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在任务中展开有效学习
2021-05-30鲍玲
鲍玲
传统的教学根据课时划分教学内容,以知识讲授为中心,这种教学容易造成语文学习的碎片化、线性化、重复化等问题。而大单元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既有的知识、能力、经验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将学习主体与学习内容联系起来,通过发现不同文本之间,文本内容与学生经验之间的联系和差异,设计出开放、有意义的语文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化地解决问题,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中不断获得语言运用的经验,提升语文能力与素养。
下面笔者将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谈一谈大单元教学中大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一、大单元教学中任务的设计
1.为学习提供完整的学习方案。大单元教学中任务的设计与传统课堂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前者立足整个单元,甚至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后者则只结合单篇的内容设计提问。大单元教学把一个单元看作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体系,根据单元学习内容提炼主题,建立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进而设计出具有系统性、开放性、真实性的大任务,为学生的单元学习提供一个完整的学习方案。
比如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选择了《社戏》《回延安》《安塞腰鼓》《灯笼》,以及写作训练“学习仿写”和口语交际“应对”等内容,年代跨度大、体裁多样,但是其内容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描绘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因而笔者将本单元主题定位为“民俗风情”,以“最炫民俗风”为学习情境,设计了“说说家乡的民俗”“读读作家笔下的民俗”“发现民俗背后的文化”三大学习任务。
任务一“说说家乡的民俗”,让学生关注家乡的民俗文化,并通过实例了解其种类与特点,在实践中增强应对的能力,落实本单元口语交际的学习目标。任务二“读读作家笔下的民俗”,通过品味具体表现社戏、信天游、腰鼓、灯笼等民俗的语言,学习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任务三“发现民俗背后的文化”,通过比较阅读等语文活动,探究民俗蕴含的意义和价值,落实“增进对民俗价值、社会文化的理解”“借鉴优秀作品的内容、写法,提高写作水平”这两个单元学习的目标;最后由读到写,观察、走访,积累素材,写写身边的民俗,争做“民俗传承守护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一系列的任务,从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使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内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学会采用多样的方式去表现身边的民俗,增强传承民俗文化的使命感等。此学习方案将整个单元的语言习得、文化认识、社会责任等要求全部整合在了一起,形成从知识到能力再到价值观的完整的学习体系。
2.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亲自经历语文学习的过程,获得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素养。大单元教学就是“从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出发设计语文学习方案”[1],任务的设计指向的正是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能力和需求,将文本资源、学生活动整合到学习任务中,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机会。
比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任务一“说说家乡的民俗”,这既是任务,又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设计的目的就是将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或采访等方式,搜集关于民俗的资料,获得对家乡民俗的感性认识,并通过分组、分角色,开展组与组之间的对话,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也为开展任务二“读读作家笔下的民俗”打好基础。
任务二中设计了两个活动——“走进社戏、信天游、腰鼓、灯笼”和“民俗推广小使者”。活动一是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或默读的方式,抓住与“社戏、信天游、腰鼓、灯笼”相关的文字,理解名家笔下的民俗特点;活动二请学生做民俗推广小使者,尝试化用课文为四种民俗写介绍词,在组内、班级内进行宣讲。化用课文语言是向作家学习语言表达的过程;互讲互听互评,则是内化、建构新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任务二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语言积累,重视表达能力的发展。
任务三“发现民俗背后的文化”,首先通过补充《社戏》删减部分、“延安精神”主题诗文、《安塞腰鼓》《灯笼》相关散文,让学生在对比阅读中探讨民俗的文字表达,理解民俗背后的文化意义,深化对文本的认识。活动二“民俗传承守护人”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俗,仿照文中最有表现力的表达,进行仿写;从写作内容、表达方式、情感思想等角度进行评价,互评互改。任务三立足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协作学习能力。
总之,三个任务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梯度地展开,形成进阶式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具体的任务学习中不断实践、积累、反思,进而将新的学习所得与已有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整合,促进语言、思维、审美等方面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二、大单元教学中任务的开展与实践
1.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中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阐释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的:“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和机会,为学生开展各种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形成相应的能力。大单元学习,就是任务驱动式的项目学习,具体来讲,这是“问题、话题、项目引导的特定情境中的学习,是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有机结合的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2]。
