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语文见初心
2021-05-30薛法根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将事业进行到底。语文教学是“根”的事业,滋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生命;语文教学又是“慢”的艺术,静待着每一个学生的豁然开朗与恍然大悟。一百年来,语文教学在此起彼伏的改革浪潮中,始终秉承“以文化人、学以成人”的语文教育传统,从汉语文特点与儿童学习规律出发,在语文课程建设、语文课堂教学以及语文素养评价等领域不断前行,实现了语文育人的新境界。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经历了33年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的每一个关键事件,见证了33年一线语文教学研究的每一次突破与跨越。
一、“视听训练”补短板
1988年,时任吴江县(今吴江区)小学语文教研员的周建华老师倡导“视听训练”,旨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起初,很多教师不以为意,认为语文教学主要是书面语言的读写训练,听说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得到训练,何必在学校里多此一举。更重要的是,“视听训练”没有现成的教材,需要每一个年级的教师自己开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浩如烟海的文章中选择适合的内容,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周建华老师带领我们一批青年语文教师组成了“视听训练”志愿者团队,开始了为期两年的“视听训练”实验。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选取了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训练内容:低年级以儿歌、童谣、童话为主,中年级以寓言、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为主,高年级以小说、漫画、科普小品文为主。围绕“多彩的生活、好听的故事、鲜明的人物、深刻的道理、科学的常识”五个主题组成训练单元,并且制作了配套的幻灯片及配乐朗诵。我们每周挤出一节语文课,改上“视听训练”课。由于内容新鲜、形式活泼,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听说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升。经过“视听训练”的学生,对语言特别敏感,语文课堂上更善于观察与倾听,并且更善于想象、思考与表达。实践证明,听说能力是需要专业化训练的,没有科学的“视听方法”与系统的“视听训练”,学生的“视听能力”就始终处于缓慢的自然生长状态。
有人一提“训练”便以为是“题海战术”,是“机械作业”,实际上是对“训练”的误解。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要掌握并熟练运用语言这种特殊的交际工具,非有科学而有效的训练不可。任何技能、能力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需要经历一个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正是在一步步扎扎实实的训练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题海战术”是教育功利主义思想下的产物,是对“训练”的异化,我们应该保持一份警惕。在“视听训练”实验中,我们强化了“语文教学要着力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的意识,“训练”一词便在我们学校的语文教育词典中扎下了根。只要是合乎学生语文能力生长规律的科学训练,就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二、“三段作文”建体系
1990年,学校启动了“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苏南小城镇儿童素质综合实验”,提出了“学习、活动、交往”三大实践体系。语文教学中的“视听训练”,从“言语交际”的新视角,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选取了“请求与拒绝、表扬与批评、感谢与道歉、劝说与辩驳、解释与暗示”等10个交际功能主题,开设了生动活泼的“交往训练”课程。在此基础上,在课题组专家、上海师范大学吴立岗教授的指导下,学校语文教研组啃起了“作文教学”这块硬骨头。当时,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的现象比较普遍,作文教学几乎就是翻来覆去的几句话。怎么写事情?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怎么写具体?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写清楚。怎么写得好?选材得当,中心明确,前后照应,过渡自然,多用好词好句。看似有用,实则无用。为此,吴立岗教授将上海的作文教学经验移植到了乡镇小学,提出了“低年级童话作文、中年级素描作文、高年级生活作文”的三学段作文教学体系。
低年级的童话作文,抓住了刚入学儿童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彻底打破作文教学从写话起步的局限,以完整的“故事”为目标,提出了低年级童话作文的“四字诀”:听、讲、编、写。学生在大量的听、讲中,积累了30个经典的童话故事,熟悉了童话故事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尝试创编童话故事,选定主人公之后,按照“愿望、努力、失败,再努力、再失败、遇到意外、愿望实现”的基本模式,编写各具特色的童话故事。实践证明,低年级的童话作文,从听、说入手,以口头作文为主的童话创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学生的口头作文水平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大部分学生即兴讲述的故事长度超过了400字。
