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提问更有效刍议
2021-05-30杨建康
杨建康
一、关注学生的思考
这里所说的关注学生的“思考”,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即学生可能在想些什么,会想到些什么;关注学生的思维,即思维方式有哪些,如比较、概括、综合、分析等;关注学生的思路,即学生会循着什么样的路径来考虑这个问题等。如这样来考虑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那问题设计就要做到这三个方面的探寻与落实:
1.为学生思考理出更明确的“指向”。执教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认真读课文,用一句话说说西沙群岛是个怎样的地方。”面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需要在脑海中进行如下几个思考步骤:首先是读懂课文内容,其次是思考回答这个问题的内容范围,根据内容自由组织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能还会思考自己回答得合不合适,这样的思路对不对等问题。
如果教师把问题换成“认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西沙群岛的特点”,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后,就会很自然地在文中找相对应的句子,回答这个问题就简单多了。这里的“指向”不仅指向了学生思考的路数、节奏等,还指向目标的清晰与达成。
2.为学生思考搭建适合的“支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时通常会问:“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记得笔者在执教《哪吒闹海》一文时,带着学生围绕课题思考:“哪吒为什么闹海?是怎么闹的?闹海的结果怎样?”
比较这两个问题的内容,后一个问题其实是将前一个问题拆分成三个小问题。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带着三个小问题在阅读中找答案。阅读结束,学生把三个问题的回答串联在一起,就能解答“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变相对抽象、难回答的概述性问题为相对具体、易回答的填空式问题,比较起来就简单多了。老师无形中帮助学生搭建了一个思考的“支架”,带着学生习得概括的方法。这里的“支架”成了获得知识的“垫脚石”“阶梯杠”。
3.为学生思考及回答预留更充足的“空间”。在第一次试上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时,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后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对哪些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在二次试上时,教师将问题改成了:“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对哪些事物做出了细致的观察?”教师发现,針对前一次的问题,学生思考的内容范围偏大,回答起来有些吃力。经过后一次的设计,学生思考和回答的空间大些,组织语言时的信心更强。
有的课堂提问只放不收,缺少教师及时的回应和总结,教师对课堂上生成性的答案不重视、不关注、不理会。这些都影响了提问的质量。当教师提出问题时,要预想学生会答些什么,这也是为学生的思考预留“空间”。
笔者执教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时,呈现了如下案例——
师:“我”第一次看到了大榕树,第二次看到了许多鸟,这两个画面给你的感受是一样的吗?
生:我觉得描写大榕树是一个寂静的画面,看到许多鸟则是一个热闹的画面。
生:我觉得这两个画面出现的时间不一样,第一次是黄昏,第二次是早晨。而且两个画面的色彩不一样,描写大榕树时,显示的是单一的绿色,而描写很多鸟的场面里,有很多颜色。
生: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我”是从远到近观察的,很有顺序;第二次来,“我”看到很多鸟飞起来,就没法按照由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的顺序来写了,而是写鸟由少到多,由静寂到热闹。
生:我接着上一位同学的观点继续说,正因为由远到近的观察,“我”才能够细细地观察大榕树,观察它的枝干、叶子、根;而第二次来,“我”看到很多鸟,就只能略看,因为鸟飞起来得太快,数量太多,使“我”应接不暇了。
生:“我”两次到“鸟的天堂”的心情也不一样,第一次因为是黄昏,鸟都休息了,没有看到一只鸟,心情很失落;第二次,看到那么多鸟,“我”很兴奋。
寂静和喧闹的不同、赏景时间的不同、大家心情的不同都是笔者有预设的,但是色彩的不同、观察顺序和效果的不同则是意外之喜。这样的问题表述预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问题更具张力。
二、关注主要问题的提问
教师在教学中,围绕课后习题来进行教学过程设计,这样只能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保底做法。但是,把课后习题里的问题照搬作为主要问题的内容,是不是就一定合适呢?对此,笔者提出两点认识。
1.依题设计不是简单纳题入案。《鸟的天堂》课后习题第二小题:“课文分别描写了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一读相关的段落。”这个问题对应着三个教学目标:一是人文主题目标—— 感受大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场面;二是语文要素目标——初步感受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三是朗读目标—— 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读相关段落。
这时,教师要考量的是,习题“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并不是单一地指向单元页上提到的“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要素目标。因此,依题设计不是简单的纳题入案,不能单一地将课后习题直接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带入课堂,呈现问答式教学样态。这需要教师进行问题解读,分析其中承载的要求和目标,特别是语文要素目标,并将之分解、整合,落实到课堂教学设计中。
2.教学融入不等于课堂植入。教师如果将问题“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呈现为“你觉得这两个画面带给你的感受一样吗”,就能将生硬的问题变成画面的赏析和评议。同样,将提问“大榕树有什么样的特点?群鸟欢腾是什么样的”变成“你看到了一棵什么样的大榕树?在作者的眼中,群鸟欢腾是一个怎样的画面”,教学效果又将如何呢?
“说说它们有哪些不同特点”是基于“傍晚和早晨两次看到‘鸟的天堂的情景”,而不是直接说大榕树和群鸟欢腾之间的对比,这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由此看来,将课后习题中的一个大问题拆分成几个小问题植入教学过程,效果也并不令人满意。
再如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课后习题第一题:“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这个问题放在教案前面是可以的,放在教学结尾做总结也是可以的。这就要根据教学统筹安排来确定,要作为整体感知、理清脉络来用,或为总结全文、升华主题来铺垫,又或者两者兼顾。教学融入需要做到整体考虑、板块思维、有坡度;而单一“植入”式教学只是生拽硬拉、强行实施,可能会影响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联动,包括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思考和回答及教师的评价和评估等。只有站在这样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提问,才能让提问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