如“发现民俗背后的文化”这一任务,活动一“对比阅读”(时空、文字表达、精神风貌),让学生在文本比较中展开阅读,细致、深刻地理解文本深意。如《社戏》,补充删减的“成年后两次看戏的经历”,让学生抓住人物心理的刻画、景物的烘托等,展开对比,在比较中理解“好豆”“好戏”的深意;《回延安》则与《记一辆纺车》进行比较诵读,在朗读中感知陕北民歌的语言表达特点,理解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中蕴含的诗人情感;《安塞腰鼓》是一篇像诗一样的散文,排比的手法运用可谓炉火纯青,所以笔者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选择最震撼人心的排比进行演读,分享对排比结构、形式等的认识,通过有感情朗读表现对安塞腰鼓的理解;《燈笼》则是一篇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散文,所以让学生结合教材后的“阅读提示”进行赏读,将自己的理解补充到阅读提示中,形成一篇更加完整、更加深刻的评论;并将《安塞腰鼓》与《灯笼》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直观地认识“文字表达是为思想内容服务的”这一道理。
活动二结合文本开展“这样的表达很走心”评选活动,让学生去鉴赏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解读不同语言结构与风格背后的民俗文化、社会文化。这个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分析、归纳,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认识,并在互相的交流和点评中,不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随后举行的“点亮民俗心灯”小活动中,学生将自己对民俗的认知进行记录,最后整理出“民俗心灯卡”,打印张贴展出。
整个任务的实践过程有多形式的阅读,有个性化的鉴赏,有探究,有交流,有评价,学生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中学有所得。
2.既是个性化的参与,也强调学习共同体的协作。任务驱动下的语文学习与教学是自由的、富有创造性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个性、兴趣等会存在差异,统一标准的教学往往只会对能力强的学生起到促进作用,许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往往会因为跟不上或得不到认可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大单元中的任务具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价值判断等,去探索,去获得。基础不同,最后获得的成长也不同。大单元教学正视这些差异的存在,正因为如此,设计的任务才不具有唯一性。
如任务一“说说家乡的风俗”,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用多种方法查阅资料,搜集“专家眼中的民俗”和“邻里长辈眼中的民俗”;“应对知民俗”中,学生可以个性化提问与表达,“应对”不要止于一问一答,要及时予以追问、评价,最好多提一些能够引发争鸣的问题。这些任务设计鼓励学生多层次、多维度地展开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进步。
当然,任务的实践过程并不鼓励学生单打独斗,而是强调学习共同体的协作。大单元中的任务涉及内容较为复杂,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所以需要学生组织学习共同体,在团队中分工协作,交流评价,求同存异。
如任务一“说说家乡的风俗”中的活动“应对知民俗”,就需要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提问和应对,组内成员可以分角度、多元化开展活动,也可以相互补充,相互评价,共同梳理应对知识与技巧等。任务二中的“民俗推广小使者”活动,从个性表达到小组交流,在宣讲、整理、评价中加深对民俗的理解。任务三中的“对比阅读”(时空、文字表达、精神风貌)这一活动,就是要通过多种阅读方式,探究、梳理文字背后的文化和表达的特色,具有很大的难度,所以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安塞腰鼓》一文,作者极力铺陈,文笔汪洋恣肆,非常适合朗诵,那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诵。除了安排组内每个人的朗诵内容,小组内还要探究排比手法运用的独特之处,讨论该如何处理语速、语调、停顿、轻重音、诵读情感,揣摩文字背后的深意等。展示朗诵的时候,全组参与,并分工讲解组内的探究成果,还可以互相补充。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成员围绕一个学习内容共同参与,大家畅所欲言的过程,就是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成就的过程。
3.借助强大的信息技术,使任务的开展更充分。大单元的学习场所并不局限于课堂,强大的信息技术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线上交流的信息输出和接受可以在瞬时实现一对多、多对一,这就在最大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学习空间,再加上海量的信息资源和各类信息平台的支持,学生可以更便捷地开展任务学习。
如任务一“说说家乡的风俗”,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搜索引擎,搜集关于民俗的相关信息;任务二中“民俗推广小使者”、任务三中“这样的表达很走心”评选活动等,学生均可以利用平台进行线上阅览和投票;任务三中的“民俗传承守护人”活动,要求学生仿照优秀段落仿写身边的民俗,同样可以运用平台,进行线上互阅互评互改,改变传统写作中只有写作、批阅,缺失修改环节的弊端。而且这种线上投票、交流的形式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不仅可以直观地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多途径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大家还可以自由点评他人的作品,也可以实时接收他人给自己的建议,以便于不断修正。交流的前提是认真阅览、专注思考、理性辨析,所以这种形式的交流就在无形中让学生去更广泛地、认真地阅读同学的作品,将已有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还要学会用同学可以接受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他人的认可。这种学习的共情不仅有利于形成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还可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对整个班级的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晓娥.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意义与价值追求——兼评马建明老师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視界,2020(20):48-51.
[2]陆志平.语文学习任务群的特点[J].语文学习,2018(03):4-9.
(作者单位:常州市同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