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专题性资料性《闽台粮户执照汇编》出版

2021-05-30陈振林

藏书报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业户赋税纪年

陈振林

由福建民间收藏家陈亚元先生主编、黄清海先生整理的《闽台粮户执照汇编》(全9册)近日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

《闽台粮户执照汇编》全书的资料来源为主编陈亚元先生和整理者黄清海先生收藏的实物藏品。本次编辑出版的《闽台粮户执照汇编》,是对以“粮户执照”为主体的资料首次系统性地加以整理并推向学界,可为中国明清至民国时期粮税制度史、社会经济史等的研究提供一批极具参考价值的珍贵文献。

明清至民国时期的“粮户执照”

粮户执照是明清至民国时期官府在征收田糧赋税、丁(人头)税等之后,发给纳户的完税凭证。因票据形制通常为上下(左右)两联,故在民间俗称“串票”,也称“版串执照”。

粮户执照(串票)最初产生于明嘉靖时期,后经过地方上百余年的推行应用,技术与应用得以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于是在各地赋税征收中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清朝建立后,中央政府开始在全国推行串票,串票因之逐渐发展为国家层面颁布实施的催征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具有官方威权和法律效力的税票单据。

串票作为贯穿清代的重要赋税征收工具,在进入民国之后,基本得以承袭沿用。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串票在成为官定赋税征收工具之后的官方名称相对稳定,但在各地方史志资料中的称呼却不尽相同。就《闽台粮户执照汇编》中所收粮户执照本单的实际情形而言,自明代至民国时期,其不同称谓多达数十种,如:明末称归户由帖、清丈归户单等,康熙时期称业户执照、执照、纳户执照、收票给照等,乾隆时期称收照、执照、纳户执照、存单、版串执照、收户执照、由帖单、钱粮银照等,嘉庆时期称版串执照、收照、纳户执照、小票、甲户收照、钱粮银照、戊寅执照、粮户执照、业户执照等,道光时期称纳户执照、版串执照、执照、庚子年版串执照、业户执照等,光绪时期称纳户执照、版串执照、版串执证、壬午年执照、粮谷执照、推单执照、钱粮串、叁分执照、业户执照、钱粮执照等,民国时期称粮户执照、版串执证、丙辰执照、执照、执证、业户完谷执照、业户完粮执照等。称谓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但究其本质,核心内容都是纳税证单。

关于粮户执照(串票)的实际应用,据《清文献通考》载:“(顺治十三年)截票之法,开列实征地丁钱粮数目,分为十限,每月限完一分。截票,其票用印钤盖,就印字中分而为两,一给纳户为凭,一留库柜为验,即所谓串票也。”此处所记载的是“二联串票”,在使用时官民各执其一,其刊列的内容多为地丁钱粮的数目。而我们目前较常见的串票,多为其中“纳户为凭”的一联,也即作为纳户完粮后的实物凭证。作为政府征收田赋时发给粮户的缴款证明,粮户执照是历史时期赋税征收体系中的重要凭证,它连接政府与纳户,体现权利与义务,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基层社会农业赋税制度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跨越几百年的专题资料

《闽台粮户执照汇编》主体资料为闽台两省从明万历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粮户执照及相关文献,共10882份(本),所收资料在编辑整理中以类别地域、次序时间为基本原则。经过对12个部类下属文献数量进行系统梳理和记录,计收有:福州资料1221份,莆田366份,泉州1846份,厦门700份,漳州2415份,龙岩927份,三明1098份,南平877份,宁德977份,台湾9份,另地粮账册193份、其他执照253份。本书所收资料虽主体上仅纳于闽台两省之内,但已覆盖今福建省所辖各市地行政区,台湾地区亦包含原台南府安平县、新竹县、彰化县和台湾府台湾县、苗栗县等。就所涉地域范围而言,本书实是目前为止,对闽台两地明清以降有关粮户执照类文献资料所涉区域最为集中、体量最大的一次系统性的专题性资料汇编。

