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实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路径
2021-05-30冯永忠
冯永忠
【摘要】“以文化人”是语文学科实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路径。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奠定了“以文化人”之“文”的坚实基础;在具体教学中则应在“以文化人”之“化”上下功夫,用语文的方式来教化、渐化、默化,重在熏陶渐染,妙在“润物无声”,具体而言,关键在运用好知人论世、涵泳品味、群文联读、活动体验等方式。
【关键词】革命传统教育,知人论世,涵泳品味,群文联读,活动体验
《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指出:“语文是落实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程”,“语文学科注重以文化人,引导学生深刻体会革命精神、深入感受爱国主义精神,体认英雄模范的高尚品质,陶冶性情、坚定志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以文化人”是语文学科实施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路径,我们要用语文教材选文所承载的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化人、育人。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已经奠定了“以文化人”之“文”的坚实基础:已出版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教材编选了二十余篇革命传统文学作品,除了《改造我们的学习》《反对党八股》《百合花》《与妻书》等经典篇目重回教材,还选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大战中的插曲》等诸多文质兼美的篇目。有了这样的基础,实施革命传统教育就应着重在“以文化人”的“化”上下功夫。“以文化人的‘化是育人的路径和基本方法,与‘教紧密相连,是指教化、教育、化育,也隐含了渐化、默化之意,强调的是一种由微而著的渐变渐化过程。”“以文化人”自然要用语文的方式来教化、渐化、默化,重在熏陶渐染,妙在“润物无声”,关键要运用好知人论世、涵泳品味、群文联读、活动体验等方式。
一、知人论世,回到历史现场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以文化人”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不了解革命传统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不理解革命发生的历史语境,断然读不懂文章,也无法真正理解革命传统。
知人论世是革命传统作品解读的重要基础,因为革命传统作品植根于特定的历史语境;要透彻解读作品,必须还原历史,回到历史现场,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革命的风起云涌,这样才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才能领悟到革命精神与革命情怀。学习《百合花》,要“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要“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学习《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要“联系‘五四特定的时代氛围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形式特征”……统编教材在革命传统作品教学中提出了如此众多的学习要求,或呈现在“单元学习任务”中,或呈现在“学习提示”中,无一例外都在强调“知人论世”,这在非革命传统作品阅读中是很少见的,足见“知人论世”对于革命传统作品阅读何等重要。
革命传统作品教学必须“知人论世”,但若使用不当,又易生出诸多流弊,甚至会出现以背景理解代替文本分析的现象,这就与“知人论世”的初衷背道而驰了。我们必须明确,“知人论世”是文本理解的辅助手段,是导向文本深度学習的策略;“知人论世”关键在“渐化”“默化”,在适时、适量,它应是关键处的点拨、疑难处的帮手,应该随文而教、随学而教,或于导入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或于文本研习难以深入处适时引入以引发共鸣、触发思考,或于文本拓展时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二、涵泳体察,深入文本内核
涵泳体察,咬文嚼字,诵读体悟,熟读精思,是落实“以文化人”的重要途径。如果不进入文本,不立足语言,不深入文本内核,革命传统作品的教学价值就难以实现,学生传承革命传统就会成为空谈。
涵泳重在诵读体悟。对于诵读,统编教材“学习提示”中多处予以强调。如学习《为了忘却的记念》,特别提示“‘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感情深挚沉痛,与文中一些内容相互印证,不妨反复诵读,深人体会”,“文中的议论和抒情文字也非常精辟、感人,阅读时要注意感受其表达效果”。这是经典文本,强化诵读自不必说。而第一次选人教材的杨成武《长征胜利万岁》,“学习提示”也强调“朗读所引用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论述,加深对长征伟大意义的理解”,这更具典型意义,足以说明诵读对于文本理解、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文中原汁原味地引用了“毛泽东关于长征的论述”,不仅如此,文章还原了毛主席讲话的具体历史语境,若能沉浸在这具体语境中朗读,则可更好地揣摩听者的感受,更好地体会毛主席的情感,让人真切地体会到“胜利来之多么不易”的自豪,深刻地感悟到长征的伟大意义。这是纯粹的文本分析绝难有的情感陶冶、文化渐染。