中年级的素描作文,抓住了中年级学生观察力发展的黄金期,像美术中的素描写生一样,将所见的景物、事件如实地、生动具体地描述下来,夯实学生的作文基本功。我们以《贾老师教作文》为样板,观看贾志敏老师的录像课,依样画葫芦,看一课仿一课。第一阶段是静物素描20课,写水果、花朵、植物、文具盒、书房、教学楼……从小到大,从近到远,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到集合,一步一步训练。练学生的眼力,看得细;练学生的笔力,写得像。第二阶段是动态素描20课,写一个动作、连续动作、一件小事、一段动画、一个瞬间、一个过程……从短到长,从慢到快,从动物到人物,从一个情节到一个事件,一层一层训练。练学生的敏感力,抓得准;练学生的表达力,写得活。第三个阶段是动静结合素描10课,选取真实的生活场景,既要观察静态事物,又要捕捉动态事物,而后进行动静结合的综合描写。实践证明,这样的当堂观察,当堂练写,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高年级的生活作文,旨在培养学生的两个关键能力:产生思想内容的能力及表达思想内容的能力。我们选择不同的写作方式,以贴近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需要,力求让儿童自由地生活,自主地寫作。(1)循环日记,边传边写。高年级的学生有一种彼此交流的渴望,希望用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影响别人,以获得长大的感觉。顺应这样的心理需要,我们鼓励学生五人一组,每周围绕一个话题,轮流写作,后续者边传阅评点前者日记,边写自己的生活、思想。(2)心灵笔记,边想边写。高年级学生的思想日渐丰富,内心的秘密不想让人知晓,同时又有倾诉的需求。我们鼓励学生写心灵笔记,给他们一个隐秘的私人空间,倡导“私人写作”。(3)应用写作,边用边写。学生在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凭借写作来解决。比如,写请假条、检讨书、建议书、表扬信等,都需要专门的写作学习。应用型的写作内容,常常来自学生当时的生活实际,应需而作。(4)网络写作,边聊边写。在网络空间中表达更加自由,甚至披着马甲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造成网络世界的话语混乱。由此,我们提出“公民写作素养”,倡导“独立自主表达、合法合理表达、自负其责表达、目的明确表达、面向公众表达”,这样的网络写作才能创造健康的网络世界。
三、“集优识字”求突围
1996年,为突破低年级学生的“汉字识写”难关,在吴江市教育局主导下,学校参加了“提前识字、提早阅读”实验,优选随文分散识字、部首分类识字、儿歌韵文识字、字根扩展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编写了“集优识字”地方教材。实验班采用“集优识字”教材,对照班采用现有语文教材,进行了两轮4年的实验对比。第一轮实验证明,使用“集优识字”教材的一、二年级学生,两年内完成了2500个常用汉字的认读任务,实现了识字与阅读同步发展,学生的识字量、阅读量和阅读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班。但是“集优识字”教材编写匆忙,未能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优先筛选高频字,造成部分学生识写负担重,进入三年级后,错别字过多。为改进“集优识字”教材的不足,第二轮实验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了识写分流与分层教学,极大提高了识字教学的质量。事实证明,“集优识字”是一种解决识字难的有效路径,是破解阅读滞后的可行策略,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前读写、自主学习”的实践突围。“集优识字”的利弊尚需要从儿童识记心理与汉字识记规律的视角,展开持续而深入的研究。
四、“组块教学”破难题
2000年,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目标不完整、内容不确定、过程不充分这三个关键问题,我带领语文教研组核心团队,运用心理学组块原理及语用学关联理论,提出了语文“组块教学”,即:将零散的教学内容重整、转化为综合性、立体化、板块式的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儿童通过联结性学习和自主性建构,获得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语文“组块教学”以课题为统领,进行了三轮15年的实验研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建构。
一是板块式课程内容建构。根据文本的教学功能,将选文分为三类:定篇,指教材中规定的经典语篇;类篇,指按照文本类型重组的单元语篇;用篇,指为完成任务而选择使用的语篇,或用其中的观点,或用其中的事实,或用其中的表达方式等。(1)定篇的内容板块以“能力”为主线,以“能力要素”为内核。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各项语文能力进行学理分析,提炼能力生长的关键要素;对经典文本做深入而透彻的解读,发现学生独立阅读的疑难之处。两相对照的契合点,聚焦在词汇、句式、段落与篇章的结构等教学点上,构成经典文本的教学内容。一篇经典文本可以形成以“能力要素”为内核的多个内容板块。(2)类篇的内容板块以“文类”为主线,以“文类要素”为内核。每一组围绕一个“议题”进行比较阅读,以发现同一“议题”在不同语篇中的变与不变,探究其中运用语言的规律和奥秘。“议题”是多元的,可以是关于这一类选文的读写策略、文体特征、表达方式以及作家风格、主题表现等。(3)用篇的内容板块以“功能”为主线,以“功能要素”为内核。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为解决特定任务而选择的语篇,实际上是语篇的“交际功能”。比如,以“劝说”为任务的教学内容,可以选择多个文本,阅读指向“任务解决”,着眼于语篇中隐藏的“交际功能要素”,各类文本都在“交际功能要素”的统领下聚拢起来,形成了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二是联结性学习方式变革。语文联结性学习是指个体发现、把握并重构知识经验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得其智能意义的学习方式,基本要素有“意义地图、命题整合、情境应用与结构化”。(1)类化:围绕一个意思,将多个词语或句式组合在一起,比较异同,加深理解,促进在不同语境中的选择运用;围绕一个规则,将多个语言现象组合在一起,通过比较抽取普遍的规律,形成概念化的理解。(2)联比:将相同、相近或相对的词语、句式、段落进行比较阅读,以推敲在意义、情感、表达效果、使用条件等方面的细微差异,磨砺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敏感力。(3)联想:由此及彼、由物及人、由特殊到一般、由抽象到具象,联想可以让语言与想象联结成一个整体,实现语言的形象、形象的语言。(4)推想:阅读就是凭借语言文字,在特定的语境中,穿透语言的字面意义,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而把握文本的主题思想;从表达视角看,设定特定的对象,推想读者的可接受程度,以便让文字更加妥帖。