通观本书所涉资料时间跨度,上及明朝万历年间,下迄新中国成立初期,纵向延伸近三四百年,是粮食赋税制度在较长一段时期内历史延续性的直接证明,对全面考察中国传统赋税制度的实际运行无疑是极佳的实证材料。依据本书所收资料文本记录的具体时间,计有:明代12份,清顺治朝1份、康熙朝8份、雍正朝7份、乾隆朝91份、嘉庆朝301份、道光朝605份、咸丰朝285份、同治朝965份、光绪朝2801份、宣统朝287份,民国时期5415份,新中国成立后99份,时间失考者5份。

特别编排完整呈现文献价值

粮户执照作为历史留存下来的实物文献,本身兼具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在编辑出版中,需要兼顾并较好呈现这两方面价值:一方面,要突出呈现其历史原貌,以求其作为历史文物之真;另一方面,要凭借其所在的具体时空背景,确定其时间性和在地性,很多时候还要辨别其类属性,从而探求其作为历史遗留文献所载内容之实。实际上,这两方面的要求,都较好地体现在了《闽台粮户执照汇编》的编辑整理过程中,通过形制上影印呈现以存其真、体例上合理分类排序以利其用、编校上精心校核以增其值的具体方式,以期为学者的后续利用提供更多便利。

在文献形态呈现方面,本书对所收资料采用影印整理方式,先高清扫描实物文献形成图版,再进行灰度处理并拼排版面,可以较为直观地了解到执照文献的基本面貌,从而形成较好的阅读体验。

在文献体例编排方面,我们采取先类别地域、再次序时间的文书整理基本方法,划归地域,逐一梳理。对于福建省9个地市所辖,先按县域分类、再按文献形成的年月顺序排列。台湾、地粮账册和其他执照3个部分也先归类地域再按年月排序。为尽量真实反映执照文献资料原貌,各县县名一般按照旧称,对具体某一份文献的县名或地名按照文献所称照录。在把握资料时间性方面,每年份的文献,先按月份先后排序,再排月份不存或漫漶不清的,无时间信息者排在该县域之末。

在文献信息录制方面,每份文献均拟录图说文字:编号+时间(年月)+县名或地名(照录)+文献名称(照录)。时间中的年月的数字统一按照现行出版物规范表述,如“廿”写作“二十”,“卅”写作“三十”。明清时期帝王纪年、民国纪年后均括注公元纪年,需特别注意的是,帝王纪年及月令采用阴历,民国纪年则既有阳历也有阴历,情况多不统一,图说信息拟录时,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照录图版文字信息,故此,引用时需注意甄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年月统一用公元纪年表述。每册书后附录《清朝民国纪年对照表》,方便读者查阅。

通过上述编辑整理,使得本书在保持文献资料形态完整、文本内容信息翔实的同时,为学术使用提供最大便利,从而使其学术价值得以较好地呈现出来。

“粮户执照”因是即时官府形成(生产)的纸质的地方文献,内容丰富真实,具有时间长、地域广、品种多等特点,涉及当时当地有关财政、税赋、金融、人口、土地(田地和山地等)、度量、印刷等方面,可以为研究者们分时段、分地域、分类别进行研究提供有力的帮助。正如厦门大学陈支平教授在本书《序》中所言:“这些遗留在民间的官方赋税单据,是宝贵的历史文献,它真实地直接地反映了闽台两省乃至整个国家在近代各时期的赋税制度和赋税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可为深人研究清代和民国时期闽台财政政策、赋税制度、土地政策、地名考证、金融货币等方面提供有力的考证文献。”

粮户执照等民间赋税单据用途广泛,买房、购地、从业、行商、纳征等都离不开它,作为历史时期内民众经济、社会以及交往活动的直接体现,其在社会经济史、粮食赋税制度史等领域的研究价值还需要相关领域学者投入更多的关注,充分利用相关文献,发掘其史料价值,以促成更多的研究成果面世。

猜你喜欢

业户赋税纪年
汽车维修档案电子化助推业户经营规范化
《故太师铭石记》纪年小考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全国首家农贸市场
———沈阳北行农贸市场
“四项服务”聚起“兴业”正能量
稀里糊涂大纪年(下)
稀里糊涂大纪年(上)
论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发展变化中的若干关系
唐玄宗开天时期宫廷的赋税性供给物资研究
明代杭州府北运白粮征收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