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在大单元教学中的价值
2021-05-30朱苏兰
朱苏兰
基于“互联网+”环境,语文大单元教学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支持,整合单元教材,在真实的情境中,以任务为主线,组织学习者在活动中利用工具、资源、平台,主动积极地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因此,需要研究信息技术环境给教与学带来的新机会与新可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提出,教师应“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我们项目组在长期研究和实践中,探索信息技术支持语文大单元教学的优势和场景,努力创新学习空间,促进语文课堂的转型,助力学生学习,赋能学生成长。
一、新技术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内驱力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当学习者有学习兴趣,能个性化地选择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方式时,自主学习就能发生。自主学习是高层次的学习行为。
我们项目团队研发了支持教、学、评一致的教学互动平台。平台建有备课、上课、课后管理三大模块。“备课”模块,根据单元教学的特点,以任务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组建课程资源,体现学科的融合。“上课”模块,可实现多人次、多层面的教学互动,把学习轨迹、过程性评价生成新的动态资源,打造生态课堂。“课后管理”模块,能进一步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便捷,为教师研究和督促学生学习提供快捷有效的支持。
项目组在平台上为初中语文教材开发了每个单元的线上学习包资源,方便学生学习。比如,文言文单元有作家作品简介微视频、课文示范朗读、字词解释微课、作品鉴赏等资源;现代文单元有作家作品简介微视频、课文示范朗读、作品鉴赏、课本剧等资源。
新技术的多样化工具,能较大程度地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个性需求。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决定学习的节奏,选择学习的时空,还可以发布学习信息,表达自我。教师可以在线管理学习,评价学生的学习。
比如,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戏剧活动与探究,《屈原(节选)》中屈原长歌雷电颂,树立了人生的丰碑;《天下第一楼(节选)》通过天下第一楼的沉浮,折射出社会的盛衰;《枣儿》传达着农村留守老人、孩子对亲情的渴盼。如何帮助学生通过小舞台来看大世界,走进戏剧生活,来收获人生的智慧与真谛?师生可以举办“校园戏剧节”来开展活动与探究。这三个剧本篇幅都较长,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读懂剧本?教师可以在平台提供下列视频:话剧《屈原》、话剧《天下第一楼》、话剧《枣儿》。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把阅读剧本和看剧结合起来,深刻地了解剧本。
为了帮助学生“演这一个”,平台技术能让每一个演员发布“剧透”视频和文字,让演员们介绍“戏中的我”以吸引观众。这样,既能促进他们在活动中进一步熟悉并理解剧中人物,又能锻炼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总之,线上分享给学生带来了别样的学习体验。
戏剧是人类社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丰厚的人文内涵和极高的审美价值。在新技术支持下,戏剧教学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育人价值得到了体现。云课堂,充分激发学生创造力,既体现学生的个性,又让学生在任务学习中积极地合作探究、自主创新。
二、技术支持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共建者
信息技术支持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使师生角色发生了新的变化。比如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山川之美”,这个单元有《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黄鹤楼》等古诗文,针对单元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游历山川的生活经历,教师可以设计“码上精彩,领略万千气象”的学习任务。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文章内容,发挥合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生动描述长江三峡、富春山水、大漠奇景、西湖初春等美景,形成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分享者掃描相关内部的二维码即可享受美景讲解。这种学习法,突破了教学文言文常用的“灌输法”,突破了传统文言文教学中冗长的词语解释、句子翻译等繁复做法,让学生在交互活动中,主动理解文言文,深度学习。
平台的上传音频、视频、文字等功能,让学生成为主播、演讲者、朗诵者。在“朗诵吧,同学”活动中,学生发送了《沁园春·雪》《我爱这土地》《乡愁》等朗诵作品。作品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我把经典唱给你听”等活动中,学生分享了《采莲曲》《水调歌头》《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歌唱作品。学生人人参与,多方面地交流分享。他们的优秀作品,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成为校本语文资源库里的珍宝。
充分利用智能设备,增强了语文课堂学习的交互性、合作性与探究性,最大化地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学习需求。这种技术,改变了教师作为单一的知识传播者的现象,使学生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驱动学习创造,人人都能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资源的积极共建者。
三、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融入社会与世界
在研究与实践中,电子白板交互技术、互联网教学平台、移动终端技术、微课等已经渗透到了语文学习的各个层面。在技术支持下学习语文,已经成为教学常态,当前的课堂不再封闭,呈现开放性,将学生与社会世界连接起来,学生的成长令人惊喜。
比如在大单元主题“人生万象,问道人生”之下,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引发了学生的深思。他们就小说表达的人生之道对教材进行质疑,并在平台上纷纷发布见解。在大单元主题“建造我的精神小屋”之下,雨果的文章在学生中激起了波澜。学生们在平台上发布“中国少年说”,盛赞雨果的正直,控诉巴特勒的侵略罪行,并表示中国少年将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担负责任和使命。
疫情防控期间,信息技术支持线上语文教学,实现了独特的价值。比如,平台技术支持下创设真实的元宵节语文活动场景,让学生过上了独特的元宵节:猜灯谜题刚亮相,瞬间就跟帖一大片;投票题才露脸,柱状图立即如山峰林立;学生设计的各种生肖元素花灯,别具匠心,传达了美好祝福。家长也被这活动吸引,纷纷为学生助战。线上的课堂,不再是封闭的课堂,师生、家长都加入了课堂;在这样的技术支持下,学生们成为传统文化的热爱者和自觉传承人。教师在平台上构建了“战疫中的语文课”课程,除了教材内容,还有“疫情教会我成长”等内容,停课不停学。技术支持下,学生实现了随时随地学、个性化学习、合作互动学习。
技术撬动了教学改革,开放的课堂,让学生融入社会与世界,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他们的精神生命正在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