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 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2021-05-30王海娟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一直以来,提问都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常用手段与常规环节,任何教育阶段的任何学科教学均会用到,不过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对提问方式与内容均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效性是关键所在.高中数学教师可借助有效提问让课堂更高效,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关键词:有效提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6-0006-02

提問,从字面含义来看就是提出问题的意思,看起来十分简单,为突出有效性,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有效提问是让数学课堂更高效的途径之一,不仅可以带给学生诸多帮助,还能够促使他们更为主动、深入的思考这些数学问题,充分调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热情与动力,使其思维变得更为活跃,学会处理问题,且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一、利用有效提问导课,点燃学生学习激情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通过有效提问让数学课堂变得更为高效,提问就需遍布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首先要从新课导入开始,利用有效提问导入新课,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让他们最短时间内进入到最佳学习状态.高中数学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有效提问,吸引学生主动思考,激活他们的数学思维,使其对新知识的学习充满渴望.

例如,在进行《集合的概念与表示》教学时,教师先呈现一个通知:明天上午8点30分,高一年级在操场集合举办开学典礼,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学生根据个人理解及认知,知道是全体高一学生,然后宣布课题:这里的集合是常用的一个词语,大家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对象的总体,并不是个别对象,本节课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接着,教师随机挑选学生作简单的自我介绍,说出自己原初中学校、家庭成员、现班级等信息,提出问题:学校、家庭、班级等概念有什么共同特征?这是不是集合?指引学生结合课本中给出集合的定义来判断,使其发现这就是集合,随后让他们指出各个集合中的元素,了解元素的三个特点.

二、基于教材有效提问,明确课堂教学方向

教材作为开展课教学的基本依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同样如此,教师进行有效提问时,要认真研读与深入发掘教材内容,结合具体教材设计问题,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方向,推动高效课堂的建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围绕教材内容提出有效问题,将难点结合起来的同时,突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让学生找到明确的学习与思考方向,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实践中,教师先给出两个不等式(x-2)(x-10)<0,x2-12x+20<0,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来解不等式,使其认真分析与解答复习有关不等式的旧知识,引出本节课要解决的一元二次不等式问题,让他们确定新课的学习方向.接着,教师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第二个不等式,提问:大家以前见过这种形式的不等式吗?需要怎么命名?引领他们总结定义,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概念,使其积极发表各自的见解,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随后教师提问:怎么直接解上述第二个不等式?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借机给出问题:解方程2x-7=0,画出函数y=2x-7的图像,解不等式2x-7>0,使其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决着手考虑,采取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新问题.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根据具体教材内容提出几个有效问题,引领学生从运用函数的观点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使其将这两个知识点建立联系,让他们在问题驱动下学习效率更高.

三、情境引出有效提问,增强学生自主意识

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尤为如此,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水平要求更高,学习难度也更大,他们在课堂上往往表现的不够积极,影响学习质量.这时高中数学教师可先利用信息技术、实物道具或者模型营造情境,再由情境中引出有效提问,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对知识掌握的更为深刻.

在《角与弧度》教学中,教师先拿出一个指针式手表,提出问题:假如这个手表慢5分钟,该如何校准?如果快1.25个小时呢?当时间校准以后,分针分别转动多少度?学生可随机走上讲台亲自动手操作,使其发现校正过程中分针需正向或者反向旋转,有时转不到一周,有时一周以上,这说明角已不仅仅局限于0°至360°之间,需要用到任意角.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回忆初中时期角的定义及相关知识,同步操作信息技术展示角的形成,并播放体操和跳水比赛、自行车车轮转动、螺丝扳手旋转的视频,据此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大家能否再举出几个实际生活中“大于360°的角或者按不同方向旋转而成角”的例子?说明什么问题?如何区分与表示这些角?使其先自主思考、再合作研讨,让他们进一步认识任意角.

如此,教师利用实物现场操作及视频营造直观、具体的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引出问题显得更为生动与形象,同时激活学生的感性认知,使他们在情境中思考、分析与研究任意角.

四、恰当时机有效提问,促进高效课堂建构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时间是十分紧迫的,教师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更多教学任务,传授给学生更多数学知识与技能,提升他们学习行为的有效性与时效性.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在恰当时机有效提问,除新课导入、重点、难点与疑点之处以往,还可在过渡、总结、课尾等环节提问,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促进高效课堂的建构.

比如,在展开《三角函数概念》教学时,教师设计导语:大家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锐角三角函数,大家还记得定义是什么吗?由学生说出sinα,cosα,tanα的定义,然后在多媒体课件中出示△ABC,提问题:这些与∠A有关的比值为什么称之为函数?这些三角函数值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有关吗?提示他们回顾正弦、余弦与正切函数的相关知识.接着,教师提出问题:初中学习锐角三角函数用以解决许多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问题,但是在斜三角形中可能出现钝角,不能将角限制在锐角范围内,特别是对角的概念推广以后,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还适用吗?假如不适用,该用什么新方法给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下定义?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启发与合作探究,提示他们画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升华定义.

上述案例,教师在新课引出和新知建构环节提出有效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这样学习效率会更高,使其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亲历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五、设置有效层次提问,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为通过有效提问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提问应张弛有度、难易不一,以免显得过于平淡,要尽量制造更多“波澜”,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更强.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围绕所授内容精心设置一系列有效的层次性提问,各个问题既相互独立、又有所关联,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他们始终保持求知渴望.

教师紧密围绕函数由旧及新、由浅及深的提问,带领学生循序渐进的探究函数的奥秘,使其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关系的模型,并学习用集合的语言刻画函数.

六、鼓励学生有效提问,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针对有效提问的应用,问题不能只有教师提出,学生也要主动提出一些问题,使其学会发现与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思考式学习习惯.高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再鼓励学生有效提问,使其善于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学习循环,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教学环节与方式,教师要做的是尽量提升提问的有效性,在恰当时机提出难易程度程度不一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其指明学习与思考的方向,全力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让他们收获更多知识及技能.

参考文献:

[1]刘新.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高考,2019(19):57.

[责任编辑:李 璟]

收稿日期:2021-09-25

作者简介:王海娟(1982-),女,江苏省启东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高中数学课堂教学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