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图示支架 提升习作能力

2021-05-30郑雪燕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1年12期
关键词:选材习作支架

郑雪燕

习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颇具挑战的教学环节。究其原因,习作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需要学生围绕主题搜集素材、复现回忆、梳理文脉、外显表达,完成思维从内显到外化,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化。但学生的思维常处于零碎的、散乱的状态,由此产生了不少的问题:选材意识不强,素材比较普通、平淡,缺少新意;情境复现还不够具体,内容简略;内容主次失调,重点不够突出;表达的条理不够清晰,语言不够生动。这些问题往往让学生觉得习作无从把握,难以下笔。

图示,也叫“图文示意”,即通过简单的符号、浓缩的文字、线条等构成特有的图文式样,对学生形成直观有效的视觉冲击。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如果在习作过程中巧妙地运用图示支架,可以使学生的习作思维从无形转为有形,从内在走向外显。图示支架可以有效解决习作的诸多症结,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一、借助图示提升选材能力

选材,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带着目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选材既是素材筛选的过程,也是一种习作技巧。可以说,选材是习作的基础,是衡量学生习作能力的标准之一。“选”,意味着学生要根据习作要求搜集多件素材,然后根据要求好中选优,优中选精,最后遴选出最适合的进行习作。可是,在习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有选材的意识。针对这种现象,筆者在教学中试着让学生画扩散型图示,帮助学生围绕习作要求搜集素材、丰富素材,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取舍,进而提升学生的选材能力。

例如,学生在学习完统编教材五上第八单元的读书故事后,笔者让学生也来写写“我与书的故事”。教学中,笔者运用图示让学生紧扣“我与书的故事”进行头脑风暴。学生的思路瞬间打开,各种素材荟萃。交流时,笔者要求用一个动词将故事内容概括成“ 书”,最终形成了下列扩散型的图示: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素材。通过一番交流讨论之后,大家一致认为“租书”故事最新颖独特,吸引眼球;“窃书”故事颇具悬念,最令人期待;“卖书”故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最适合习作。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最满意的故事。

利用图示支架帮助学生罗列、筛选素材,不但能帮助学生寻找到鲜活、生动、有价值的习作素材,为完成习作做好准备,同时还能使学生明白,选材需要综合考量,要选择新颖独特、有个性化的素材,更要选能得心应手、适合自己发挥的素材。长此以往,学生选材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提升。

二、借助图示提升复现能力

习作中的很多素材当中的事件不是当下发生的,有的甚至时间比较久远。学生对于当时其人、其景、其事、其物的记忆已经变得零碎、模糊。而习作需要学生全面细致地复现这些人、景、事、物,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料,笔下不慌。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复现当时的场景呢?笔者发现借助图示支架,对场景画面进行定格分解,能有效链接生活,激活记忆,使复现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指导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时,笔者就借用同心圆和花瓣型的图示,如剥洋葱一样,助力学生打开回忆,提高其复现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回忆人物的外貌,笔者设计了同心圆型图示,引导学生从人物的身型、装束、容貌等方面入手,再对其不断地细化、分解,边回忆边完成同心圆各部分的填写。学生的记忆仿佛被激活了,原本模糊的人物外貌也逐渐明晰起来,变得更具体生动了。

在指导学生回忆人物特点的环节中,笔者借助花瓣形图示,让学生围绕人物“好鼓掌”这个特点,聚焦典型事例,复现人物当时的动作、语言和表情,把事例分解成一个个鲜活的镜头,使人物形象可感可触,这个过程为之后的动笔环节做了有效的铺垫。

运用同心圆和花瓣形图示支架帮助学生复现生活场景,其本质就是对习作素材进行化整为零、抽丝剥茧的碎片化回忆,再到化零为整、串珠成线的系统整合。这个过程也为他们建构了一条由点到面、从散乱到有序的心理路径,使场景变得清晰完整,实现提升复现能力的目的。

三、借助图示提升构思能力

学生囿于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平,习作时缺少整体架构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思路不清,内容混乱;详略不当,重点不明;衔接意识不强,缺少过渡。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说:“人有人脉,地有地脉,文有文脉。”在习作教学中,笔者借用图示支架来帮助学生理清内容顺序,这样的教学使文脉更清晰,主次更分明,重点更突出,过渡更自然,进而提升构思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完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进童年”后,笔者也让学生来畅写童年趣事。一个学生选择“遛鸡”作为习作内容。为了更好地厘清思路,笔者引导他运用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事情的发展过程,再用高低不同、疏密各异的线段表示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主次。(在图示上,习作内容清楚、条理有序、主次分明,真正做到了“心中有丘壑,笔下有章法”。)

再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乐园》时,笔者设计了一份学习单,让学生从“我的乐园是什么”“乐园里有什么”“在乐园里干了什么趣事”三个方面入手,制作一份简单的括号式图示。借助图示,学生对本次习作的主题内容、板块结构、逻辑关系等方面有了整体的认识,同时对乐园中“有什么”“干什么”等进行了细化,较好地完成了文章的谋篇布局。可以说,学生完成学习单填写的过程就是整体建构心中乐园、笔下乐园的过程。由此,学生接下来的动笔才会言之有序,言之有物。

学生在构思作文时,思维常常是散乱的,而借用图示支架可以把散乱的点状思维转化为有序的线性思维。图示能较好地帮助学生把内在的构思过程形象化、条理化、组织化,有效提升自己的构思水平。

四、借助图示推进展开,提升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习作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具体来说,就是能做到有条理地表达、生动具体地表达等。在习作教学中,笔者发现运用图示支架,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如,带领学生学习完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景阳冈》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之后,笔者首先播放了一段猴戏虎的小视频,接着让他们将戏耍的场景写下来。在交流视频内容时,笔者发现学生纷纷被眼花缭乱的戏耍动作所吸引。于是,笔者趁机出示轮式图示,让学生再次观看视频,边看边填写猴、虎的动作,原本纷繁的戏耍画面顿时变得回合分明,条理清楚,环环相扣。在正式动笔时,学生大都能把戏耍的过程写得有条有理了。

又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时,如何让学生把选定的中心意思写具体生动呢?笔者设计了倒金字塔形的图示支架,引导学生从代表中心意思的一个字入手,逐步发展为一个词、一句话,最后到一段话,不断地挑战自我,逐阶展开,层层推进,使表达从简单走向具体,从平淡走向生动。

用图示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时间、空间和逻辑的关系,搭建表达框架,使行文思路更连贯,语言更顺畅,也可以助力学生具化情境,多角度地描写,为生成高质量的习作表达能力构建基础。

巧借图示,其实就是恰当地使用图示支架,帮助学生把隐性的习作思维显性化,达到拓宽思维、理清思路、标示重点、减缓难度的目的,使无从捉摸的习作思维过程变得可感和可控,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猜你喜欢

选材习作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习作展示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
实木门窗的选材应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