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就是来几趟“往返跑”
2021-05-30姜树华
《金字塔》是一篇略读课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著名作家穆青写的《金字塔夕照》内容片段,第二部分是教材自编文本《不可思议的金字塔》。前者为连续性文本,后者为非连续性文本。其中非连续性文本主要由文字描述、数字列举、图形示例,还有一个重要信息源—— 批注共同构成。不同的文本,不同的表达形式,教学时如何立足于略读课文的基调,将两个不同性质的文本内容统整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实现阅读学习?笔者建议:把两篇文本作为“学材”,“往返穿梭”其间,互文式阅读,这样的学习会更有深度、更有实效。
主文:往返在前后文本中,读懂金字塔的“金”字。
课文第一部分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与盛大的场面想象。作者围绕“金”字,展开描述。首先是金字之色彩:“金色的夕阳”“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尼罗河水也泛着金光”,这是金字塔周遭环境的主色彩,概述起来就是作者的开篇语“九月的开罗是金色的”。作者的笔触开始描写重点事物——金字塔,古老的金字塔“简直像是用纯金铸成的”,没有出现金色,而是说用纯金铸成,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像“三座金山,似乎一切金色的光源”,把三座金字塔变成整个画卷的中心,所有的金色源头都来自这三座金字塔,作者似乎没有更好的笔触来描写金字塔了,只能用这样的主副关系表达金字塔“放射出”的金色之纯度、亮度与光射度。以至于“天上地下,黄澄澄,金灿灿,一篇耀眼的色调”,一切皆因这里的主角金字塔。其次是金字之含义:作者用了“最中国”的方式来理解“金”字,究竟是源自“象形”,还是出于“会意”?从象形的角度,“你看金字塔多像一个‘金的汉字”,人们很容易理解金字塔的外形,这一点从课文中的插图也能很形象地感知;从会意的角度,作者又有其独特的理解,金字塔凝聚着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比金子更显贵。没有更好表达了,唯有用“金”字才能抒发内心的无限崇敬,“不愧是熠熠发光的珍宝”,这是人们内心的认可与叹服。
互文:往返在互补内容中,读懂金字塔的“塔身”。
课文第二部分给我们编选了一些涉关金字塔的常识与秘闻,以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为主例子,提供了一些古埃及科技与尼罗河环境资料。金字塔有多大呢?课文用非连续性文本,包括图形、数据、标注、文字说明等方式很准确地表达出胡夫金字塔的外观规模,虽然罗列出“约600万吨”“约5.3万平方米”“约260万立方米”“塔原高约146米,塔基原边长约230米”等数据式的表述,还画出了一个标有数据的几何示意图,终因学生缺少数形概念,仍不能真切感知出胡夫金字塔多么宏大。倒是后文提供的许多资料让我们对胡夫金字塔的伟大铭刻在心。文本中介绍:“建于公元前2600年左右。建成几千年后,世界上才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该资料旁的批注强调:“为什么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出现比它更高的建筑呢?”仔细读,这个批注极具冲击力,作者用“几千年”“一直”两个词,让读者自然盘算起建成后4000年的时间里,金字塔均为世界最高建筑物(据记载,直到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建成以前,胡夫金字塔一直是世界最高建筑物)。我们不妨在此处反复读读资料呈现与批注提示,如此往返几回,内心定会油然升起无限的惊羡与慨叹。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感知,作者作了类比“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篮球场是我们颇为熟悉的事物空间,有了真实感的空间比较,我们眼前便一下子浮现出胡夫金字塔雄伟巨大的外形。“当时的人们是怎么修建金字塔的呢?”又一个及时的批注,把读者的思维聚焦引向了探究金字塔如何建成的。文本继续顺着读者好奇往深处发现,金字塔由一块块“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的石块叠加而成,足见工程之艰巨。关键是石块“中间没有任何水泥之类的黏着物”,这就令人惊奇了,石块之间没有黏着物怎么能“垒”得起来呢?更令人费解的是石块之间的缝隙竟然“至今很难用一把锋利的刀刃插入”,足见石块被磨得何等平整光滑。此刻,资料旁的批注又出现了;“如此精湛的工艺,几千年前的工匠们是怎么实现的呢?”别漏下这个资料右下角的那个小小的三角墙体图。读着文字描述,想着当年画面,看着图画碎片,我们能鲜明地感受到:“金字塔”的“塔”不是一般寺庙中的木质塔、砖混塔,而是矗立4000多年的拥有世界高度的石塔,让人望而生叹。
批注:往返在边读边思中,读懂金字塔的更多“谜团”。
几千年来,人们从没有停止对金字塔的探索,各种传说盛行,有民间的,有神话的,有天文的,从未断绝过。仔细阅读第二部分文本内容,从开始到对石块资料描述部分,文本在资料与批注间有序承接,这部分文本其实因批注的出现实现了文本阅读的有机连续。一个小小的墙角示意图后,文本实现了“非连续性”的跳跃,资料呈现出“塔高的10亿倍正好是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这样的陈述便甚为神奇了,神奇在如此凑巧的整数倍。批注及时道出了我们的疑惑:“这难道是巧合?”相信,当学生读到此处时一定是不停地摇头,的确感到不可思议,怀疑程度瞬间陡增。于是后文“建造金字塔时的古埃及”资料板块的出现便是給我们带来释疑的。
我们可以慢慢往后读,也许能渐读渐明,原来这里是富庶的尼罗河流域,金字塔建在尼罗河西岸,有着丰厚的物质基础;这里曾是世界文明的起端,文本中用“天文历法”从这里开启来证明,感知到古埃及人在“天文学、数学、几何学、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至此,我们便能渐进明白古埃及人高超的科技基础,让金字塔宏大且精致的建筑工艺成为可能。切不可忽略最后一条信息——“古埃及人掌握了精湛的造船技术,这些船能在尼罗河上航行”,还有旁边那看似“赘余”的批注:“这些船可能会有哪些用途呢?”这里的资料与批注是不是在提示着我们展开想象:那些建设金字塔的能工巧匠、建筑石材、建设用具、粮食衣物等生活资料正一船一船地从远方运来……金字塔的建成之谜也许就渐渐消解。返回到前文,作家笔下的那种游览心境也是广大读者的真切感受:“那一片迷人的金色,简直把你融化进一个神奇的境界”,引人入胜,遐想连篇,时空会穿越到那古时的幽秘……
就这样,读着读着,我们也许会猛然醒悟这篇课文的两部分原来联系得如此紧密:金字塔外在的神奇炫美——金字塔内在的精湛工艺——古埃及科技的高超可行。两部分内容完美衔接,恰如紧密无缝的金字塔塔身一样,浑然一体,分明就是一篇精巧构思、有序安排、陈述井然的“连续性文本”。不过,要阅读出这样的感知效果,需在文本间多来几趟“往返跑”。虽为略读课文,切不可跳跃读,学会运用上本单元所学的语文本领,去静态地赏,加之动态地想,课文就会越读越合体,直到放射出久远的璀璨的历史光芒。
(姜树华,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教育家培养对象、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书记兼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