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使者”周维忠:点亮一盏希望心灯
2021-05-30徐燕
徐燕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数十年如一日付出,把温暖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周维忠做到了。23年来,他以微薄的工资接济村里15户残障家庭,累计代付电费10多万元,为3位孤寡老人送去临终关怀,而这一切都始于一句“可以享受国家用电减免政策”的爱心谎言。从一个人,到一支队伍,他把星星之火汇聚成一束光:头上明灯,点亮万家灯火;心有火焰,点亮希望心灯。
善意谎言,点亮希望之灯
1969年出生的周维忠,初中毕业后成了江苏仪征市电力部门的一位电工。1998年的夏天,他像往常一样按规定前往拖欠电费已久的村民家中断电。当他走进沿江村村民唐有富的家中时,他愣住了,只见破裂的墙壁、长满青苔的地面、漏光的屋顶、蹲在角落里的孩子和屈指可数的三袋大米……这景象深深触动了周维忠的神经,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家里断粮,靠吃“百家饭”才勉强度日的艰苦岁月,往事像电影般一幕幕在他脑海里回放。
在他陷入回忆的时候,户主唐有富已走到他跟前,打量了身穿工作服的周维忠一番后,他一脸愧疚地说:“电工师傅,我家实在没什么钱,要不你就把我家里的那点口粮拿去抵充电费吧……”唐有富声泪俱下的诉说,把周维忠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他询问了这一家人的境况,原来唐有富患有眼疾,右眼已彻底失明,妻子刘秀明是智障人士,儿子唐久亮也天生智障,全家就靠唐有富种田糊口,日子过得举步维艰。
唐有富一家的困境,让周维忠眼泛泪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进门前已到嘴边的那句“你家已拖欠电费300多元,请及时缴纳”,此刻却像被千斤巨石压着,怎么也说不出口,转而一个“如何让唐有富家合法合理地通上电”的想法悄悄涌上了周维忠的心头。他决定为唐有富代付电费。
为了让唐有富安心用电,周维忠略一思忖,拍拍唐有富的肩膀,笑容可掬地说:“大哥,你误会我的来意了,我不是来向你催缴电费的,是国家出了一个为困难家庭补贴电费的政策,我特意来告诉你一声。”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唐有富不可置信地向周维忠一再确认,直到得到肯定答复,他紧握着周维忠的手,激动地连连拱手作揖,口中喃喃道:“这下再不怕停电了,谢谢,谢谢……”
唐有富万万没想到的是,“可以享受国家用电减免政策”是周维忠编出来的善意谎言。其实,他家欠下的电费都由周维忠自掏腰包,悄悄缴到供电所。
从那时起,周维忠不仅帮唐有富家支付电费,还将痴傻的唐久亮视如己出:唐久亮食量大,周维忠每个月买肉炖好后送到他家;唐久亮生活不能自理,常在垃圾堆里打滚,周维忠定期带他理发,给他剪指甲和洗澡;唐久亮贪嘴,周维忠就跟村里的小卖部打招呼,凡唐久亮买的都记在他账上……村里人都说周维忠认了个“干儿子”,他憨憨一笑,唐久亮却一口一个“电爸爸”叫上了。就这样,周维忠成了唐有富家的“第四个家庭成员”。
没多久,“可以享受国家用电减免政策”在沿江村传开了,村里其他残障家庭信以为真,向周维忠询问“我们能不能也照顾”。周维忠看着一张张饱受生活磨难的脸,不忍拒绝,答应帮他们申请。此后,周维忠无偿垫付电费的家庭从1家增至15家,他用一个善意的谎言点亮了残障家庭的希望之灯。
赤子之心,温暖孤苦老人
随着周维忠与村里残障家庭的联系越加紧密,他来村里更勤了。留守在村里的多为老人、儿童,年轻力壮者几乎都外出打工了,每次他一来,村里的老人都蜂拥而至和他聊天。在一次次交流中,周维忠觉察到了老人们内心的孤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让老人们多些慰藉,周维忠把上下班的路线作了调整,特意沿着沿江村绕一圈,一路上与遇到的老人们打招呼。为此,他每天在上下班路上花的时间比原来要多40分钟,但看到老人们脸上浮现的笑容,周维忠也乐在其中。
2014年的一个清晨,周维忠骑着电瓶车去上班。当经过桂德九家门口时,他心里却犯起了嘀咕:今天这老桂家怎么大门紧闭?以往这个点,他都是雷打不动地坐在家门口的呀,该不会是出了什么事吧……电瓶车已驶离了桂德九家两里路远,可周维忠越想越不放心,于是他调转方向,返回桂德九家一探究竟。
周维忠边走边大喊:“老桂,老桂,在家吗?”他推门进去,发现桂德九疼得蜷缩在床上说不出话。他二话不说拨打急救电话把桂德九送医治疗。经诊断,桂德九是肾结石突然发作,需住院治疗。
“住院治疗”四個字,让桂德九犯了愁,他心想:“我一个孤寡老人,住院的话谁来照顾呢?要是请护工,我一个五保户哪请得起呀?”想到这,桂德九用尽全身力气,问医生:“不住院行吗?我这……实在不方便,医生你看有没有别的办法?”还没等医生作答,周维忠已听出了桂德九的难言之隐,他自告奋勇:“这可马虎不得,老桂你还是安心住下吧,我来照顾你。”
话音刚落,医生望向面色苍白的桂德九,说道:“你生了个好儿子啊!”桂德九正要解释,转念一想,自己这可不就是“捡”了个好儿子吗?他哽咽着说:“是,是,我有个好儿子。”
