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的世代选育及生产性能测定分析

2021-05-31李文杨吴贤锋毛坤明林云琴黄勤楼

福建农业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种羊福清品系

刘 远,李文杨 ,吴贤锋,毛坤明,林云琴,黄勤楼

(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 福州 350013;2. 福清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福建 福清 350300)

0 引言

【研究意义】福清山羊是福建省优良地方肉用品种,具有早熟、繁殖力高、耐粗饲、肉质风味好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1]。【前人研究进展】刘远等[2]研究表明,周岁福清山羊的肌内脂肪含量(IMF)高达3.41%,肌肉品质优良,但其断奶至周岁内的平均日增重(ADG)仅为65.6 g·d−1。陈其新等[3]应用综合指数法及聚类分析法,对我国22个山羊品种的肉用生产力进行了评价,其中福清山羊的生产指数拟合度低,体型较小、生长速度慢、生产效率低,属于肉用性能较差的品种。此外,福清山羊长期以来多以农户小规模散养为主,存在严重的近亲繁殖及盲目引种杂交的现象,导致品种退化、杂化等问题日益彰显[4]。【本研究切入点】为科学地保护和开发福清山羊品种资源,提高其肉用性能,满足社会对优质福清山羊羊肉的需求,自2015年起开展福清山羊本品种快长系的选育,经过选育基础群的构建以及连续2个世代的严格选育,初步选育出具有出栏体重较大、生长速度较快的福清山羊新类群。【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福清山羊快长新类群选育过程中各世代核心群及后代为研究对象,开展其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的持续选育研究进展,以期为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的持续选育和优良经济性状的固定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选育目标

符合福清山羊品种特征为基础[5],以初生重、2月龄断奶重、12月龄体重为主要选择性状,后备种母羊的选择兼顾产羔数和断奶活羔数等繁殖性状。计划经过连续3~4个世代的选育,快长系群体后代周岁体重达到26.0 kg以上,核心群种母羊平均产 羔率200%以上、断奶活羔率190%以上。

1.2 选育方法及技术措施

1.2.1 零世代基础群的组建及饲养管理 于2015年3月在福清山羊集中产区——福清市的各乡镇开展福清山羊品种资源的调查,选择福清山羊纯种养殖户(福清市福清山羊保种核心户)为选育0世代基础群种羊的来源。120只选育基础群繁殖母羊来自福清市渔溪镇福清山羊散养农户,年龄2~4岁。6只种公羊为独立血缘,分别来源于福清市高山镇、沙浦镇和海口镇的6户福清山羊散养农户。选育零世代基础群确认后,以种公羊血缘组建6个独立家系,每个家系包括20只能繁母羊和1只种公羊。选育零世代基础群饲养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清市渔溪肉羊试验基地,各家系单独圈养于面积相同的羊栏(14.0 m×6.3 m)内。日粮饲喂根据群体年龄进行调整,自由采食,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定期对羊 群进行免疫和驱虫。

1.2.2 选育方法 参考简阳大耳羊[6]、贵州马山羊[7]、戴云山羊[8]等品种的选育技术方案,结合福清山羊生产实际,运用现代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原理,采用开放式核心群联合基础群选育技术,以外貌特征和生产性能测定数据为选种基础开展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的群体继代选育,每个世代间隔3年左右。核心群种羊的选育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清市渔溪肉羊试验基地开展,并联合了福清市渔溪镇、高山镇、沙浦镇和海口镇的7家福清山羊养殖企业和养殖户作为选育基础群。

后备种羊群体在12月龄时统一进行种羊等级评定,一级和二级种羊的评定标准见表2,在一级羊中其体高、体长、胸围指标有一项超过一级羊标准15%或体重超过一级羊标准10%评定为特级。不符合表2等级标准的个体,列为等外。经过种羊等级评定选留的最优个体组建下世代核心群,优秀后备种羊分期分批推广到基础群进行生产。基础群中生产出的优秀种公羊可引入核心群中(每个世代的引入数量不超过种公羊总数的10%),保证优良血缘的双向流动。基础群内的种公羊利用周期1~2年,在 各户之间相互交换使用。

