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夏葆元的水墨连环画与插图

2021-05-30崔吉鸿

藏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原稿老舍水墨

崔吉鸿

夏葆元先生的水墨连环画一直以来都为人津津乐道,不仅深受连环画爱好者的喜爱,也得到了美术圈同行们的广泛认可和推崇。夏葆元早期的连环画插图作品多与另一位画家林旭东合作,连环画《鲁迅的青少年时代》与老舍小说《正红旗下》插图都曾在全国连环画评比中获奖。

在“文革”结束后的上世纪70年代后期,连环画的创作队伍杀出了一彪人马,众多国画、油画、版画界的高手纷纷投身到连环画创作潮流中,促使连环画成为了当时的主流文化。

《连环画报》在当时由姜维朴、陈惠冠、吴兆修、费声福、童介眉等诸多著名的美术和文字编辑所主持,是具有权威性的全国美术刊物,自然也就成为了众多画家创作投稿的首选。

夏葆元与林旭东合作的根据鲁迅小说改编的《风波》《打倒假洋鬼子》前后发表在1976年10月和1977年3月的《连环画报》上,这两部水墨连环画的问世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此夏葆元与连环画结下了不解之缘。1978年和1979年他又有《方志敏的故事》《鲁迅的青少年时代》两部佳作问世,《方志敏的故事》1979年由天津人美出版了40开单行本,《鲁迅的青少年时代》由人美社出版了40开普通本和20开的精印本,仔细品鉴这两部水墨连环画,可以看出夏与林两位画家的合作日瑧成熟,他们的作品运用西画的明暗之法又以中国水墨画方式画成,这种老照片式怀旧味道给人一种全新的画面观感,受到了众多连环画读者的喜爱,也得到圈内人士的认可推崇。

我曾在北京南城的报国寺文化市场买到两册品相很好的《鲁迅的青少年时代》(人美1980年版大开本精印),后来虽然人美社又于2010年再版了同样的大开本,但是1980版我至今仍保存着,是我钟爱的连册之一,盼望着有朝一日到沪上能见到葆元先生,让他签名。

夏葆元出国前是上海油雕院的著名画家,曾师承俞云阶、孟光、周碧初、颜文樑、张充仁、吴大羽、程十发等名家,上世纪70年代参与创作《油画红色娘子军》、大型油画《黄河忿》。《黄河忿》是当时“黄河三部曲”主题创作中的一幅,我曾在位于延安路上的延安饭店画廊见到过此幅大作。通过在夏先生的博客留言,我终于与他取得联系。夏先生得知我收藏了他的插图原稿,便电话联系让我把原稿复印了一份留作纪念。

夏葆元为外文出版社1980年左右出版的《老舍短篇小说选》而作的插图也是采用西式水墨的画法。得到夏先生的这十二幅插图作品已经是20年以前的事了,那时的北京收藏市场还是口袋里钱少但“遍地黄金”的时代。记得当时像往常一样到一位相熟的书商家里去买书,没有买到连环画,但还是买到了一册人美1961年出版的大型画册《十年中国绘画选集》,还有夏先生的插图原稿十二幅,合计花了1600元,当时能够买到夏先生的原稿算是一个意外的惊喜,这恐怕也是我与夏先生连环画艺术之间的机缘吧。

夏先生的这组插图对于老舍先生笔下旧京的风土人情生活细节的描绘可谓精妙,原稿落笔在一种似是仿旧的黄色牛皮纸上,增添了画面的年代感,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正如后来老舍夫人胡絜青女士给夏先生的信中所言:“你的手笔达到与原著人物相吻合,可谓文图并茂,如果不吃透作者意图是达不到很好的效果的。”插图背面都贴有1986年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大展的展签,展签上注明了插图的送展单位和作者夏葆元,这组插图的相关出版物一直没有找到。我在购得原稿之前曾在报国寺收藏市场的地摊上见过,记得当时还仔细翻看过,可惜当时并没有买下,而后来就再也没遇见过了。由于不记得准确的书名,网上也是遍寻无果。后来在电话中与夏先生谈到这组插图相关的出版情况,由于时间久远他也已经记不清了。这组插图的另外两幅收录在《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中,原稿在我的朋友手上,朋友慷慨转让给了我。

我对于那本谜一般的由夏葆元老师插图的80年代出版的外文版老舍短篇小说集的寻找一直没有停止。一次,还是在报国寺市场,我在一位经营连环画的摊儿上无意中发现了一本广西《美术界》杂志,这本杂志中正好有一篇介绍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第三届书籍装帧插图艺术展览的文章,文章的附圖就选用了夏先生这组插图中的两幅,这也算是多年搜寻的一个意外收获吧。

夏先生还有《悲鸿往事录》《孙中山伦敦蒙难》两部非常重要的作品,都入选了吉林美术出版社“经典连环画”系列,12开精印的大画面可以让读者与专业的美术工作者更好地欣赏领悟画家那种以西洋明暗之法融合水墨韵味的创作手法。《悲鸿往事录》的创作其实也是表达对徐悲鸿的追慕致敬之意。

夏先生的最后一部水墨连环画《东陵盗宝》创作于1987年,因急于赴美留学而束之高阁未能发表。这部作品的用纸与创作手法同我手中那组插图如出一辙,近来被挖掘出来,让大家再次领略到这类水墨连环画的魅力所在。

夏先生的水墨连环画和插图作品,在画面构思、人物造型、表现对象视点变化等方面所展现出的鲜明艺术个性以及他一贯的深沉含蓄,淡泊隽永的雅致风格,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喜爱他作品的朋友。近年来对连环画情有独钟的他依然画笔不歇,仍有短篇连环画和插图作品问世。我们也期望夏先生永葆艺术青春。

猜你喜欢

原稿老舍水墨
北平的秋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水墨
戈公振《世界报业考察记》校读记
老舍的求婚
“中央圖書館”所藏甲骨文字原稿
订 正
泼尽水墨是生平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当代水墨邀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