三是统整型实践路径探索。学科统整实践是将语文与其他学科、儿童生活贯通的语文深度学习,旨在将语文读写方法和策略,运用到复杂的、不确定的问题情境中,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进言语智能的发展,整体提升语文素养。(1)主题阅读:通过阅读得以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能力发展序列,研制跨学科的综合性主题阅读书单,如数学阅读课程、科学阅读课程、名人传记阅读等。(2)学科写作:借助任务学习写作。将学科教学中需要“写”的项目提炼出来,编制成学科写作课程,实现借助写作达成学科深度学习。如,数学小论文写作、科学实验报告写作、综合实践社会调查报告写作等。(3)跨界学习:依靠言语解决问题。言语实践需要拟真或真实的生活情境,在任务解决中催生学习的动力,生长言语实践能力,比如,围绕核心问题的辩论、演讲、表演、阐述等。尤其重要的是,将生活中遇到的真实而复杂的难题,引入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模拟场景,凭借语言解决问题。
实践证明:组块教学教得准、学得透、用得活,缩短了教材学时数,增加了课堂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读写水平,识记力、概括力、解释力、推论力、建构力五项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是一种便教利学、卓有成效的教学范式。组块教学模式从一所弄堂小学起步,逐渐被全国各地170多所学校所运用,形成了“组块教学”流派。
五、“苏式课堂”映初心
2015年,在语文“组块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学校领衔苏州市基础教育改革项目“苏式课堂”的研究任务,带领10所学校进行了为期5年的实践研究。“苏式课堂”是在苏州地域文化背景下,基于苏州自由开放的时代特征,体现苏州特色的课堂教学范式和风格。它与范仲淹、胡瑗、叶圣陶等教育思想一脉相承,是苏州教育人的价值追求,是苏州地区课堂教学优秀经验的集中呈现。经过3年的研究,“苏式课堂”呈现了鲜明的苏州风格。
一是“苏式课堂”的教学观念。“苏式课堂”以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为核心理念,形成了系统的教学观念。(1)师生观:学生是我們的小朋友。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彼此平等、相互信赖、共同成长的师友关系,亦师亦友,其乐融融。(2)教材观: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从教教材,转向教学生学教材,进而转向用教材教学生,充分发挥教材的育人功能,而非停留在知识传递。(3)教学观:帮着学生学。遵循真实性、交互性与生成性的基本原则。(4)评价观:促进学生的改变。就学生的视角来说,这种改变体现在“保值”,即达到教学设定的目标要求;“增值”,即超越既定目标的充分发展。
二是“苏式课堂”的目标追求。我们提出了渴望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三个目标。(1)渴望学习是一种学习的内在需要,表现为“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这种渴望,来自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2)自主学习是一种独立学习的品格和能力,表现为学习的自觉自律,主动地学习。自主学习也是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个体的自我学习。(3)深度学习是一种在复杂问题中的创造性学习,表现为对自身学习的内省与反思,对现有结论的质疑及批判,寻求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表达。一种是跨学科统整型实践,围绕学习主题进行跨学科学习,达到学科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另一种是发现知识学习的类属结构,进行类学习,积极建构个体知识结构。
三是“苏式课堂”的结构变革。“苏式课堂”借鉴苏州园林的构造艺术,根据学生学习知识的类型与方式,将40分钟划分为若干板块,实现了从“线性”到“块状”的结构变革。线性课堂结构,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但缺少足够的生成空间,教得过细过死;块状课堂结构,每个板块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某一个板块内,可以增删内容,可以延长或缩短时间,这便让教学具有一种弹性。
四是“苏式课堂”的实践表征。(1)“写意精神”,指课堂具有生动的情境、深刻的意象、丰富的想象、无限的空间等精神特质。“苏式课堂”是“人”在中央的课堂,精神的丰富与生动,人格的高尚与丰满,构成了课堂的精神气质。写意精神,外显为有意义的愉悦感。(2)“清简风格”,指课堂在认知旨趣上追求清新、简约、流畅的风格。风格是人内在品格的折射,是教师个性化的教育理解和教学实践的结果,是教师教学优势的张扬和艺术化的结晶。风格不是可以追求的结构,而是一个瓜熟蒂落的自然状态。(3)“通透境界”,指课堂在审美追求上具有明亮、深刻、融通的意境。通透的课堂境界,来自深刻的教学思想和纯熟的课堂艺术,是一种“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自然圆融。
一所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折射的是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在这个朝气蓬勃的时代,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将肩负民族的未来与历史的重托,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使命,砥砺前行,烛照未来。
(薛法根,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教科院副院长、苏州市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