1.2.3 育种核心群种公羊的阶段选留及饲养管理 对核心群所产后代均进行初生、2月龄断奶、9月龄生长期和12月龄四个阶段的生产性能测定,测定方法参照绵、山羊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9]进行,选种程序见表3。除0世代基础群各家系种公羊为1只以外,继代群体各家系选留配种种公羊的数量为2~5 只。

1.2.4 育种核心群种母羊的阶段选留及饲养管理

福清饲养快长品系选育核心群种母羊的选种程序及饲养管理见表4。各继代群体核心群每个家系选留能繁 种母羊的数量为25~50只。

表 1 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干物质基础)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diets for goats in experiment (DM basis) (单位:%)

表 2 福清山羊种羊等级评定标准Table 2 Grading standards for breeding evaluation on Fuqing goats

1.2.5 选配方法 为了缩短世代间隔,提高遗传进展,在控制近交系数的前提下,以种羊周岁体重指标为依据进行同质选配。各世代间实行家系交叉循环 配种,避免过度近交。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Excel 2000用于数据的初步统计和整理,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利用SPSS 22.0软件中一般线性模型下的单变量模块进行数据方差分析,D uncan多重比较,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福清山羊快长品系后代生长性状的测定结果

由表5可见,经过连续2个世代的严格系统选育,福清山羊快长品系所产后代的2月龄、9月龄和12月龄的体重指标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各阶段体重在3个世代间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且各世代相同测定阶段的体重变异系数也呈现逐步减小的趋势(9月龄体重除外)。2月龄体重由零世代的9.42 kg提高到10.15 kg,提高了7.45%,变异系数由11.19%降低到9.92%;9月龄体重由20.26 kg提高到22.64 kg,提高了11.74%,变异系数由8.39%降低到7.47%;12月龄体重由25.89 kg提高到28.66 kg,提高了10.70%,变异系数由6.52%降低到5.80%。

表 3 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种公羊的选择程序Table 3 Selection of fast-growing Fuqing male goats for breeding

表 4 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种母羊的选择程序Table 4 Selection of fast-growing Fuqing female goats for breeding

各世代后代体尺性状的变化规律与体重变化规律较一致(表3),2月龄、9月龄和12月龄的各项体尺指标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各阶段的体斜长、体高和胸围在3个世代间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P<0.05)。对比零世代,二世代的2月龄体斜长、体高和胸围分别提高了5.97%、9.69%和8.55%,变异系数分别减少了1.40%、1.33%和0.37%;9月龄体斜长、体高和胸围分别提高了7.93%、6.99%和8.54%,体斜长和体高变异系数分别减少了0.68%和0.15%;12月龄体斜长、体高和胸围分别提高了8.02%、8.35%和8.16%,变异系数分别减少了0.60%、0.12%和1.26%。

2.2 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的繁殖性状变化

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繁殖性状的遗传进展见表6。本研究统计的零世代核心群母羊均为经产胎次,一世代和二世代则包含了初产胎次;零世代的产羔率为190.4%,高于一世代的182.9%而低于二世代的192.8%,二世代的产羔率显著高于一世代(P<0.05);二世代产羔率的变异系数较零世代降低了2.57%。各世代核心群后代的初生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零世代和二世代均为1.34 kg,一世代为1.37 kg,变异系数变化较小。断奶活羔率和断奶羔羊重均随着选育世代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二世代的断奶活羔率为172.1%,显著高于零世代和一世代(P<0.05),二世代的变异系数较零世代降低了14.34%;3个世代间的断奶羔羊重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9.42、9.95、10.15 kg,二世代的变异系数较零世代降低了1.30%。

表 5 福清山羊快长系核心群各世代后代体重、体尺比较Table 5 Body weight and size of progeny fast-growing Fuqing goats in core groups

表 6 福清山羊快长系核心群各世代能繁母羊的繁殖性能比较Table 6 Reproduction of does in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fast-growing Fuqing goats in core groups

