5%),其次为心脏病(1 674 人,占16.0%)、白内障(1 538 人,占14.7%)。患病率前10 位的慢性病见表3。

表3 排名前10 位的慢性病(n=10 473)

2.2 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从吃饭、穿衣服、控制大小便、室内走动、上厕所和洗澡6 项指标描述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显示:75%以上的老年人能够在不需要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洗澡(11 876 人,75.3%)、穿衣服(13 516 人,85.7%)、上厕所(13 563 人,86.0%)、室内走动(13 847 人,87.8%)、吃饭(14 415 人,91.4%)和控制大小便(14 604 人,92.6%)的活动。见表4。

表4 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各指标情况(n=15 771) 单位:人(%)

2.3 老年人失能情况 本组老年人中有4 196 名(26.6%)失能老年人,其中,轻度失能2 009 人(47.9%),中度失能908 人(21.6%),重度失能1 279 人(30.5%)。从性别来看,女性与男性皆以轻度失能人数最多,重度失能次之,中度失能最少。从年龄来看,中低龄与高龄老年人皆是轻度失能人数最多,重度失能次之,中度失能最低。见表5。

表5 不同性别、年龄失能老年人失能程度 单位:人(%)

2.4 老年人失能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对老年人失能程度进行多分类逻辑回归,将个体特征、生活方式、家庭因素和医疗保障4 个层面特征变量纳入回归方程。模型拟合优度结果显示该模型的显著性水平为<0.05,说明模型整体有效。具体检验结果见表6。

表6 老年人失能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我国老年人健康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较差。超过66%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又有一半以上的患病老年人患有2 种及以上慢性病;对于老年人来说,患病风险最大的慢性病是高血压。在4 196 名失能老年人中,轻度失能老年人所占比重最大(47.9%)。影响生活自理能力最严重的项目是洗澡(24.7%)。

3.2 老年人失能程度影响因素

3.2.1 个体特征对老年人失能程度的影响 表6 结果显示:年龄、患慢性病数量和居住地对所有程度失能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大、患慢性病数量越多失能等级越高的可能性越大,此结果与以往研究结果[6‐7]相似;居住地为农村的老年人自理能力优于城市老年人,这可能是由于农村自然环境优于城市,且农村老年人多为农民出身,体力劳动较多,适当体力劳动有益于锻炼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受教育年限越长的老年人,轻度失能增加风险越低。老年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基本医疗知识越了解,当身体健康状况出现问题时,会积极选择及时去医疗机构治疗,而低教育程度人群容易忽视自身不适,从而使健康状态恶化,自身自理能力逐渐降低。

3.2.2 生活方式对失能程度的影响 表6 结果显示:是否参加社交活动、是否经常吃新鲜蔬菜、现在是否饮酒、是否经常锻炼身体对所有程度失能有显著影响,现在是否吸烟对中度和重度失能有显著影响。积极地参与社交活动有利于改善老年人失能程度,其原因可能为社交活动是社会交往的重要构成成分,而社会交往有助于老年人健康状况改善[8];经常吃新鲜蔬菜可以保证老年人获取较高的营养;不吸烟、不喝酒降低了由于吸烟、喝酒引发的相关疾病患病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年人健康起到保护作用;经常锻炼有助于老年人延缓衰老、强健体魄、增强抵抗力及提升身体机能、改善健康资本存量。可见,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失能程度。

3.2.3 家庭因素对失能程度的影响 表6 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只对轻度失能有影响,与有配偶的老年人相比,没有配偶的老年人处于轻度失能的概率是处于完全自理概率的1.344 倍,说明对于老年人来说,配偶的照顾对保护其自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子女探望情况只对老年人中度失能有影响,与子女经常探望的老年人相比,子女未经常探望的老年人处于中度失能的概率是处于完全自理概率的1.241倍,说明子女经常探望对老年人自理能力有积极影响,这可能与子女探望能够给老年人带来心理慰藉、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有关。

3.2.4 医疗保障对失能程度的影响 表6 结果显示:与患重病及时治疗的老年人相比,没有及时治疗的老年人处于重度失能的概率是处于完全自理概率的1.531 倍,说明患重病时得到及时救治对降低老年人失能程度具有积极作用。与每年体检的老年人相比,没有每年体检的老年人处于轻度失能的概率是处于完全自理概率的1.305 倍,处于中度失能的概率是处于完全自理概率的1.524 倍,处于重度失能的概率是处于完全自理概率的1.597 倍,说明每年体检有助于保护老年人自理能力。

4 建议

①老年人应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进行适当强度锻炼,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9];②子女应该常探望和照料老年人,如无法经常陪在老年人身边也可通过打电话等方式给予老年人精神关怀,多关注老年人健康状况;③有关部门应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10],在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相关活动,开展戒烟戒酒干预活动,宣传高患病风险疾病的预防知识,同时多开展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淡薄的失能风险防范意识是造成失能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11],政府应贯彻落实免费体检政策[12],让老年人享受政策红利,做到定时体检,及时发现潜在失能风险,防患于未然,从而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猜你喜欢

自理中度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小米手表
《我是自理小能手》说课稿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西华县2017年秋作物病虫发生趋势与预报
我会“自理”啦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喵星人”占领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