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图实习记:体验古籍馆员的日常
2021-05-30储晨凤
储晨凤
2020年8月,为期五周的浙图实习告一段落,回顾这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我们通过实践学到了很多东西,有了很多第一次的经历:第一次尝试大面积“补虫洞”,第一次染纸,第一次编目。虽然因为网课的限制,我们的理论和实践知识都非常欠缺,但在老师们的细心、耐心指导下,我们也从开始的手足无措到慢慢掌握了节奏。
修复得先“去火气”,再多练习
正式实践的第一天,浙江图书馆资深修复师汪帆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古籍部的一些基本情况,当时老师说到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新纸入库后,要放置很长一段时间才可以使用,是要‘去去火气。”让新纸老化一段时间,可以和古籍更加匹配,时间价值的加持,也让纸张变得更加珍贵。纸张经过实践的沉淀,才能成为合适的补纸,而我们作为学生也是一样,只有经过不断地尝试、练习、实践,才能以一个更加自信、优秀的姿态参与到修复工作中去。我深刻地体会到:修复工作永远不能急于求成,只有沉得住气,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检验。
为了裁好纸,我们练习了一整天的时间,虽然练习量还是不够,但是相比之前的生疏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姿势改进了很多。虽然裁纸只是最最基础和“简单”的工作,但是要把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势必要經过枯燥的练习和艰辛的努力。我们常常感叹老师的操作行云流水、云淡风轻,汪老师后来却说,这样的水平其实“不值一提”,不过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间断地修复实践后达到的,抱着一生做好一件事的信念,只有在一个事情上付出足够多的时间,才有可能在某一领域达到顶尖。一万小时的理论或许就是这样。
裁纸、折页、齐书口、压平、装纸钉、裁切、订线、贴签条,从纸张变成一本线装书需要经历许多道工序,从每道工序来看,似乎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这一过程却是一环扣一环,丝丝入扣,不能马虎。哪怕在一道工序上做出了微小的妥协,到最后都会发现“寸步难行”。每一处的细节都决定着最终的成品,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完成一本线装书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折页不够好、纸张变形、书口扭曲便齐不好书口;装上的纸钉松一分,书芯就会挪动;接头的处理会影响书籍的平整度;裁切的齐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一本书的美观程度,做不好,书只会越变越小;订线的笔直与否也关乎线装书的“门面”;到最后贴签、帘纹、宽度、长度、材料都要考虑到。
体验编目与数字化的“不容易”
接下来的两周多我们来到浙图本馆,学习全新的内容。在杜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第一次系统上的编目操作,尽管在课堂上也曾有过几次练习,但是在实习中操作却有所不同。比如说此次实践中编目的影印线装书隶属于《金华珍稀古籍选刊》,需要在2252、461字段进行填写,尽管学习过相关内容,但是在过往的练习中并没有尝试编写过,并且这次还碰到了书中出现舆图的古籍,需要在205字段$c子字段进行填写说明。
在浙图卢老师和秦老师的介绍下,我们参观了数字化的一些步骤和过程,从选目、填单、调书、交接、拍摄、编卷目表、审核到最终完成一本书的数字化,都需要数字化制作单位与图书馆之间进行合作。尽管现在数字化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也有一些图书馆仍然选择缩微的方式进行古籍再生性保护,缩微胶卷相比于数字化的硬盘储存来说,保存的时间会更长一些,作为数字化的一个补充也有着存在的价值。在卢老师的演示下,我们一行三人第一次亲眼看到了缩微胶卷的使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文献的保护方式在不断更迭,但并不意味着就要用新技术完全取代旧技术。
在浙图本馆实习工作的内容,更多的是使用图创系统对“四库系列丛书”进行注册和加工。图书馆的工作不乏一些重复性的劳动,但是,正是这些重复性的工作,才能够让读者通过检索书名、作者或者其他信息,在书海中找到自己所需要资料的位置,也能够让图书馆对馆藏的资产有一个准确的统计。
虽然通过这短短二十几天的实习,我们的水平很难得到很大提升,但在初级阶段,我们或许更应该学会的技能是懂得欣赏“好”东西,知道什么是“美”,试着去品味细节,“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另外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们对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未来的就业有了更清晰的认知,这也是实习带给我们的重要收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