3 讨论与结论

3.1 选育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的可行性分析

福清山羊主要分布于福建省的部分沿海地带,以小规模农户放牧养殖为主,长期缺乏系统的选育。福清山羊12月龄后的生长速度较慢,此时上市销售的经济收益大,因此12月龄的体重可作为福清山羊肉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近30年来[11−13],不同年份测定放牧或放牧+补饲条件下福清山羊12月龄的公羊和母羊的体重分别为23.69~25.00 kg和23.00~24.58 kg。经过连续2个世代的系统选育,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的生长性状得到了有效改良,12月龄体重高达28.66 kg,较选育前提高了10.70%,且变异系数也在减小,实现了品系选育的生长性状既定目标。

刘远等[4]比较不同饲养方式对福清山羊育肥效果的影响,表明圈养+适当放牧的育肥效果最优,本研究核心群后代均采用该方式进行饲养,加快了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生长性状的遗传进展。同时,对福清山羊能繁母羊采用季节性同期发情处理也提高了母羊繁殖效率和断奶羔羊成活率[10],在本研究中也取得了较理想的应用效果。经过连续2个世代的选育,福清山羊快长系的繁殖性状也获得了一定的遗传进展,但尚未达到育种目标。这可能是由于前期选育以生长性状为主,减少了对部分初生重较低的多羔种羊的选择,此外也与繁殖性状本身遗传进展较慢有关[14]。

福清山羊是福建省地方肉用山羊优良品种,养殖量和消费量均居福建省3个肉用地方山羊品种首位。由于福建省羊肉消费以秋、冬季节为主,在上市季节未达到出栏体重的商品羊需要延长近1年的养殖周期,羊只损失的风险加大,养殖成本增加。虽然福清山羊商品羊的出栏价格高于其他肉羊品种,但养殖收益并不理想。加上长期近交繁殖及盲目引种杂交,福清山羊的生长速度逐渐退化,商品羊的上市周期多在2年以上,严重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制约了该品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的选育,逐步提高商品羊周岁体重,可实现春羔当年上市,秋羔周岁上市,大大缩短了商品羊的养殖周期,对养殖风险防控和经济收益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在福清山羊快长品系的下阶段选育工作中,应该继续有计划的加强对优良生长性状的固定,重点对繁殖性状进行选育提高,增加优质种羊的扩繁群体数量。在此基础上可适当引入努比亚黑山羊等体型大、肉用性能优的肉用山羊品种进行商品化杂交利用,提高福清山羊养殖经济效益。

3.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育种新技术在福清山羊快长品系持续选育中的应用

随着羊重要经济性状形成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羊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杨华等[14]研究表明应用BMPR-IB基因开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能够快速增加中国美利奴羊的群体规模。杨永林等[15]采用FecB基因进行多胎萨福克羊新品系的选育可实现早期、快速、准确的预测绵羊产羔情况。刘远等[2]开展了福清山羊与努比亚黑山羊背最长肌比较转录组分析,在转录组水平上筛选出了福清山羊和努比亚黑山羊周岁羯羊背最长肌组织的608个差异表达基因,发掘了707个新基因(转录本),为福清山羊有效分子标记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李文杨等[16]研究表明IGF-1基因在福清山羊9个骨骼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努比亚黑山羊,在相应的位点存在多态性分布,但各位点的遗传效应并不明确。因此还需要深入研究福清山羊优良经济性状的分子机制,进一步挖掘控制重要经济性状的主效基因,为开展福清山羊遗传改良引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期获得更理想的遗传进展。

猜你喜欢

种羊福清品系
郴州地区优质烟蚜茧蜂品系的筛选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桂蚕N2新、旧品系饲养成绩对比试验
校本作业开发:提高物理高考复习效率的利器——以福清二中为例
宁夏首次进口900余只澳大利亚种羊
提高肉羊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提高母羊产羔数量的几项措施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甬优系列不同组合在江苏省淮北地区试种表现初报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