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筛、连”三要点学写作品梗概
2021-05-30王丽
王丽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回顾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交流对作品梗概的初步认识。
2.创设情境,明确任务。梗概是一种应用文体,在我们生活中运用还是很普遍的。
出示:
通 知
亲爱的同学们: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学校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求六年级每个同学推荐一本最喜爱的书。
期待你的参与!
学校大队部
3月1日
学生交流可以完成大队部任务的多种方法:写读书推荐卡、做读书小报、写作品梗概等等。
3.揭题:作品梗概,咱们读过,却没写过。《小英雄雨来》是我们都熟悉的作品,我们以它为例,学习写作品梗概的方法。(板书:小英雄雨来)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创设情境任务,既能唤醒学生表达的欲望,又可讓学生在情境中感知作品梗概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二、读懂教材,探究写法
1.出示教材给出的写法步骤。
2.学生默读写作步骤及习作小贴士,圈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
3.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把教材教给的三个写作步骤提炼成三个关键字“理、筛、连”,并明确其中的重点。
(1)理—— 要点清晰。
回顾《鲁滨逊漂流记》的梗概让要点清晰的方式:用列小标题的方式,画出情节图。
(2)筛—— 简洁明了。
学生自主交流对小贴士中“主干”“枝叶”“简明的叙述性语言”的认识,教师适时点拨。
预设:
①“主干”: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②“枝叶”:细节描写,如对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对环境的描写等。
③简明的叙述性语言:简洁明了的语言,没有细腻的描述语言。
(3)连—— 自然过渡。
①回顾《鲁滨逊漂流记》的作品梗概中过渡语句的方法:时间连接。
②发现更多连段成文的方法:
空间连接,作品按地点变化来写。如:《童年》。
环境连接,情节随环境变化而变。如:《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4.对照板书,总结方法。写梗概要先理出书籍内容的框架,要点要清晰;再对每个要点相对应的章节进行筛选概括,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后,我们把围绕要点概括出的一个个段落连成一篇文章,适当补充内容,这样文章才能过渡自然。
【设计意图】学写作品梗概难度较大。因此,此环节的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在自学中初步了解写作品梗概的方法和重点。教师适当引导点拨,联结学生已有的语文经验,提炼写作品梗概的要求和方法,为迁移运用奠定基础。
三、掌握方法 ,尝试运用
步骤一: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1.出示三位同学理出的《小英雄雨来》情节图,交流评议要点是否清晰。(有没有小标题概括得不准确?是否有几个小标题都在讲一件事,能否合并?有没有遗漏的重要情节?)
2.学生们按照作品叙述的顺序,将小标题排序。
鬼子扫荡→救李大叔→埋雷炸敌→学八路军→救杜邵英→放羊救军→为军送信→雨来被抓→入游击队
3.学生们修改自己理出的情节图,做到要点清晰。
步骤二: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1.尝试概括 “雨来被抓”这一情节。
(1)打开书对照目录,确定哪些章节叙述“雨来被抓”这一要点。
(2)生练习筛选概括。
(3)出示评价表,对照表格全班交流。达到要求画一颗星。
2.四人小组分工,概括剩余的要点。
步骤三: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1.小组四人合作,连段成篇,教师出示评价标准:
2.小组成员对照评价表,互评后再修改,努力得到满星。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小组的评价表情况以及仍然存在的困难。
4.教师从中选取较好的小组分享《小英雄雨来》的作品梗概,其他小组评分,并侧重倾听自己的困难,别人是如何突破的。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学生写梗概“理、筛、连”三要点迁移运用的重要环节。教师全程陪伴,一步步地带着学生进行练笔训练,学后写、写后读、读后改,循序渐进,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写作品梗概的方法,它有三字秘诀,就是“理、筛、连”。“理”的时候,要点清晰;“筛”的时候,语言简洁明了;“连”的时候,过渡自然。我们根据这个方法,小组合作完成了《小英雄雨来》的作品梗概。课后,请同学们选择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写作品梗概,完成大队部的任务。
【设计意图】回到生活是习作任务情境得以实现的重要体现,也是习作的交际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平台。
(作者单位:南京市建邺区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