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斑也能窥全豹
2021-05-30赵婷婷
赵婷婷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变形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设计了以下的学习情境与任务。
情境:新版的高中语文教材问世后,出版社向社会广泛征集对于新教材的意见。有同学向出版社提出建议,认为教材内部页面过于单调。出版社决定为每一篇课文增加一幅插画,现面向社会征集关于插画的意见。
任务:现在请你结合自我的解读,写一封信向出版社阐述你关于《变形记》一课的插图设计的建议。
以这样的一个“情境和任务”来统领整个学习活动与过程,既令课堂的教学结构脉络清晰,又以实实在在的“任务指令”让课堂的能力训练变得更加具体。当然,形式的“新”是切实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服务的。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更需要其对文本进行扎扎实实的分析。下面就具体谈谈如何带领学生,在仅阅读节选课文的情况下,探究小说主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一、品基调,着色彩
这个环节,实际上就是学生初步感知小说的环节。小说的基调,主要是根据小说的环境描写所营造的氛围或情节的走向来确定的。从小说的环境描写来看,无论是下着雨阴沉的天气,还是狭小凌乱的房间,抑或是忙碌冷漠的工作环境、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都呈现出一种逼仄、压抑的氛围。从小说情节的走向来看,格里高尔变成一只丑陋的甲虫,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觉得惊异可怖的事。课文的最后,甲虫爬出房门,格里高尔努力供养的父亲,却拿着手杖驱赶着他……可以想象,格里高尔接下来面临的处境会是多么困厄,所有的人都不禁为他的未来深深担忧……因此,学生不难确定插画的整体基调应该是偏灰暗的。
二、析文章,定画面
这个环节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方式,学生选择小说中的一个情节画面并需要阐述选择的理由。回答这个问题,要先确认具备什么样特点的情节才最具有代表性。学生的回答基本从两点出发:一是最能体现小说主旨的地方;二是情节最吸引人之处,或者是小说情节的高潮之处。但学生在分析小说的主旨环节出现了理解错误或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因此,在这个环节,笔者带领学生集中探讨小说的主旨:格里高尔为何会变成一只甲虫?大家都不难发现,格里高尔糟糕的工作状态对他的压迫—— 在上司眼里,他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工作的机器。但仅仅理解到这里是不够的,因为资本主义对人的异化不仅仅反映在雇佣关系中,还反映在亲情关系中。这也是很多人认为必须要读完整部小说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理解小说主旨的原因,因为亲情的异化在小说的后两部分体现得十分明显。但实际上,在小说的第一部分,这种影响已经初露端倪。
亲情异化的体现,除了课文最后格里高尔的父亲面对变成甲虫的儿子“过分狠心”的举动之外,还体现在其他许多的细节之中。笔者在课堂上重点选取了“提醒起床”这一情节,也就是课文第7自然段来分析。关于这一段,笔者以表格的形式请学生梳理了母亲、父亲和妹妹喊格里高尔起床时的不同。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中,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从母亲到父亲,再到妹妹,三个人叫格里高尔起床的语气有着从“温柔询问”到“命令催促”再到“抱怨强求”的变化。引起一家人震动乃至需要全家出动去催促的,仅仅只是格里高尔“还在家里”。他们关心的只是格里高尔是否已经起床去工作,而对于格里高尔的声音之中出现的异常丝毫没有察觉,或者说是“选择性忽略”了。“敲门”,是对格里高尔施加压力的过程,也是格里高尔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
通过这一典型情节的分析,同学们很快就能总结出亲情异化的事实—— 在家人的眼里,格里高尔俨然已经成为一个“赚钱的工具”。至此,“格里高尔为何会变形”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在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环境下,格里高尔无论是在公司还是在家中,都已经成为一个“非人”。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变形”的不仅仅是格里高尔,更是所有人的人性。当然,变形也是格里高尔内心渴望逃避的潜意识的外化。在明晰了小说的主旨之后,学生对插画如何选择给出了多种建议:有的认为可以画一只甲虫躺在床上,家人在床的四周不断催促;有的认为可以画父亲拿着手杖驱赶甲虫回房;有的觉得可以画一只拎着行李箱匆匆赶火车的甲虫,以此来表现格里高尔内心的异化……而仅从情节的波澜角度来考虑,有的认为应该画小说的高潮部分——格里高尔从房间里爬出来,周围的人反应各异;有的则认为画面应该停留于格里高尔爬出来之前,门微微推开的那一刹那。那么,学生必须面对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怎么画”,也就进入了课堂的第三个环节。
三、明主旨,绘形象
在课文的预习阶段,筆者已经把“画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任务布置给学生,并提前选出了一些典型答案。因此,这个环节,主要是在黑板上为学生展示这些富有代表性的甲虫图案,请学生评判哪些甲虫更符合作者的原意。学生会发现作者对甲虫外形的描写很模糊,只有“坚硬而厚重的壳”“棕色的分成好多块弧形硬片的肚子”“许多条细得可怜的腿”等特征,但并没有明确地描写格里高尔异化后的具体形象。因此,这只概念宽泛的“甲虫”,理论上只要拥有作者明确提到的这些特征,不管外形上是胖是瘦,是纯色还是杂色,都是合格的。这时,笔者为学生提供了一段支架性材料—— 在最初始的德文版本中,作者用“一种没有听过品种的害虫”来形容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的动物。由此可见,作者并没有打算给这只变异后的“虫”定性。换言之,这只“虫”并不“确定”。这时候,学生会遇到两个问题:一个是对于这样一只模糊的“虫”,作者为何不模糊到底,反而要强调它“厚重的壳”与“多条无助的细腿”这两个特征;另一个就是作者为何不干脆给它一个确定的种类,却要大费周章地塑造这样一只“不确定”的虫。
对于前一个问题,学生不难发现这两个特征与格里高尔人生的对应之处。而对于后一个问题,学生没有仅仅停留在“增加荒诞性”这一点上,还读出了“广泛性”—— 变形的不仅仅只有格里高尔一个人,所有的人,可能都已经发生了变形。至此,学生对小说主旨的理解无疑又深了一层——“变形”广泛地发生于一切具有强大的驯化力量的社会体系中。事实上,卡夫卡在小说中对读者做出了预言,“格里高尔试图设想,类似他今天发生的事,是否有一天也会发生在这位协理身上”“说实在话,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也就揭示了这篇小说被奉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 它启发了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们思考人类的生存境况。至此,学生发现,插画中的这只“虫”具体画成什么样其实并没有答案,或许最好的答案就是不画出它,或者仅仅留一个模糊的身影即可。
通过这样三个环节的活动,学生对小说的主旨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切实培养了语文的核心素养。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小说后半部分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能够“由一斑而窥全豹”,对后面的情节做出合理的推断。这也就充分发挥了这篇“节选课文”的“范本”和“引子”作用。当然,关于这篇课文的教授还有着更多的可能性。对于经典文本的解读与挖掘,当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