周维忠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桂德九住院一周,他陪伴了整整一周,直到桂德九康复出院。出院后,他还给桂德九送来新鲜的水果和猪肉,叮嘱他务必把身体调养好。桂德九热泪盈眶,称周维忠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电儿子”。
在沿江村,喊周维忠“电儿子”的远不止桂德九一人。老汉胡加平高位截瘫,周维忠隔三岔五去帮他擦身子、换床单。胡加平弥留之际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屋顶的灯泡,邻居赶紧打电话给周维忠,叫他来见最后一面。待周维忠马不停蹄地赶到后,胡加平才合上了双眼。胡加平去世后,周维忠又忙着搭建灵堂、操办丧宴等后事,还帮胡加平缴清了最后两个多月的电费,村民纷纷说:“胡加平孤苦了大半生,晚年却‘捡了个‘电儿子”,也算是有福之人。”
一句“电儿子”,让周维忠觉得自己的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他一直默默照料着村里7位孤苦老人,先后为3位老人送去临终关怀。
代缴电费,光明洒遍角落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农电工作者,周维忠工资微薄,自从代付电费和照料困难户后,他几乎成了“月光族”。对此,妻子颇有微词:“咱帮人也要适可而止吧,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处处都得花钱。”周维忠赶紧把手指放到嘴巴前,做了一个“嘘”的动作,愧疚地说:“小点声!想当初,如果没有‘百家饭,我八成就饿死了;如果没有‘公家饭,我也过不上现在的生活。咱家日子紧巴巴我知道,可人家比我们更困难啊,不帮,我良心不安。让你跟着我受苦了,是我对不起你。”
在周维忠诚恳的道歉声中,妻子只好把满腹委屈往肚里咽,叹息自己怎么就找了个“烂好人”。周维忠赶紧接上话茬:“一个萝卜一个坑,咱都是好人,好人会有好报的。”
2016年的农忙时节,做粮食加工的周本来忙得不可开交,要不要去镇上缴电费使他陷入了两难。他去缴电费的话,机器没法开张,村民来了就白跑一趟;他不缴的话,断电了一样会影响到粮食加工。周维忠知道后,主动说:“我替你去缴吧,你安心忙你的。”周本来喜出望外,赶忙把存折交给周维忠,周维忠因此收到了第一本代缴电费的存折。
这件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村里的老人大多腿脚不便,也不会骑车,走路去镇上一来一回就得花半天时间。于是,他们也把代缴电费的存折交到周维忠的手里。为了方便使用,村民還把密码也交给周维忠设置。沿江村总共1000多户人家,最多的时候有700多户村民托他代缴过电费,每年经他手的钱有100多万元,而他从未出过任何差错。他说:“村民信任我,每次我说写收条,他们都说不用。我得对得起他们的这份信任啊!”
2018年的一天,周维忠的女儿收拾衣柜时,在一个小木箱里发现了满满当当的存折和缴费单,心里不禁升起疑云,就问父亲是怎么回事。周维忠只好向女儿解释:“存折是帮村民代缴电费用的,缴费单是我帮贫困家庭支付过用电费留下的凭证。”妻子补充道:“你爸爸这人呀,是经济上的穷光蛋,精神上的富豪,别看咱家挺简陋的,可沿江村里个个都夸他。”
女儿听后大为感动,把父亲周维忠的故事发在了社交平台上,她写道:“……我家的两个房间毛坯十多年了,我一直纳闷爸妈怎么不装修一下,今天偶然打开小木箱才知道,这几十年来我爸一直用他微薄的工资帮助沿江村的困难家庭。为了让他们安心接受,他还编造了一个可以享受国家用电减免政策的谎言……他是我最爱的爸爸——周维忠。”这则心声感动了很多人,网友纷纷点赞和转发。周维忠知道后,却责备女儿道:“瞧你,把这么点事搞得人尽皆知。”接着他又责怪自己:“都怪我忘记叮嘱你保密了。”
沿江村的村民得知用电减免政策的真相后,震惊、愧疚、感激交加,大家一起送了面锦旗给周维忠表达心意。不久,周维忠所在的单位成立了一支以他命名的“周维忠党员服务队”,以更大的力量帮助千家万户。疫情期间,周维忠带领队员帮老人测量体温,送口罩和食物,督促老人勤洗手、通风。有的老人不识字,周维忠就把注意事项画成图,贴在老人家里的最显眼处。疫情肆虐时,人人惶恐不安,可老人们说周维忠像一颗定心丸,有他在,他们悬着的心就可以放下。
在周维忠的关照下,村里低保户的日子依旧清苦,但锅里渐渐飘出了肉香,小屋里也常发出爽朗的笑声。后来,手机缴纳电费越来越普及,周维忠手上的存折慢慢在减少,可他说:“哪怕只有一本,只要村民有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2020年11月,周维忠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21年7月,周维忠入选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名单。在纷至沓来的荣誉面前,周维忠对自己的服务标准要求不断提高,服务内容范围不断拓展,唯一不变的,是他的一片赤诚之心。
23年,电工周维忠是智障青年的“电爸爸”,是孤寂老人的“电儿子”,是村民心中的“光明使者”。他让自己活成了一束光,驱散黑暗,送来温暖,照亮更多人前行的道路。
编辑 斯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