涵泳重在咬文嚼字。朱光潜先生说过:“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百合花》中小通讯员牺牲后被放进棺材,卫生员揭开盖在小通讯员身上的被子时,新媳妇“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恶狠狠地瞪”“气势汹汹地嚷”,这一系列反常的动作就特别值得咀嚼,这些表示动作、神态的语言背后蕴含的是小媳妇内心的悲痛与悔恨,是对烈士的敬仰。再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这种矛盾处有着深层意蕴:“写一点东西”是为了记念逝者,“无话可说”是因为“非人间”的现实使人愤怒而“艰于呼吸视听”。咬文嚼字就要抓住情感处、反常处、矛盾处,要关注炼字、炼词、炼意。
三、群文联读,强化互文比对
群文阅读“通过‘意义整合而趋向‘文化融通,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统编教材中革命传统作品多以群文阅读形式呈现以便于实施“以文化人”,实现“文化融通”。教材中的革命传统作品编排多为一课多篇,只有几篇作品单独成课。据此,革命传统作品教学要注重群文联读策略,尤其要善用“互文联读”和“对比联读”。
互文联读,就是充分利用文本之间具有的互相阐释的功能,“让不同的文本在意义的映照和整合比较中自然走向理解”。如《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两文组合成一课,可成为互文阅读的范例。关于“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一句的理解,以往单篇教学要么浅尝辄止,要么直接略过;而如果联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等相关阐释,相互印证,就会豁然开朗:马克思对科学的独特认识源于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而《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表现了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洞见与具体实践,则佐证了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等诸多观点,让人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两文互相阐释,拓宽了视野,更加深了理解,让学生自然生出对伟人的崇敬、爱戴之情。
对比联读,则是充分注重比较,在比较中实现深度理解,促进文化认同。如《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党费》三篇文章构成一课,三个文本虽然写作风格迥异,但都注重塑造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典型人物形象,都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这类从“异”中求“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握革命传统作品创作的内在规律。而《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虽然均为鲁迅作品,同样表达对先烈的“记念”,但所用的写作技法不同,表现的人物形象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尽一致。两文比较阅读,发现“同”中有“异”,更能激发学生探究背后深意的兴趣。可见,对比联读就是注重在比较中发现异同,既突出文本的个性,突出“这一篇”,又重视文本问的联系,发现“这一类”:这是单篇阅读教学难以取得的效果。
四、活动体验,突出语文实践
“以文化人是通过隐性、柔性、渗透、体验等方式将受教育者置于文化的包围之中”,革命传统作品教学实施“以文化人”要注重在语文活动中强化体验,以熏陶渐染。
一方面应立足实用类文本教学开展活动体验。统编教材编选革命传统作品时特别注重选择实用类文本:演讲类作品,包括演说、讲话、会议报告、开幕詞等;新闻类作品,涵盖消息、人物通讯、报告文学、新闻评论等;另有回忆录和书信等。编选如此多的实用类文本,其意图就在突出语文实践:或强调以演讲走进革命伟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其“豪情、自信和睿智”(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或以辩论强化理性认识,充分感受革命理论的严谨性与生命力(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或以采访去感受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用英雄人物的精神激励人们不断前行(如《长征胜利万岁》);或以书信写作沟通历史与现实,感受革命烈士的伟大牺牲精神(如《与妻书》)。演讲、辩论、采访、写信……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场域内,进行丰富的语文实践,带给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让语文生活充盈美好,这就是“以文化人”的魅力。
另一方面应立足文化实践开展活动体验。一是充分实施好“当代文化参与”任务群。如开展“家乡文化生活”等实践活动,深入挖掘家乡文化,以“记录家乡的人与物”“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参与文化建设”三个活动,深化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扬弃家乡文化,塑造新的家乡文化,进而增强文化自信。二是充分开展地方革命文化活动体验,如以参观、采访、调查等形式挖掘校史中的党史、地方党史,讲好党史故事。如革命诗人陈辉是常德市一中校友,我们据此开展诵读陈辉诗集《十月的歌》、参观校史馆、讲陈辉的革命文学故事等系列文化活动,探寻诗人的革命踪迹、文学踪迹。这样的活动让学生沉浸在诗作中,充满了自豪感,自然生出爱校、爱国之情。“以文化人”就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