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病态囤积,重拾失去的安全感
2021-05-30王雪梅
王雪梅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囤积物品的习惯。每逢促销活动,恨不得囤上一堆化妆品和衣物,把柜子塞得满满当当才觉得充实。不过,在我们身边有一种奇怪的囤积行为,他们囤积的物品并不是做工精致的衣服、装帧精美的书籍,而是根本不值钱,也毫无用处的破棉被、旧水瓶,甚至是沾满污秽的垃圾桶。这些常人看来恨不得避而远之的物品,在一些特殊人群的眼中却格外珍贵。
囤积的行为超过正常的限度,乃至影响正常生活时,就不再是一个正常的行为了。过度囤积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被称为“囤积症”的精神疾病。囤积症在病态心理学中也被称为“囤积障碍”。
“脱胎”于强迫症的精神疾病
囤积症最早被认为是强迫症的一种亚型,这是因为二者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难以丢弃物品的行为似乎是受到“害怕失去”的强迫观念所致。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在囤积症患者对杂物做出“何去何留”的决定时,他们大脑的活动与强迫症患者及正常人群完全不同,囤积行为与强迫行為有着本质的区别。
同样是收集物品,囤积症患者的“收集”行为存在一些“独特”的“非理性”特征。囤积症患者对物品有过度获取的欲望,但并没有明确的使用规划。他们所囤积的物品,往往是常人眼中的无用之物,比如成堆的报纸、不合身的衣服、穿坏的鞋子等。
与收藏爱好者不同的是,囤积症患者对囤积物只是单纯地占有,他们不会对这些物品进行整理、归类,而是杂乱堆放,经年不动。哪怕这个房间已无立足之地,他们也不会停止这种囤积行为。 囤积症患者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囤积物的“领地”,当自己囤积的物品被移动或清除时,他们会有明显的焦虑情绪,有时甚至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
虽然强迫症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也会出现囤积物品的行为,但囤积症的驱使欲望和强迫症的“强迫观念”不一样。囤积症患者是自愿地去获得、储藏这些物品,可从中体验到积极情绪,获得成就感;而强迫症患者则不同,他们深知这一行为毫无意义,想摆脱,却又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主要的区别。囤积症不同于强迫症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强迫症多为周期性发作,比如2年内可能只有半年会发作,但囤积症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并不是周期性发作。
囤积症从何而来
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囤积症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因此尚无全国性的流行病学数据。但根据国外的研究推断,囤积症的发生是相对比较普遍的,加上我国的人口基数庞大,囤积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精神疾病。
这样一种病态的囤积行为,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
囤积症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首先与早年的人生经历有关,如童年的创伤、家庭的不完整等,这些因素会导致安全感的缺乏;此外,一些负面性的生活事件也会引起这种行为,比如经历过战争、天灾的物资短缺,经历过难以承受的压力事件等,所以他们试图通过获取或储藏物品来获得一些安全感、归属感。囤积症的发生,还与人体神经系统、功能的病变有关联。相关研究发现,囤积行为与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前扣带回等脑区的异常激活有关。此外,囤积症也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
与我们想象的不同,囤积症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而是一种终身疾病,70%的囤积症在20岁以前可能就开始了。对于囤积症,老年和儿童时期是两个发病的高峰阶段,相对来说,老年人的症状更为严重。研究发现,多数囤积症在儿童与青少年期就已经开始,囤积症的一些行为始于人生的早期阶段,症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囤积症的危害,不容小觑
很多人认为,囤积症只是一种精神疾病,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其实不然。广义上的囤积症可以分为器质性与非器质性两种,后者主要针对的是心理认知层面的精神疾病,而前者则有可能是部分疾病的征兆,比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这都要求我们对囤积症的表现格外重视,及时关注家中老人的行为。
很多囤积症患者,他们往往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来医院就诊时大多由家属陪伴来看病。就诊时,医生首先要对囤积症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排查基础疾病的可能性,及早干预,这样可大大改善患者身心疾病的预后。
即使是非器质性囤积症,也要及时干预。如果任其发展,会增加患者与亲人、邻里间的矛盾,影响患者正常的社会生活,导致其与社会越来越远,造成恶性循环。如果患者有基础疾病,还会导致这些基础疾病恶化。值得注意的是,堆满囤积物的环境,有滋生细菌、引发火灾的风险,病情严重的患者,还存在被家中囤积物掩埋窒息的风险。
2014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就有一名患者被囤积的垃圾掩埋致死。因为患者的家里堆满了垃圾,几个门都被堵死,救援人员只好在房子上方凿开大洞,最终花费了两天时间清理垃圾和个人物品,才发现死者的位置。
重拾缺失的安全感
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药物疗法和综合疗法来治疗囤积症。囤积症患者的显著特点是对物品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自己不能控制囤积的行为,且难以觉察这种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因此,治疗的关键在于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并对这种囤积行为进行控制。
认知行为治疗的目标,不仅是针对行为、情绪这些外在的表现,而是分析患者的思维活动,找到形成这种错误认知的原因并加以纠正。医生会帮助患者逐渐认识到自己病态囤积行为的原因,并让他们学习管理囤积物的方法,特别是要学会放弃。医生还要帮助患者进行精神的放松。但是,认知行为治疗的过程较长,对患者的配合度、依从度要求都比较高,因而往往需要亲属的帮助与介入。除认知行为治疗外,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让患者服用一些抗强迫、抗焦虑及抗抑郁的药物,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更好地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行为模式,减少囤积行为的发生。
所谓综合疗法,就是指心理干预和药物疗法的结合,即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进行治疗,如家庭治疗、人际心理治疗等。综合疗法可弥补认知行为疗法对囤积症治疗的某些不足,得到更佳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经过2个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但要不断巩固、维持。当前国内还有很多囤积症患者尚未得到有效医治,治疗的现状并不乐观。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家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不够,觉得可能只是这个人生活习惯差一点,还不至于把他带来看病;另一方面,部分患者是独居者,连旁观者都不能完全识破这个疾病,当局者就更困难了。
因此,让患者摆脱囤积症,需要医生、家属的共同努力。作为患者身边亲近的人,家属应当给予患者足够的陪伴与包容,尽量避免一味地指责或强行丢弃他们的物品,避免与患者产生正面冲突。家属可以采用支持、开放的态度,比如单独辟出空间让他集中收集物品,然后定期教他整理物品,变卖废物换钱等,在尊重的前提下,让他们慢慢地接受“断舍离”,让他们体会到,丢弃这些物品后的生活也并没有什么差别。家属也可以多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培养有益身心的文体爱好,避免长时间一个人独处,通过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来减少他们的焦虑情绪,重建他们的安全感、成就感。
(资源支持:《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